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致富理论是当代中国的国富论.它正确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致富和怎样致富的问题.它同以往的各种致富理论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色.这个理论认为,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是财富的基本源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先富帮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是中国富强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广  任霞 《消费导刊》2009,(5):228-22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也是全体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共同富裕的实现要求有科学的路径,本文论述了先富共富理论这一科学致富路径在中国的艰难形成及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本质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实现先富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更好的发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一部分先富裕的人帮助没有富裕的人,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允许一部分,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这一论述告诫我们,让一部分、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必由之路。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内涵邓小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主张,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1、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前提条件是勤劳致富和合法致富。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与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2、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要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之所以能够先富起来,既有自己主观努力的因素,也有地域环...  相似文献   

4.
<正> 浙江省临安市岛石镇塘家村青年农民周日忠,近几年来经常莫明其妙地收到外地寄来的各种致富信息资料。这些致富信息有的介绍"新、奇、独"产品,有的介绍速富技术,有的推广优良品种……真是五花八门,吹得天花乱坠。一心一意想勤劳致富,并先富帮后富带动乡亲走共同富裕的周日忠。对这些致富信息视为珍宝,越读越激动,"心动不如行动",他多次向外地的信息服务单位汇款,购买"信息技术资料"、"新产品"、"速富技术"……近几年来,他已累计投入资金1万余元。周日忠买了那么多的"新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好梦怎样圆肖猛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处于一种缺乏激励机制的极度平均状态,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从此,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拉开。党的十五大...  相似文献   

6.
宋烨 《商业观察》2024,(12):41-44+48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理论分析“先富”带动“后富”的空间作用基础上,文章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以2000—202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以上行政区为样本,实证检验“先富”是否带动“后富”以及共同富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路径行之有效,但是“先富”的带动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差异性的形成与“后富”的经济驱动因素相关。因而,从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出发,广东省需加快构建多增长极的区域发展格局,扩大“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范围;转变协调发展思路,通过合理“分工”、整体发展探索具有广东特色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的致富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切合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客观状况。他的致富思想包括富民、富国两方面。但无论富民,还是富国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富裕观,具体内容包括:提倡诚实劳动,勤劳致富,在分配环节上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致富要有先后,分步骤,由沿海到内地,由少数到整体,先富帮后富;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依法致富,保护合法收入,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适时调节过高收入,避免两极分化,反对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和剥削制度。  相似文献   

8.
吴卫星 《财贸经济》2021,42(8):16-19
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共同富裕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追求,毛泽东同志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从建党起就开始追求"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些理念促进了我国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发展,经济整体实力和人均生活水平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同时,讲话着重提到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随着小康社会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也日益丰富,更加渴盼实现共同富裕,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孔庚 《现代商业》2013,(29):284-285
“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也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一贯政策,随着这一政策的深入进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出现了贫富差距现象,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也是邓小平晚年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深入阐述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理论的必要性,并试图分析,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我们仍然可以运用这一理论做指导,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宋淑敏 《市场研究》2003,(5):40-40,42
<正> 收入分配问题总体上来讲就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而收入分配的恶性发展必然导致改革的延缓以至夭折。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仅分析在现行收入分配原则及政策,即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基本国策之下,如何解决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正确认识共同富裕的内涵.同时,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先富带后富是一个捷径.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地域差异等条件,这一捷径必然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拉大.面对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性,我们应积极正确的对待,并采取适宜的措施来克服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2.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必须消灭贫穷,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要始终注意避免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思想。他以“消灭贫穷”为共同富裕的起点,以探索中国道路的方式为共同富裕提供了解决路径。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站在这样的理论高度,理解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的本质联系,将共同富裕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更好地以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把"国富"与"民富"对立和并提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国富"与"民富"之间并非完全互相排斥,而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就"国富"来说,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就是"国富"大大增强,但人均GDP不是很高,不能说国家已经很富;就"民富"来说,国民有富有穷,不能一概而论。我国从未明确宣布或实行过所谓"国富优先"的政策,倒是明确宣布并实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只是多年的实践证明,"让一部分人先富"的目标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迅速完成,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却迟迟没有自动实现。文章指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国富"与"民富"的矛盾,而是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与两极分化趋势日益明显的矛盾。克服和扭转贫富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的趋势,不是将"国富优先"转变为"民富优先",而是要明确宣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已经完成任务,将之转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完成"先富"向"共富"的过渡;要从所有制结构,从强化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着手加以解决,只要保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贫富差距就不会发展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从而最终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4.
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仍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符合。为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这个分配战略的选择,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只有一部分人先富,才能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由此也说明,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是统一的,并行不悖的。正由于坚持先让一部分人富并防止两极分化,改革十多年来在共同富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知识分子,沿海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边区、少数民族地区都在奔向小康生活迈出了可喜的步子。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9.79元,比1978年增长3.7倍;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140元,比1978年增长2.48倍。  相似文献   

15.
养鸡富了李大胆张士洲致富道路千万条。经商可以致富,办厂可以致富;到大城镇可以致富,在小小的农村也可以致富。不信,请看──李大胆真名叫李维和,是江苏省滨海县滨淮乡双河村的材民。办因他拿自家种责任田积攒的2000元血汗钱做盘缠。到江浙一带转了一圈,回来后...  相似文献   

16.
想甩“劫富济贫”的方法来改变贫富差距的想法,实际是对财富的一种不正常心态。贫和富之间,是否因为富人富,穷人就穷了呢?目前部分人的生活困难,并不是因为“富人”富,而是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发展到共同富裕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收官之年,我国将进入“后扶贫时代”,大力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后扶贫时代”,精准扶贫工作必须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从加强精神帮扶、实施文化驱动、健全相应机制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相对贫困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要把群众的急事和难事当作天大的事。"说这话的人是长春市宽城区欣园街道五星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杜一宝。杜一宝是一位带头致富的农民企业家,10年前经村民选举进入该村两委班子后,带领村民加快城中村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旅游共富是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浙江舟山虾峙岛为例,对旅游共富进行探讨。在共富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海岛居民、旅游者四个重要角色,并分析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和相互关系,最终构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模式,以期对海岛旅游共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些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但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任务背景下,农村发展仍存在结构性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农村居民尚未摆脱传统小农经济的思想束缚,不会致富或小富即安,缺少竞争意识,没有开阔的市场经济眼界。农民自身的素质亟待提升,当务之急应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对农民实施"再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学习,转变农民观念,以启发内因的办法使其自己想富、会富,引导其投身于市场竞争,为使自己富起来而千方百计寻找致富途径,掌握致富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