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唐彬 《物流时代》2012,(4):40-42
2010年初,重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未来规划的五个中心城市,重庆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心城市。与此同时,成都市也适时地提出了“西部之心”的概念,试图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中心。成渝之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城市物流建设亦成为这场博弈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唐彬 《物流时代》2012,(3):35-37
2010年初,重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未来规划的五个中心城市,重庆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心城市。与此同时,成都市也适时地提出了“西部之心’的概念,试图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中心。成渝之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城市物流建设亦成为这场博弈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2010年初,重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未来规划的五个中心城市,重庆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心城市。与此同时。成都市也适时地提出了“西部之心”的概念。试图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中心。成渝之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城市物流建设亦成为这场博弈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成渝产业带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渝产业带包括成都、原重庆、自贡、内江、资阳五市及其所辖的8个县级市和22个县,它是我国五大城镇密集区之一,也是川渝两省市用用至西部地区发展势头看好的经济走廓。本文在对成渝产业带城镇化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未来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江明  周箴 《上海企业》2010,(12):65-66
重庆市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七省二市之一,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西南地区的航运中心,是中国西部唯一具有黄金水道的直辖市,也是长江上游黄金水道经济带的中心区域。随着重庆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不断加强,重庆段黄金水道的经济价值也逐步突显出来,其对金融支持,尤其是信贷支持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成都、重庆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两个城市,提出了在“十二五”规划中建造成渝经济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目标。对成渝经济区的地区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荐使用的相似系数和区位商分析了两地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和专业化,最后对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及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旻媛 《企业导报》2010,(7):162-162
成都、重庆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两个城市,提出了在"十二五"规划中建造成渝经济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目标。对成渝经济区的地区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荐使用的相似系数和区位商分析了两地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和专业化,最后对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及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四川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突出三个目标,一是加快西部发展高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向西开放;二是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三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拓展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开辟向西开放的经贸合作渠道;积极推进大交通网络建设;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的倾斜政策和优惠政策。在十二五时期,四川和重庆要紧密合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成渝经济区的建设上,使四川和重庆双双成为西部以至全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9.
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中心的建设,适应成渝经济区长远发展需要和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引领区域跨越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协同呼应,带动西部经济圈发展,本文就天府新区自主创新中心建设的独特范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建设西部多金融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西部,经济实力最强的重庆、成都、西安3个城市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推进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根据3个城市及其区域经济和金融业现状,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国西部地区可以形成重庆、成都、西安多金融中心的格局,三者之间可以根据各自优劣势的不同,合理竞争,优势互补;同时,国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以西部这一"金三角"为支撑点,撬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大发展,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对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带和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带的整合连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成为国家"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运输动脉。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西安随着高速铁路建设步伐,将发展成为全国六大铁路枢纽。除了建成的郑西客运专线,还正在建  相似文献   

12.
劳涛 《价值工程》2013,(14):308-309
重庆、四川、一脉相承,赋予了成渝地区先行先试的权力,国家的很多政策和地方资源、产业基础,不但为成渝间的区域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区域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共同为成渝直线经济带昭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政府引导,以及大力的政策扶持,将呈现出更多的投资机会;对普通市民而言,则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多的收入来源。作为西南地区经济腾飞的"双翼",重庆和四川经济抱团发展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成渝经济区扬帆远行,它被寄予厚望,将领航中国驶出区域经济建设的深水之区。  相似文献   

13.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具有良好的港口物流和产业优势,具备建设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条件和潜力。本文分析了宁波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的国内外环境、区域竞争态势以及基础条件和优势,论述了当前政府参与大宗商品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宁波市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在制定发展目标、拓展政策空间、推动市场整合、完善行业监管等方面作出努力,推动宁波大宗商品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处于国民经济最上游的大宗商品交易,其市场供需的变化趋势往往最能提前反映中下游产业的景气程度。伴随我国经济的趋缓,大宗商品的流通与交易目前也处于趋缓空间。为探寻当前大宗商品流通业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现状如何,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意义,以及未来将呈现何种发展态势等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区域发展中,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处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长江开发战略的交叉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发展潜力与障碍因素分析(一)成渝经济区发展潜力分析成渝经济区具有优越的土地资源条件。其总面积为20.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重庆市总面积的52.75%,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  相似文献   

16.
重庆物流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物流热”席卷全国。重庆于2002年5月成立以分管副市长领导的发展现代物流领导小组,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业内人士和新闻媒体在关注物流,议论物流。这里,笔者仅就重庆物流发展目标,资源整合、市场培育等″三热点″谈一些看法。1物流发展目标:长江上游物流配送中心中国西部地区主要依托于两条经济带,即:长江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经济带。重庆依托于长江经济带,水、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特别是拥有“黄金水道”长江,使重庆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商品集散地。2002年,重庆货运周转量增加到400.82亿t·km。另一方面,代理制、连锁经营、交易…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开展,西部各省市已纷纷加快了前进的步伐,记者日前从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一次“西部大开发宣传工作会议”上获悉,截止目前,西部10省市已全部确立了各自的“大开发总体思路及目标”。未来西部是啥样,西部人已为自己绘出了“蓝图”: 重庆 充分利用重庆西部工业重镇、三峡库区开发、承东启西重要联结点的三大优势,构筑长江经济带西部增长极、成渝经济基础新高地、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三大经济制高点,使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战略支撑、对外“窗口”和辐射带动三大功能。 四川 壮大电子信息、机械冶金、建筑建材、饮料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在广东、江浙等地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重庆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充分借鉴其他产业集群的成功模式,利用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对于重庆经济乃至西部经济的整体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5,(31):26-27
"一带一路"是新世纪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成都作为中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地处成渝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是国家确定的42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成都应着眼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和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打通物流关键节点,推动现代物流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构建以成都为中心,连接省内其他主要城市、服务西部、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物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它在推动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就业和促进城乡统筹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体验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成渝两地同属成渝经济示范区,是西部发展的引擎,但自然条件、人文风情各各不同么。比较研究其乡村旅游发展,对两地发展及西部地区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