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头号的石油消费国。经过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80年代美国的石油消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连同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与国际油价,将成为影响这个国家今后十年石油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90年代美国石油消费发展趋势,有助于洞察国际石油供需形势与国际油价走向,并有助于建立我国90年代的石油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高度依赖石油消费的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创,使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随后,美国政府采取了加强国家能源管理和规划、放开原油价格管制、鼓励石油节约和替代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执行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减缓交通运输用油的增长;成立能源部,负责综合能源政策制定和能源工业管理;通过立法,限制石油消费,鼓励石油替代;取消石油价格管制,促进节油;制定综合能源政策,鼓励交通运输部门燃料替代.这些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增速减缓,美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显著降低,每万美元GDP消费的石油从1978年的1.8吨下降到2004年的1.0吨.石油危机后美国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对中国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个石油资源匮乏的国家,国际石油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日本经济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60年代国际市场廉价石油的供给,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也使它培尝苦果,迫使日本政府改变以往的能源政策,实施以节能为中心的政策。但国内石油稀缺决定其无法改变自身的弱点——对海外(特别是中东)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因此,能源安全保障一直是令日本政府和产业界头痛的问题。去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国际石油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迅速作出反应,并加紧制订和实施新能源政策。本文拟就海湾危机期间日本对油价变动的反应及嗣后的新能源政策作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独具特色的丹麦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旺 《广西电业》2007,(3):17-19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丹麦的能源消费曾经99%依赖进口。1973 ̄1974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丹麦政府审时度势,抓紧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大力调整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能源自给率1990年即上升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5.
一、90年代石油供需中期预测 尽管海湾危机和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击,但却没有导致石油供需失衡。从石油价格目前已基本回到了海湾危机前的水平这一点来看,石油供需状况大致上处于第一次石油冲击和第二次石油冲击的中间时期的状态。 1.石油需求 这里对世界石油需求所做的预测,是以联合国发表的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测为基本前题的。如美国1991—1995年的经济增长率约为2.5%左右,经合组织为3%左右(参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6.
第一节最近的能源形势在过去的九年期间内,世界经济经历了两次严重的石油危机,即由于1973年和1979年的中东政治动乱严重地影响到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当这两次危机发生时,几个月之内石油价格便迅速上涨,资金不断地从工业国家外流,其外流规模在两次危机的初期便分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世界经济是一种依赖于石油的经济结构,没有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核电发展现状日本是一个陆地面积仅有37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2亿的多岛屿国家,常规能源(资源)十分匮乏。能源供应中,除了约4%的水力资源是本国提供外,绝大部分是靠进口煤炭和石油。日本经过多年实践比较,特别是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深感依赖进口石油和煤炭,对于保障能源稳定供给是十分脆弱的。为了增加能源供应的可靠性,日本除了一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1.石油产量下降1991年世界石油产量为58.9Mbd(百万桶/日)比上年下降了1%,比1979年下降6%,主要是由于需求减少.70年代石油价格上涨促使能源效率大幅度提高,并转向天然气和煤炭.在1990年波斯湾危机期间,石油现货价格迅速上涨,然而这次石油危机是短暂的,不仅由于世界有过剩的石油生产能力可供利用,沙特阿拉伯在几个月内就弥补了伊拉克和科威特减少3Mbd的石油出口,从而使油价迅速回落.然而在90年代,世界石油市场将供不应求,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9.
战略石油储备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在此形势下,石油储备应运而生。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年均石油进口量高达1.3亿吨,2006年对外依存度高达43.1%。因此,建立石油储备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各国的经验证明,建立战略能源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美国和日本曾凭借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10.
孔笑微 《董事会》2008,(11):42-47
我们是这个失去平衡的世界的一部分,深感无搴而愤怒,即使凭着直觉我们也能预感,这不是偶然,不是一场恐怖袭击或者瘟疫的恐慌,也不仅是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生产危机,消费危机,甚至一次经济周期的归来,我们面对的是它们的全部,是对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和全球发展模式的一次整体清算  相似文献   

11.
困境的哲学     
《董事会》2008,(11)
我们是这个失去平衡的世界的一部分,深感无辜而愤怒,即使凭着直觉我们也能预感,这不是偶然,不是一场恐怖袭击或者瘟疫的恐慌,也不仅是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生产危机.消费危机,甚至一次经济周期的归来,我们面对的是它们的全部,是对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和全球发展模式的一次整体清算  相似文献   

12.
西方发达国家对节油和替代石油的重视始于上世纪70年代,其直接原因是两次世界石油危机. 二战以后,随着中东和非洲大油田的相继发现,世界石油资源开发进入新阶段,中东和非洲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重从1962年的28.8%上升到1972年的47.3%.  相似文献   

13.
1973年的石油危机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引发了一场能源消费革命,除运输部门以外,20年间石油需求量大幅度下降。今后,随着石油替代品发展潜力和节油潜力的减少,经合组织的石油需求将稳步增长;而到2005年,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量有可能超过经合组织。由于石油供应严重依赖政治动荡的中东地区,而且应急石油库存相对减少,世界经济将变得更加脆弱。因此,能源安全问题仍同20年前一样重要。然而,重要不一定等于重视。政策制定者们应明智地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维护能源安全方面。实现长期能源安全保障的基本条件是:供应来源多样化、能源高效率、灵活的能源系统及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14.
委内瑞拉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又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国和成员国。石油收入是委内瑞拉资本积累的主要源泉。海湾危机的爆发为委内瑞拉石油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也为委内瑞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滋补剂。海湾危机之后,委内瑞拉将取何种石油发展战略,其前景如何,似乎值得认真探讨,本文拟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委内瑞拉是海湾危机的受益国之一。海湾危机爆发前,委内瑞拉石油平均出口价为每桶15.50美元,日出口量为175万桶。海湾危机爆发后,委内瑞拉去年第四季度的石油平均出口  相似文献   

15.
自从控制着世界大部份石油储量的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和将油价提高四倍给予美国和其他主要石油消费国以沉重打击,从而使工业化国家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以来,已经过去五年了。在事件发生的当时,石油消费者普遍不相信那次石油危机是真正的石油危机,有人甚至怀疑油轮是故意停留在海上。因此,石油消费  相似文献   

16.
石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和石化基础原料.在各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石油进口和消费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曾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冲击,更使人们认识到石油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性。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油价高企、世界石油供需区域格局的错位与失衡,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有明显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防范石油供应中断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战略石油储备已成为包括国际能源署(IEA)成员国在内的诸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能源署20世纪70年代引入战略石油储备(SPR)制度以来,这一强制性措施对于防范石油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国际能源署成员国曾经在海湾战争、卡特里娜飓风登陆、利比亚战争等危机时刻多次大规模协同释放石油储备。事实证明,上述措施对于稳定石油市场起到重要作用。由此,构建本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成为石油进口国确保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与世界石油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世界能源焦点,海湾地区是世界“油极”。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可能摆脱对海湾石油的依赖。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美国石油进口主源地再度移向海湾创造必要的条件;是美国夺取海湾石油控制权的重要战略步骤。伊拉克战争以美国“倒萨控伊”而告终,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可预期的影响主要有三:首先,美国可以利用伊拉克石油冲击欧佩克油价调控机制,未来几年,国际原油价格有可能低于欧佩克调控机制每桶22美元的下限。其次,美国石油进口的主源地将再次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转移。第三,伊拉克北部石油出地中海的输油路线将有可能改道,更有利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完全控制伊拉克石油。  相似文献   

19.
目录发刊词强大的中东石油势力卡特解释他为美国制定的能源计划中东石油发展简介美沙关系与八十年代石油危机中东石油储量及油田分布简介世界上最有希望的陆上油田是在中国和苏联中国近海石油的巨大潜力中东对未来石油供应将起支配作用石油输出国组织与美元的困境国际石油危机会再爆发吗?在利益的十字路口上沙特阿拉伯原油生产能力一瞥美国依赖进口石油引起的经济冲击巴林制止了长期的生产衰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剩余资金下降了中东主要产油国的收入及盈余美国的石油外交和垄断组织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到底谁需要谁?美国从石油输出国组织进口…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命令能源部出售500万桶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以压抑因海湾危机而造成的油价上涨。虽然1985年末美国已经做过销售试验,但真正启用战略石油储备以应付现实危机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石油专家的注意。那么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到底是怎样一种体制?它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