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7月,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向新的步伐.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得到有效促进,其自主定价能力将会逐步提高。金融机构间的利率竞调对一直炙手可热的储蓄式国债发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适时调整国债发行机制对我国国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储蓄国债是我国国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结爱国情怀、回馈人民普惠金融产品、分散中央政府筹资风险等特殊价值.基于储蓄国债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研究其定价原则,在突出储蓄功能、风险与收益对等、普惠社会公众等定价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其主体部分发行利率定价应为参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和市场资金供需变化设计的变动利率体系,小部分份...  相似文献   

3.
短期国债可以同时作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使用,其独特的功能是其它金融产品无法替代的。我国在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后,虽然发行额度逐年增加,发行方式、发行手段不断丰富完善,但始终没有解决一年期以内短期国债缺位的问题。到2006年末,我国国债存量达到35.568亿元,短期国债只有1.340亿元,占比不足4%。而人民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市场资金配置、债券市场流动性、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都需要我国大量发行短期国债,增加短期国债占比。可以说,短期国债的缺位已经制约了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金融宏观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欢 《时代金融》2023,(1):21-22+44
<正>目前,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以央行公布的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基准来确定,且为固定利率,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对储蓄国债定价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储蓄国债和同时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存在发行利差为切入点,通过盯住储蓄国债发行目标,构建利差模型,分析储蓄国债发行定价与发行期限、规模以及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储蓄国债定价形成机制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储蓄国债是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满足其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服务于提升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不可流通的记名国债。随着利率市场化实施,储蓄国债固定以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基准来确定发行利率的方式失去了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1994年开始发行储蓄国债至今,储蓄国债的定价机制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现行储蓄国债定价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初期,在满足财政筹集资金和公众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储蓄国债发行定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环境下我国现行储蓄国债定价机制存在的缺陷,揭示了储蓄国债定价机制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健全完善我国储蓄国债定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1981年重新恢复发行吲债至今,我国国债市场已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成熟市场同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在国债市场的法律基础和监管体系、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国债市场上的协调配合等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加快出台<国债法>,明确国债市场的主管部门;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提高发行频率,完善定价机制;建立统一互联的国债市场体系,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推出相关金融衍生产品,促进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和完善;推进储蓄吲债的利率市场化,用国债取代央行票据作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高的利率市场化导致我国现行的储蓄国债固定化利率定价机制的弊端不断凸显,造成国债吸引力下降,为此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同储蓄国债关系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市场化的利率给储蓄国债带来负面影响予以剖析,进而借助于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利率与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我国储蓄国债定价机制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调整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凭证式国债发行从财政的角度分析,国债的主要职能是增加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字,当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出现赤字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通货发行、举借债务的方式弥补亏空,其中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发行政府债券具有迅速、灵活、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被各国政府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基本方法。从金融的角度分析,国债市场已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是金融机构和私人持有的主要金融资产之一。基础货币的发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越来越依赖于国债市场。在很多国家,国债的市场利率往往被作为利率体系中基准利率而成为中央银行关注的目标。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和监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债发行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结合点,从现行的国债发行体制来看,仍存在两大政策不够协调之处。主要表现为承销的金融机构过多的承担了发行风险,由此可能导致流动资产比重下降,信贷规模的扩张受到制约和配套贷款风险问题,以及对央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牵制。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国债发行体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筑我国储蓄国债体系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梅 《武汉金融》2004,(11):61-62
与国外储蓄国债相比,我国凭证式国债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发行方式、品种设计、利率定价机制、承销机制上却有很大差异,存在期限机构不合理、利率设计欠科学、认购主体过于集中、分销渠道单一、国债法规不健全,提前兑付风险暗蓄等弊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储蓄国债发行新体系,就必须在品种设计、发行方式和管理机制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变新,并逐步和国际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储蓄国债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储蓄国债管理在定价机制、品种设计、发行及收益方式等方面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卜育 《黑龙江金融》2005,(10):72-72
一、凭证式国债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国债利率偏低。购买凭证式国债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希望其获得一定的收益,其收益是通过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来体现的。而对于凭证式国债利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很少考虑发行时其它方面的情况。造成现行国债的利率偏低。  相似文献   

13.
特别国债的发行为政府货币政策组合提供了新的操作工具,该文利用“资产不完全替代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理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就特别国债的政策目标、其短期和中长期的经济影响以及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研究,结合资金市场的利率变化,对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资金交易策略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完善国债市场功能与货币政策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市场具有筹资功能和调节功能,前者与财政政策有关,后者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基础条件,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点。国债市场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国债市场的基本格局:即期限结构与持有者结构。我国国债市场无论是从期限结构还是从持有者结构看都偏重量地筹资功能,而调节功能不足,影响了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因此应从期限结构与持有者结构的角度完善国债市场,从而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目前中国国债市场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运行和货币政策运行的要求(一)国债发行市场有待完善1.发行成本较高。一是表现在发行利率及发行期限上,如1996-1997年间,国债发行的利率期限结构问题决策失误造成的总损失至少在200亿元以上。在开始降息的1996-19  相似文献   

16.
国债作为协调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一直以来都强有力地支持着中国宏观经济健康、稳定运行。但当前国债发行市场发展极不平衡,国债发售主要倾向于城镇居民,造成目前农村国债市场缺位、农民投资渠道匮乏等问题,使农村国债发售几近空白。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金融》2013,(6):118-129
<正>一、引言国债以国家的公信力为其信用度,被公认为拥有最高的信用度,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因而国债是一种低风险的金融工具,且其收益率代表了市场上无风险利率的水平及变化方向,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债收益率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研究和实践中,成为分析利率走势和金融资产定价的基础。同时,国债本身也为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了低风险的金融工具。国债的收益率体现了人们对基准利率及通货膨胀的预期,因此其收益率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作为一种利率产品,国债收益率体现了市场供求和社会资金的松紧度,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高度相关,货币政策尤其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利率,直接影响市场资金成本及可得性,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利率的变动对国债收益率的冲击已为市场所普遍  相似文献   

18.
董正中 《山西金融》2003,(11):72-72
凭证式国债自发行以来,以其收益性高、安全性好而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发行数量逐年增加。凭证式国债的发展,对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我们对凭证式国债的调查,发现在凭证式国债发行兑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对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很大帮助,但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在定价机制、信用评级等方面仍存不足之处。以安徽省发展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为例,在总结其发行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不同类型的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定价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SHIBOR对发行定价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定价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货币政策宽松时SHIBOR对发行利率的影响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更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作了实证分析,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最优国债规模,并探讨了购买对象、发行时间不同时对货币结构的影响,试图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