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慧 《乡镇经济》2011,2(1):45-47
现阶段怎样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试从主体、对象、内容和方式四个方面探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发展的路径选择。其一,充分发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主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其二,切实了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对象的客观情况及心理;其三,深入挖掘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内容的大众化特性;其四,注重探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方式的多样化类型。  相似文献   

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面和重要任务,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应该紧紧把握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加强和完善高校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建设,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信仰自信的关键所在。农牧民群众既是西藏农牧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西藏农牧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农牧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实践,必须充分发挥西藏农牧区各族农牧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始终和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切实维护农牧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推进西藏农牧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西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根本途径,对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文化运动百年之际,再读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这篇文章从思想上和方法上指明了我们的学习方向: 我们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从中深受启发.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大众化过程,受到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从多维度观照.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应该回归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文峰 《黑河学刊》2011,(7):55+111-55,11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主体维度看就要做到要有浓郁的大众情怀、深厚的大众生活、贴切的大众语言和充分的大众渠道。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也给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根据拉斯韦的传播学理论,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四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增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及其结合问题.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且有机统一的逻辑进程,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大众和人民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8.
杨钰 《魅力中国》2013,(28):20-21
随着党十八的召开,期阀已经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现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性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规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备方面工作当中。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现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因为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一个广泛的认识。才能使人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含义以及相关内容.在理解掌握马克思理论思想的同时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力量.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指导思想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有一个广泛的认知。同时应谈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做好估量。众所周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合理阐释是在进行大众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传播的时候,应该对其相关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进行具体的宣传,在传播过程中,让理论结合实践、创新结合发展.并要将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与民族时代特色相结合起来共同完成相关机制的简历工作,之后在此过程中培养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达到大众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三者中起到主体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马超 《理论观察》2014,(8):1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历史必然,建国初期严峻的形势促使党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利益实现的关键,建国之处党不仅开展了大规模的学习活动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延安整风运动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历史上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它对于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和党在思想上的统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延安整风的本质和作用看,它是一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延安整风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对于推进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离不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是建设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在高校中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尤为重要。随着"90后"大学生的出现,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也显得更为重要。在新时期,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新特点使高校政治理论课更具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让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从广泛认知到普遍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本质的诉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范畴,其实现路径可以从抽象理论的通俗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思想传递的特色化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
石冰 《理论观察》2012,(4):10-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过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考虑大众化过程q-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据此分析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考虑马克恩主义的整体性特征,结合当前大众文化的语境和大众化对象的阶层分布。综合这些因素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才可以更有效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化普及。  相似文献   

15.
周楠 《改革与开放》2011,(16):91+9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是党干部和普通党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抓好抓紧党的干部和普通党员这个有效的大众化载体.要切实转变党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切实发挥普通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红梅 《魅力中国》2013,(31):346-346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主力受众应是农民,但资金投入、语言模式单一和思想倾向于学术化等问题,在下延操作中偏离了农民主体。未来,需要更新通俗化宣传队伍的血液,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途径和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农民化。  相似文献   

17.
朱圆  方文 《黑河学刊》2015,(2):64-66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命题。农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大众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全面阐释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并非是一帆风顺,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才能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以及中国具体实际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新媒体传播呈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特征。新媒体"自媒体化"、"去中心化"和对"主体间性"的强调使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困境。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利用好新媒体个性化、亲民化、互动性强等特点,在不断更新的文化潮流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