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传导货币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出现了明显的萎缩。本文就再贴现业务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再贴现业务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票据市场对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向间接的转变,再贴现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再贴现政策工具的载体——票据市场发展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说明了票据市场发展及对中央银行再贴现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可用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和信用总量,是中央银行引导票据市场健康发展,为企业开辟融资渠道的重要手段。但是,自2003年以来,丹东地区已经连续4年没有开展再贴现业务。再贴现这个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在基层央行发挥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人民银行职能的转换,基层央行如何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行使金融宏观调控职能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对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再贴现这  相似文献   

5.
运用货币政策新工具 逐步发展再贴现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负责同志答本刊记者问本刊记者编者按:再贴现业务作为中央银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推行和扩大再贴现业务,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1994年...  相似文献   

6.
韩平 《中国金融》1996,(8):20-21
灵活运用再贴现政策工具强化央行间接调控手段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市分行韩平再贴现政策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较为普遍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节信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人民银行开始注重再贴现政策工具在金融...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必须有适当和足够的工具供其操作.而货币政策目标会因实际经济情况的不同加以改变,这也决定了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差异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货币工具和间接货币工具.直接货币政策工具一般包括利率管制、对银行的信贷限额管理、法定流动性比率、委托贷款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限额等.间接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其资产负债状况间接调节目标变量,它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工具,一般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伦巴德贷款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工具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央银行目前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现行的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各有特点, 也各有长短。本文对它们的运用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 对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小林 《金融研究》2008,(10):I0098-I0102
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分析再贴现政策效应发挥的因素,探索有效发挥再贴现这一政策工具在基层效能的途径,推动票据市场和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以山东省A市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疏通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中央银行层面,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乏力 《人民银行法》规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中央银行再贷款、公开巾场操作及窗口指导。但从调查结果来看,近年来这些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1.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如何正确核算和反映再贴现业务,提高人民银行资产管理水平,是央行会计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山东省近年来再贴现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剖析人民银行再贴现业务会计管理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人民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工具之一。近年来在调控辖区基础货币、引导和促进票据业务发展、贯彻国家货币政策,特别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经济欠发达的湖南省永州市为例,再贴现业务的发展经历了由“少量—兴盛—萎缩”的过程。1996年以前再贴现业务属空白,1996  相似文献   

13.
中央银行再贴现机制在流动性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贴现曾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调控的三大工具之一.然而,随着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在日常流动性管理中,再贴现只是作为中央银行的一个常设融资便利,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一个辅助性的融资手段.但在流动性危机管理中,由于再贴现机制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定价机制灵活以及创新能力强等比较优势,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独立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4.
陈军 《上海金融》2002,(6):15-17
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的调整可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本文试从目前我国再贴现业务现状及票据市场较发达地区业务拓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完善和改进再贴现政策效应的途径,以达到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增强货币政策可操作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它对金融业在具有两个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应有的作用。从商业银行角度看,票据贴现业务有利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原则;从中央银行角度看,票据再贴现业务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发展再贴现业务,中央银行可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16.
钱素芹 《金融纵横》2011,(10):66-68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近年来,人民银行无锡中支通过再贴现的导向作用,积极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助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但在再贴现业务办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使用最为悠久的货币政策工具,最早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国际和地区间的票据交易。再贴现的原始动机是为保障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决定和调节利率的主要手段,成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美国等金融发达国家,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量的作用已经减小。在我国,再贴现政策的重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邢毅 《山西金融》2002,(10):7-9
货币政策传导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使用及其效应的发挥而得以实现的。就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体制来讲,基层中央银行是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但从近几年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来看。再贷款、再贴现作为基层中央银行主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以及政策效用反应最为灵敏的货币政策工具,由于经济金融领域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并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广泛使用需要有发达的货币市场作为依托,而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滞后制约了这两项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上,而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被视为一项作用效果比较猛烈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县域票据再贴现业务发展缓慢,不仅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