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原来的人口红利出现了转变的趋势,也造成了老龄化负担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具备了某种可能性,因为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劳动力供求的逆转可能成为提高退休年龄的推力,而养老金制度的老龄化危机则成为提高退休年龄的拉力.在现实条件下,考虑这一政策对城镇就业的冲击以及劳动力异质性的影响,应该实施渐进缓慢、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任大伟 《现代商业》2015,(2):252-253
本文根据GM(1,1)模型的建模机理,建立了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与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的灰色预测模型;提出了逐步延长工作年限、提高退休年龄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养老保险制度中关于退休年龄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社会学及经济学原理,分析了世界各国法定退休年龄提高的趋势及中国当前法定退休年龄存在的问题,提出为适应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及缓解养老金的支出,新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变革法定退休年龄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社会学及经济学原理,分析了世界各国法定退休年龄提高的趋势及中国当前法定退休年龄存在的问题,提出为适应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及缓解养老金的支出,新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变革法定退休年龄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弹性退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带来沉重压力。但同时,劳动力供大于需的现状依然严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主要探究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退休年龄的规定、现状、实行弹性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具体方案。在保证就业机会的同时,充分利用劳动力,减轻养老金运行压力。  相似文献   

6.
吴敏 《市场周刊》2020,(20):0133-0134
随着生活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加上生育率下降等原因,老龄化状态逐渐加剧,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势必会制约长期经济的增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也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文章认为适当的延长退休年龄以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会减少劳动力供给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区分老龄化的体力劳动力以及脑力劳动力的区别,大力发展民营老龄产业则可以减轻政府的财务负担,通过市场机制促使护理机构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养老金亏空"也愈演愈烈,于是,人们普遍认为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供给,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等却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是否延迟退休,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反对目前阶段延迟退休的原因分析以及鉴于"延迟退休为必然之势",目前可以针对此问题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育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我国出生率越来越低,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的情况。这样一来会导致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已经出现,比如西欧、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劳动力资源减少,这样一来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会导致人们的养老负担加重,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了延缓老年人退休年龄的策略。国家希望通过延长人们的退休年龄,来缓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下就从延迟退休年龄这个问题入手,看看国家这一政策对一些国企的老员工有什么影响,以及谈谈企业该如何管理高龄员工。  相似文献   

9.
目前,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结合人口生命周期理论和公平效率理论对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进行分析:由于普遍的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是比较可行的缓解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的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在已有的学者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对我国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虽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但是还要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采取分行业、分地区地弹性退休制度,避免"一刀切",激化群众矛盾。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已经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值得我们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 1 西方国家退休年龄的调整 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提出提高退休年龄.美国从2000年起到2015年,将退休年龄由65岁延长至67岁(梅闻,2010).英国2009年公布的退休体系改革白皮书,计划2020年女性退休年龄将与男性保持一致,即由60岁延长到65岁.  相似文献   

11.
1 法定退休年龄的现有规定 我国退休年龄的推迟可以追溯到2008年10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劳动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透露,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此消息一出,立即成为社会公众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李铮 《商》2013,(6):30-30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部分老年人正是具有珍贵工作经验的长者,推迟退休年龄是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养老负担的加重,要求劳动力被充分得调动和利用。表面看来,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是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反驳。但其实,市场经济要求适者生存以达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可以通过退休弹性化,帮助新增劳动力就业,新增就业岗位,做大"蛋糕"以增加总福利的形式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观察比较部分发达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了解到推迟退休年龄是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另外,欧盟应对失业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与结构性政策以及美国的一站式就业服务体系也给予我国启迪,人才的合理配置需要宏观的调配和统筹。  相似文献   

13.
在人口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新生劳动力供给短缺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负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推迟退休年龄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政府考虑的政策选择。法国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67岁,这次改  相似文献   

14.
是否应该延长退休年龄?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和就业形式多样化,退休制度改革正朝着增强灵活性和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向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5.
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延迟退休年龄的动态CGE模型,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劳动力增长,以及对消费、投资、贸易的积极作用可以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资本与劳动替代关系的变化会促进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但是由于第二产业从退休年龄延迟中获益最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提升;从不同方案的对比来看,时间跨度较长、较为温和的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带来的经济效果更为平稳,对产业结构的负面影响也较小.本文认为,时间跨度更长、更为稳健的延迟退休方案对当下的中国经济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6.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提出了现行退休制度的弊端,研究了延长退休年龄的原因并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调整退休年龄的实施方案,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并给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提出了现行退休制度的弊端,研究了延长退休年龄的原因并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调整退休年龄的实施方案,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并给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2012年开始我国的劳动人口以每年两三百万的速度递减,这对我国的劳动力富裕程度和劳动成本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仍然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退休年龄规定,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并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推行。为此,从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出发,比较延迟退休年龄的利弊影响,从而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人口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新生劳动力供给短缺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负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推迟退休年龄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政府考虑的政策选择.法国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67岁,这次改革方案曾引发巨大的社会争议.在我国,随着建国以来最大的退休浪潮临近,关于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已经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最近一次引发媒体和社会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关注的事件,是2011年3月29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发布的"退休年龄问题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0.
《商》2015,(11)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目前,我国已经将延迟退休年龄提上日程。本文主要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角度出发,对影响我国退休年龄的因素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延迟退休的影响,并对我国延迟退休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