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灵川县自2001年以来每年获得并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78.17万亩,每年向林农发放森林管护补助资金273.59万元,使全县8个乡镇1.1万多户农户受益。2002年以来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对退耕还林农户给予资金和粮食补助,灵川县退耕还林具体政策是1、粮食补助。退耕地还林1亩,国家补助原粮300市斤(稻谷)。补助年限标准按生态林补助8年,经济林补助5年执行。2、现金  相似文献   

2.
五年来,国家共下达我省退耕还林任务111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7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49万亩。截止去年12月底,各项任务均已全面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有林地面积增加,土壤年侵蚀量明显减少,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恢复迅速,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状况得到了缓解和局部遏制。五年来,工程涉及1143个乡镇,11273个村,124.6万退耕农户、556.2万人。按已投资34.975亿元计,退耕农户户均可从退耕还林补助中直接获得收入2806.9元,人均628.8元。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情况(一)昆明市东川区是云南省9个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之一,计划退耕还林面积20万亩。2000年退耕还林2万亩。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150公斤,其中:稻谷比例不得少于40%。每一次兑现粮食2.9万公斤,需要农发行贷款3.14万元。(二)粮源供应原则上以地方国有粮食部门的商品周转粮为主,必要时可申请动用省级专项储备粮或中央专项储备粮。粮食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严禁将陈化粮供应给退耕农户。  相似文献   

4.
今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启动我省除五华、盘龙两区外126个县的退耕还林工程,总任务为300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50万亩,荒山造林150万亩。  相似文献   

5.
《上海农村经济》2014,(5):46-47
截至2013年底,本市共批复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项目308个(调整取消15个项目),面积达16.78万亩,总投资达16.92亿元,其中市财政补贴资金8.57亿元,区县财政补贴资金1.92亿元,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6.29亿元。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5年底,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900万hm2,荒山荒地造林1400万hm2,中央财政已投入1030亿元。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国1870个县、3200万农户、1.23亿农民。调研表明,退耕还林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发挥工程已逐渐显现的生态功能,切实解决退耕农户生计,应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调整政策,区别对待,分别实行继续补助、延长年限、不再补助、产业扶持等政策,建立促进区域发展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经济》2009,(7):58-59
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实施范围涉及7个区县,除房山区为市级工程外,其余区县均为国家工程,总体核算户均面积为2.6亩。截至2009年5月底,全市共兑现补助原粮30626.6万公斤。其中:小麦1522.5万公斤、面粉17841.3万公斤、大米2236.9万公斤,有效保证了生态涵养区退耕农民的利益,为更好地落实中央批复的新规划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1989年长防林工程在东川,昭通,巧家,会泽4县,市启动,1990年14个长防一期工程重点县全面实施,至1999年逐步扩大到7个地州26个县,市, 17个县使用农发资金,9个县使用林业部基建资金,10年来,各级共投入长防林建设资金27189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0617万元,其中,农发资金5187万元,占国家投资的48.9%,林业部基本建设资金 2470.2万元,占国家投入的23.3%,财政部四大防护林补助660万元,占国家投入的6.2%,债券资金积累2300万元,占国家投资的21.6%,国家投入占规划投资额11645万元的91.1%,地方投入16572万元,占规划投资8541万元的194%,群众投工投劳9153万个,完成工程造林686.8万亩,封山育林548万亩,低产林改造19.2万亩,幼林抚育114.1万亩,分别占国家长防办下达计划580.2万亩,337.3万亩,23.5万亩,71万亩的118.4%,162.3%,81.7%,160.6%。  相似文献   

9.
2001年福建省被列为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11个试点省份之一。南平市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全市10个县(市、区)均列入生态效益试点补助区域。试点补助面积714.7万亩,其中:中央级补助面积331.9万亩、省级补助面积382.8万亩;2001年至2003年补助资金6150.94万元,其中:中央级4789.10万元、省级1361、84万元。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被国家列为 2000年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 县。 2000年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民,抓住春季、雨季和秋季植树造林的季节,经过上 下共同努力,完成了退耕 4万亩、还林 12万亩、还草 2万亩的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了自 治区林业厅的检查验收。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制定《方案》。   为了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供应工作,固阳县成立了退耕还林 (草 )领导小组 ,制定了《固阳县 2000年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工程粮款补助政策兑现方案》。规定粮 食供应标准、时间、品种、质量和比例。 (一 )粮食供应标准。经…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1)退耕还林还草收益情况…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林业项目注入巨大资金,仅湘西自治州退耕还林项目就达到388.7万亩,累计投入退耕还林建设资金达16.7亿元,其中,兑现粮食补贴13.5亿元,现金补助1.3亿元,种苗和造林补助1.9亿元.退耕还林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富民工程"已经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民也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 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情况 2001年福建省被列为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11个试点省份之一.南平市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全市10个县(市、区)均列入生态效益试点补助区域.试点补助面积714.7万亩,其中:中央级补助面积331.9万亩、省级补助面积382.8万亩;2001年至2003年补助资金6 150.94万元,其中:中央级4 789.10万元、省级1 361.84万元.  相似文献   

15.
政策信息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指出: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现金补助。粮食和现金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50公斤;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00公斤。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粮食和现金补助年限,还草补助按2年计算;还经济林补助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补助暂按8年计算。补助粮食(原粮)的价款按每公斤1.4元折价计算。补助粮食(原粮)的价款和现金由中央财政承担。在粮食和现金补助期间,退耕农户在完成现有耕地退耕还…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即将到期之际,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净效应并揭示其内在机制。研究方法:理论上阐述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作用机理,基于赣南、鄂北地区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无论是否包含退耕补贴,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收入有正向影响;(2)退耕林种对农户收入的作用机理不同:种植经济林的农户增加了林果业收入和非农经营收入,减少了工资性收入;种植生态林的农户通过提高工资性收入,进而提高总收入水平。研究结论:新一轮退耕还林加快了农户生计转型的进程。政策实施5年后,农户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且稳定的生产方式,为补偿政策的逐步退出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退耕还林农户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1998~2008年全国100个退耕还林县的1165户退耕农户监测数据为基础,反映了延长期退耕补助政策落实和金融危机对退耕农户外出务工等情况,深入分析了10年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的微观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产生深刻影响,陡坡耕种大幅度减少,退耕补助显著增加农户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加农户收入面临农业直补等新挑战,国家应明确退耕还林在国家生态战略中的定位,实现农户增收与生态保护的长期双赢。  相似文献   

18.
房县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县是长江和汉江支流上游“长江防护林工程”的重点地区,全县国土面积771.5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41万亩,占5.3%。该县自2001年被列为湖北省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试点县以来,迅速掀起了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的高潮。截至2001年底,该县共完成退耕面积2.4万亩,超计划完成20%。按计划房县需供应2001年度退耕还林补助粮食300万公斤,其中50%需要在2002年3月底兑现到户,但直到2002年6月底,这一计划才得以完成。粮食补助兑现到户工作的进度迟缓不仅挫伤了农民实施退耕还林工作的积极性,也…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指出,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退耕还林(含草,下同)对农户的直补政策深得人心,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农户生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易门县林业用地114018.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4.4%,森林覆盖率68.5%,全县活立木蓄积量203.929万立方米。一是退耕还林成效明显,2002年—2005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0.5万亩,退耕地还林3.3万亩,牵涉农户15092户。二是植树造林成果显著,公益林工程进展顺利。2004年,易门被中央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第一批重点公益林管护县,面积61.29万亩,落实管护人员257人。植树造林1610亩。三是森林执法力度加大,乱砍乱伐得到遏制;四是护林防火成效显著,森林火灾逐年减少;五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