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10)
我国经过20多年存款保险制度的探索,终于《存款保险条例》将在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正式拉开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序幕。本文通过对《存款保险条例》主要内容的介绍及意义分析,提出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2016,(1)
我国在2015年3月公布了《中国存款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确立,但首次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很多问题上都值得长却或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针对《存款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些现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存款保险条例中的承保机构、风险评估机制、缴费模式三个方面,指出当前存款保险制度在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且这些不足如何会加剧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引起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基于上述的讨论对我国存款保险条例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2015,(30)
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存款保险制度在经历了多年的研究之后,终于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付诸于实际。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日渐频繁,相互依赖程度增强,为了防止由于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扩大,从而牵连整个金融体系,存款保险制度应运而生。存款保险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存款保险的强制性,规定中指明所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应当投保存款保险。这项制度的实施不论是从宏观角度而言,还是从微观角度而言,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2015年5月1日我国《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由此实现了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全面展开。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保险方式,旨在投保的各商业银行机构在面临破产时,能够为存款人支付一定限额的存款,保障储户的合法权益。我国建立和实施《存款保险条例》,对于构建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2015,(13)
国务院令公布《存款保险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指出:对存款实施限额偿付保险,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银行经营保障即将显性化。正式条例与2014年11月30日央行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意味着距离利率完全市场化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维护存款人利益、保障金融秩序发展的稳定性作用。为完善银行制度体系,促进银行平稳运营,我国于2015年出台《存款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由隐性走向显性。然而,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存在双重影响。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出发,研究存款保险制度现阶段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建立和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双重影响,并通过CAP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商》2015,(36):211-212
存款保险作为三大金融安全之一,在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次建立以来,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从政府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变。存款保险的核心是存款保险定价,而合理的定价模型至关重要。本文从存款保险的理论定价模型和各国采用的定价模型入手,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分析提出适合我国未来存款保险定价模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在空白的基础上创设本国的制度,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尤其是美国和国际存款保险机构联合会的经验和成果。风险差别费率作为存款保险制度中最关键性制度之一,需要明确费率的设置、变动的频率等技术问题。同时还需要保证该制度设计合理,避免负面因素的影响。而我国在具体设计本国的风险差别费率制度时,需要解决存款保险机构的职权设置、机构差别费率的选择,以及强化存款保险机构的信息获取等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三大支柱之一,颇为重要。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发展过程艰难曲折。本文依照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和前人研究成果,概述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梳理其发展历程、现状等,探索其对商业银行的双重影响并提出对策,旨在通过总结前人成果,加深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解,并促进思考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该如何更好地转换利用,从而维护金融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14年底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开始从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转变。国外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相当成熟,并且各具特色,值得我国借鉴。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现存的存款保险制度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新实施的显性存款保险运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2015,(26)
本文立足我国最新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分析了该条例颁布的必然性和影响,比较了各种定价模型之间的优势和不足,在结合我国实际和制度特色的基础上,为构建完善和稳定的金融保障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据透露,存款保险条例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均已进入立法进程。这两个条例与新的企业破产法配套,将成为金融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国务院发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已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伴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诞生,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提速,市场竞争也会加大,银行业将逐步进入新常态。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为银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实力相对处在弱势的中小银行。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1.中小银行经营利润方面一直以来,我国的银行业业务同质化严重,利差收入在银行利润来源中占主导地位,行业的利润率相近,网点规模便成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0)
<正>一、引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1)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3)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进一步鼓励其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的作用。同时,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  相似文献   

16.
《商》2015,(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建设,银行业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许多地方性银行及外资银行相继出现在市场上,分割了整体市场的资本流动。但是银行整体资本在市场体系下具有风险性,同时政府对银行的管理也逐渐趋向去市场化竞争管理。即《存款保险条例》顺应出台。本文着重就《存款保险条例》存在的相关四个问题作简要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琳 《商业研究》2002,(12):85-86
银行处于整个金融的核心地位 ,一旦破产 ,社会影响极大 ,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存款保险制度是遏制这种风险的有力举措 ,许多西方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模式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袁征 《商业时代》2012,(32):78-79
本文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与资本市场货币供给面和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筹资成本耗费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货币供应的影响力度较为滞后、对民营和集体控股企业的筹资活动的负面影响大于国有控股企业,由此对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金融业发展日趋稳健。2015年前3个月,重大金融改革举措频频推出——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扩大到1.3倍,民营银行发展“不设限额”,全国首个民营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正式营业,《存款保险条例》公布并在5月1日起实施等,民营银行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大考验。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常态下民营银行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条例》,这一条例的颁布实现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一直由政府信用担保的隐性化,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显性化和制度化的成功转型。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经济中有三个主体维护着国家的金融稳定,第一个是存款保险制度,第二个是金融监管当局的宏观审慎,最后一个是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在稳定金融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存款保险制度自其产生就伴随着道德风险。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大前提下,道德风险是指投保银行选择错误性行动带来的问题。由于投保银行在得到来自第三方保障的条件下,投保银行作出的决策及行为即便引起损失,也不必完全承担责任,还有可能得到相应的损失赔偿,这样就激发了投保银行的趋利欲望,从而作出了风险较大的决策来实现更大的风险收益。本文基于该制度下对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及其防范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