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1998年8月至2012年4月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MS-VECM模型开展实证分析,对房价的增长速度进行区制划分,并通过脉冲响应考察了在不同区制下我国房价与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需要什么样的住房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人看来,政府建保障房是房价调控长期难见成效的一种备选方案,或者理解为房价泡沫破灭后的一种保底、补救措施,使房地产投资不至于大跌萎缩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但笔者理解政府提供一定数量的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制度安排,是政府重视住房这一最大民生问题的一种长期而基本的职责。因此,不是"应景"之作,要从基本住房制度设计中考虑保障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房价、平均消费倾向和商品零售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经济区域内,房价上涨对各类商品零售价格的确存在不同的影响;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在不同的经济区域有显著差异;整体来说,平均消费倾向与生活类商品零售价格显著负相关。房价的持续上涨会抵销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的效应,购房压力使得居民消费能力难以跟上商品零售价格增长速度。文章从定量分析中得出政策含义,认为需要通过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4.
谭政勋 《产经评论》2014,(6):136-146
利用国外较新的PMG估计法,探讨影响珠江三角洲商品房均衡价值的因素及房价偏离,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房价偏离在不同城市间的溢出效应。随着收入和人口的增加,房价加速上涨;经济越发达的城市,房价收入比越大,房价的增长速度更快、波动更为剧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推动房价上涨最重要的长期因素,通货膨胀次之,贷款最小;但贷款、通货膨胀是主要的短期推动力。虽然珠江三角洲地区房价总体上没有明显的泡沫,但波动很剧烈,一旦发生调整,其幅度将很大。除江门外,其他城市只对深圳房价偏离的冲击做出响应,而深圳对其他城市房价偏离的冲击没有响应;江门房价更多的受到来自中山和珠海的影响,深圳是珠江三角洲房价波动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一、对治理房价虚高若干政策的检讨 为抑制房地产业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挤出房价中的水分,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1)金融政策。首先是中央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收缩信贷总量。从2003年9月21日起,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比率由6%调高至7%,2004年4月25日起再上调0.5个百分点,同时对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按8%执行。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房价也一路飙升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规范.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房价也一路飙升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规范。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加剧了房地产业的激烈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促使行业利润呈现下降趋势。通过纳税筹划的手段达到企业税收负担最小化的目的,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是目前房地产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笔者拟探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几种纳税筹划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价与房价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使用北京市2002年8月到2010年8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了地价与房价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房价的变动对于地价变动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关系适合使用LSTR1模型来拟合,如果前1期的地价变动高于27.61%,前3期和前5期房价的变动对于当期地价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正的影响.其政策含义是,在现阶段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调节地价的过快增长(增长速度低于27.61%)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减缓房价对地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陶新 《时代经贸》2011,(10):25-26
目前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还是房价GDP增长率比等指标都可以看出房价存在一定的泡沫。国家对高房价的担忧也直接反映在一轮又一轮且越来越严厉的宏观调控上,这些宏观政策的目的是希望挤去泡沫,让房价回调到合理的范围。若目标实现,这无疑对购房者有利的。但令人遗憾的是,房价的宏观调控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不少,但我认为,购房者心理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购房者在高房价下的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房价也不可能这么坚挺。  相似文献   

10.
经济适用房与高房价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2005—2010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房价增长速度与经济适用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并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分析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长期和短期关系以及作用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经济适用房对全国房价增速起正向推动作用,但推动力先增强后衰减,影响较小且会在10个月后消失;在长期,经济适用房与全国房价增速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期,廉租房建设备受重视,物权保护已成全民共识,高层高度重视廉租房制度。在各地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供应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社会安居的重担被放到了商品房这根独木桥上,这使房价的起伏变得格外敏感,社会舆论被吸引到对“房地产暴利”的口诛笔伐之中,尽管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房价低了就能买得起房。  相似文献   

12.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0,(6):4-5
马建堂:房价统计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需改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的数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南开大学统计制度与方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指出,现行的房价数据统计方式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掩盖了房价的差异性、波动性,国家统计局考虑在这两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政经悖论     
真心期待房价早日不再是个问题。痛下决心吧,真正进行一番刮骨疗毒般"治标更治本"的深层体制改革,力促中国经济社会走上良性转型的轨道岁末年初,有关2012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讨论众多。在影响新一年走向的经济变量中,房价涨跌仍是国人的忧中之忧。在此背后,其实隐藏了一个更为让人不敢言说的事实:中国房价问题,已然成为一个矛盾显著的"悖论"。一方面,"搞活"房地产,固然对短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积累有利,却难保不会为长远的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埋下隐患;另一方面,摆脱对房地产的依  相似文献   

14.
房价问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焦点问题,许多经济学家对房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提出了调控房价的对策性建议。这里我们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对影响房价的传媒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剖析政府通过大众传媒调控未来房价走势舆论进而影响未来房价走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初,中国房市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高歌猛进后,终于放慢了它的脚步,在业界嘈杂混乱的嚷嚷声中房价选择了一条路:降!这条路犹如当年北伐军的北伐路线:由南向北推进。8月份,北京的房价在继续坚挺了半年多之后,终于无可奈何地垂下了其高昂的头颅。在难以回头的房市颓势面前,普通的中国老百姓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但是,穷人们如果将住房梦想寄希望于房价下跌,起码有一半是不切实际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穷人实现住房梦想更多的是依靠政府的帮助。本文就说说这档子事儿。  相似文献   

16.
谢国忠 《商周刊》2012,(3):55-55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正在破裂,而这是几乎不可能扭转的趋势。2011年,国内房价的平均跌幅已接近25%。这不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经过从地产中介手上获得一手资料后分析得出的结论。这是房价下跌的第一浪,也是跌得最急的一浪。  相似文献   

17.
蒋烨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238-239
从国民经济整体和居民生活水平两方面科学地选取房价影响因素,以安徽省为例,引用2002--2010年这九年的安徽省房屋价格销售指数和各影响因素的数据,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房价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影响安徽省房价的影响因素重要性依次为户籍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储蓄存款余额。  相似文献   

18.
叶檀 《商周刊》2012,(4):59-59
希望房地产市场与中国实体经济脱钧的人,会盼望两件事,第一,软着陆;第二,推出房产税。恰恰是这两点,让许多希望房价下跌的急性子痛苦不已。他们希望房价急速下跌,这将毁灭中国房地产已有的调控成果。  相似文献   

19.
卜凡中 《新经济》2011,(3):52-57
2010年,中国的房价疯了。 这一年,北京望京地区“地王”边上的一套64平方米的住房,一个星期里总价涨了34万元。 房价令人们变得极度懊悔。有时候,小两口合计买房子,其中一个稍一犹豫,价格便又上蹿了十几万元,为此引来一番不满和争吵,乃至分道扬镳。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0.
《商周刊》2013,(7):62-63
“若干年来,处于“调控时代”的房地产行业。或多或少地脱离了市场化机制的自我调节,诸多行业问题也随之逐渐暴露出来。如房价越调越涨、建筑质量问题增多、商业地产区域性过剩、精装房导向与控房价之背反等等,这使全行业陷入了一种浮躁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