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储蓄国债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储蓄国债管理在定价机制、品种设计、发行及收益方式等方面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债的本质是政府为筹集资金,以自身信用作为背书,向社会公众发放的一种债券,储蓄国债是一种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它仅面向个人投资者、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 ,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近年来我国储蓄国债销售状况不景气,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亟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化储蓄国债定价机制,来提高国债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选取利率市场中重要利率指标,通过PLS分析尝试建立解释模型,为储蓄国债定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3年7月,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向新的步伐.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得到有效促进,其自主定价能力将会逐步提高。金融机构间的利率竞调对一直炙手可热的储蓄式国债发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适时调整国债发行机制对我国国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1994年开始发行储蓄国债至今,储蓄国债的定价机制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现行储蓄国债定价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初期,在满足财政筹集资金和公众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储蓄国债发行定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环境下我国现行储蓄国债定价机制存在的缺陷,揭示了储蓄国债定价机制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健全完善我国储蓄国债定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了国内学者对储蓄国债定价机制的相关研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指出储蓄国债价格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选取2016-2020储蓄国债销售及相关时期月度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储蓄国债利率定价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显著正向影响国债利率;基本面显著负向影响国债利率;政策面对三年期利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五年期利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资金面显著正向影响国债利率。提出建立灵活公开的储蓄国债额度集中管理机制、预判投资者预期、接轨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构建利率动态调整机制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储蓄国债作为筹集财政资金和丰富公众投资渠道的重要金融工具,在需求管理、鼓励储蓄和债务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储蓄国债固定利率的定价机制逐渐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使得储蓄国债的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下降。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及英美国家储蓄国债定价机制,在借鉴英美国家储蓄国债定价机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法,引入中债国债收益率、CPI、PPI、基准利率等指标,探索建立与短、中、长期储蓄国债相对应的固定利率、浮动利率、浮动+奖励利率的多元定价机制,并就优化我国储蓄国债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指的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或货币当局一步一步地减少对利率的限制和控制,市场的利率逐渐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许多经济环节都包含在利率市场化中,而且会收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利率市场化和储蓄国债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储蓄国债经历了19年的发展历程,为政府筹集建设资金,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加快,必然对储蓄国债管理提出新的挑战,鉴于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提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赵珺 《福建金融》2013,(7):41-44
储蓄国债在为国家筹集资金、促进宏观经济发展、满足公众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使储蓄国债面临巨大冲击,其收益优势逐渐弱化,市场份额受到影响。本文分析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现状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结合国情提出未来完善储蓄国债管理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8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该举措虽增加了利率市场弹性,使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但受此影响,财政部取消了原定5-6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发行计划,表明中国储蓄国债以存款基准利率为定价标准的固定利率形成机制不能较好的适应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人行湘西州中支调查显示,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国家财政、承销机构、投资主体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现将有关情况报上,供参考。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储蓄国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主要参照相同期限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并结合市场供求关系、其他品种国债利率变化情况等因素确定,由此可以看出,国债利率与银行利率是高度关联。2012年银行存款利率放松管制,规定存款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利率市场化给金融市场各领域带来一系列连锁反映,以银行存款利率为基础上浮一定比例的储蓄国债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储蓄国债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市场化条件下的储蓄国债管理工作经验,结合实际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央行宣布允许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至1.1倍,这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也给以银行存款利率为基础定价的储蓄国债带来连锁反应.本文探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之一在于找到合适的市场基准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市场利率体系。本文从利率市场化与国债市场的关系入手,指出利率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找到有效基准利率,论述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有效基准利率的核心地位,分析了国债利率可以成为市场有效基准利率的诸多因素。本文认为国债利率是中国有效基准利率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了我国发展国债市场促进国债利率有效基准利率地位的形成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欢 《时代金融》2023,(1):21-22+44
<正>目前,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以央行公布的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基准来确定,且为固定利率,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对储蓄国债定价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储蓄国债和同时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存在发行利差为切入点,通过盯住储蓄国债发行目标,构建利差模型,分析储蓄国债发行定价与发行期限、规模以及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储蓄国债定价形成机制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储蓄国债是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满足其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服务于提升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不可流通的记名国债。随着利率市场化实施,储蓄国债固定以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基准来确定发行利率的方式失去了优势,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运用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成为投资者的迫切需要。国债期货交易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利率风险的多种保值操作,有助于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防范债券市场的利率风险,而国债期货的合理定价是防范国债期货市场风险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储蓄国债自发行以来,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储蓄国债发展缓慢,在国债市场中的比重逐渐缩小,目前处于补充地位;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对国债发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定位研究成为需要关注的课题。首先概述了国债发展历史和发行现状,然后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储蓄国债发行的冲击,在对未来发展与定位进行思考的基础上,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们对国债期货和利率市场化方面存在的不理解、片面理解或误解等问题,本文采用唯物辩证分析方法,重新考察了国债期货的基本属性、主要功能和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机制,深入分析了国债期货和利率市场化的互动关系,并从二者的互动关系角度推演了我国重新推出国债期货的意义与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储蓄国债是我国国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结爱国情怀、回馈人民普惠金融产品、分散中央政府筹资风险等特殊价值.基于储蓄国债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研究其定价原则,在突出储蓄功能、风险与收益对等、普惠社会公众等定价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其主体部分发行利率定价应为参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和市场资金供需变化设计的变动利率体系,小部分份...  相似文献   

19.
中美利率结构变动机制与国债利率调控效果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海鸥 《上海金融》2001,(10):13-15
我国的国债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关系与美国的情况相反,它不是低于而是高于存款利率,不是带动而是随存款利率而波动,这就使我国管理层无法将其作为宏观调控的基准利率。正是这种基准利率的缺失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显然,尽管国债利率位于我国利率体系的中部,但是,只要国债调控能影响和打破既定的利差,我国也能通过对国债的买卖,实现利率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预期理论是解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而预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基于国债发行频率会影响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假设,本文应用频段谱相回归方法对我国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预期理论在我国国债市场总体不成立,特别是在高频段和低频段,利率期限结构所包含的期限溢价信息较少。我国应通过更加透明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推进国债利率市场化来完善我国利率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