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矿难事故频频发生,据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05年全年就有7000人死于矿难。矿难频发,尤以煤矿事故居多。经事故后的调查表明,很多矿难其实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就拿常见的瓦斯爆炸来说,按我国目前的防治能力和技术水平,只要把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瓦斯爆炸事故应该有能力避免,即或是矿难发生后被困矿工如能及时得到外界的救助并配备有高效实用的保护逃生装备,其生还率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把煤矿矿难的当事人看成理性的“经济人”,可以看出矿难是当事人追逐利益及监管失灵的结果。要预防矿难发生,就要加大对违规矿主和监管者的惩罚力度,严惩煤矿事故背后的腐败,并辅之以其他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红雁 《时代经贸》2007,5(12Z):101-102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煤矿生产的“第一杀手”。它既是一种有害气体,也是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因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也是一种天然气资源,煤层气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大力降低煤矿安全事故,而且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改善我国“重煤轻气”的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矿难治理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但总结其成功经验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认为安全生产的总量指标控制是一种降低中国煤矿企业矿难死亡人数的有效方式。笔者手工搜集了2002—2006年中国煤矿企业矿难死亡人数和省级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数据,并与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发现单个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同地区其他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之间显著负相关,说明企业间存在指标竞争现象。广义双重差分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指标越少的省份,企业间指标竞争越激烈。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超标省份或者主管官员晋升的关键时期,指标竞争更加激烈。最后,单个煤矿企业死亡人数与异省邻市矿难死亡人数不相关,排除了矿难导致监管加强的“威慑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生产总量指标控制对企业安全生产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矿难治理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但总结其成功经验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认为安全生产的总量指标控制是一种降低中国煤矿企业矿难死亡人数的有效方式。笔者手工搜集了2002—2006年中国煤矿企业矿难死亡人数和省级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数据,并与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发现单个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同地区其他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之间显著负相关,说明企业间存在指标竞争现象。广义双重差分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指标越少的省份,企业间指标竞争越激烈。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超标省份或者主管官员晋升的关键时期,指标竞争更加激烈。最后,单个煤矿企业死亡人数与异省邻市矿难死亡人数不相关,排除了矿难导致监管加强的“威慑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生产总量指标控制对企业安全生产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引子 2006年5月2日,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的一处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5名矿工遇难。6月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因死亡赔偿标准引起的冲突。报道说:“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做了相应处理。然而,给死难者的赔偿却引起了争议:所有遇难矿工家属拿到了一人5000元再加500斤粮食!而根据贵州省政府2005年第309号文件和毕节地区[2005]70号文件规定,煤矿井下矿难死亡事故一次性经济赔偿每人应该不低于20万元。”  相似文献   

7.
6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神华集团时,针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指出,“要下大力气抓好煤矿瓦斯治理,推进先抽后采,综合利用,确保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瓦斯即甲烷,是煤矿事故的罪魁祸首,国内煤矿矿难70~80%都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瓦斯事故主要是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瓦斯窒息伤人等,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常常影响巨大,不但给矿井局部带来毁灭性损失,影响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更给企业员工、矿工及其家属带来难以估最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据我国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自2000年7月至2008年底,我国共发生瓦斯相关事故2699起,死亡12291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煤矿企业的发展必须做到从传统粗放型产业逐步转为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的生态产业。我国煤矿企业大多数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采用粗放型开采,煤炭的回采率极低,大量的煤矸石(年排放量数亿吨)、矿井水(数10亿吨)、煤泥、瓦斯的排放对矿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国策,从上个世纪70年初起就开始进行了以治理“三废”为主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影响     
《经济》2005,(5):10-10
本刊第四期封面报道《矿难之“魅”》刊发以后,很快引发了专家和业界对能源利用及治理的新反思。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的最为严重的灾害,其后果极为惨痛,伤亡严重,损失惊人,危害性极大。特别是近年来,煤矿中瓦斯爆炸事故有所回升,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因此,科学认识、科学管理、科学预防对防治瓦斯爆炸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瓦斯爆炸是煤矿灾害性最严重的事故,具有较强的破坏性、突发性,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煤矿的第一大“杀手”。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煤矿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有74%是瓦斯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在处理瓦斯爆炸事故的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多次瓦斯爆炸,造成事故扩大,增加人员伤亡的事例,其原因是处理方法不当,要点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13.
赵雅琴 《大陆桥视野》2011,(22):125-125,127
当前中国煤矿矿难频发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分不开的,本文试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我国矿难频发的原因,提出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5,最具影响的十大经济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遏制矿难:重典次第推出 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爆炸,瞬间夺去213条矿工鲜活的生命。整个 2005年,全国煤炭企业共发生死亡1668人。沉痛之中,重典次第推出,官员从煤矿撒股、高管问责制、让造成重大事故的业主矿主倾家荡产,还有国家安监局升格,让国人看到安全生产的曙光。  相似文献   

15.
煤矿生产事故原因及对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但是煤矿生产事故却频频发生.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热点问题,矿难发生原因引起了专家学者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了解我国矿难的产生根源,做好矿难的预防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煤     
《财经文摘》2010,(5):12-17
中国原煤产量是世界产量的35%,却占了世界煤矿工人死亡人数的80%。现在发展中的煤炭大国,比如印度、南非、波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在0.5左右,先进国家,像美国、澳大利亚,大概是0.01-0.05,而我们是2.04。2002年至2009年这8年中,中国矿难死亡人数高达41064人,而美国矿难死亡人数仅为277人,英国矿工自2002年至今一直保持零死亡率。全世界每年重大矿难(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的90%都发生在中国,而更可怕的是,每次血的教训后换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救援、检讨、查封,而后却矿难依旧。有的国家将中国的煤炭视为“血煤”,锅炉里燃烧的不仅是煤炭,还有矿工的尸骨。入世了,无论油价、房价、还是其他,我们都嚷着要与世界接轨,那么“矿难”接轨了吗?  相似文献   

17.
一、矿难频发的根本原因在制度层面多少年来,一方面是政府三令五申、措施规定不断出台,另一方面是矿难愈演愈烈、重大恶性事故频发,这种悖论性的局面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就没有个能让人看到曙光的尽头呢?按照制度经济学观点:如果一种行为或现象存在着明显不合理性,大家都觉得“不应该”这样,但实际上这种行为或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且有不断强化的趋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问题不是个人或个别利益群体的问题,而是在制度或规则层面出了问题。就矿难频发问题而言,情况也恰是如此。关于煤矿伤亡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人们可以从中“分析”出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煤炭生产的自然条件普遍比较恶劣,对煤炭安全生产威胁最大的瓦斯、顶板、煤尘、水、火等灾害从客观上对安全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煤矿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安全管理。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一再发生的矿难表明,煤矿的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尤其是安全投入更是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井下工作面瓦斯治理是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瓦斯超限中断生产的影响占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矿井瓦斯涌出量逐渐增大,严重地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加强“一通三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工作面瓦斯是保证矿井安全正常生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第二个高峰年1.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急剧增加。2005年我国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事故4起,死亡人数616人,分别比2004年增加1倍、0.96倍。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矿“2·14”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14人;广东兴宁县大兴煤矿“8·7”透水事故死亡123人;黑龙江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矿“11·27”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71人;河北唐山市刘官屯煤矿“12·7”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8人。这些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了恶劣的国际和国内影响。2.全年煤矿事故多发。(1)全年事故情况与2005年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相差甚远。2004年底,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