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促进资本流动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昌 《中国金融》2006,(16):15-15
金融资本在引导产业资本投向和投量、提供经济资源转移以及市场信息发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资本的逐利性使其在金融交易体系中通过不断地捕捉经济中可能的赢利机会来实现自身的流动与融合,由此可见,实体经济的差异性和投资回报的非均衡性是金融资本运动的内在要求。泛珠三角各省(区)在地理区位、资源或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一定范围内,差异性越大,互补性越强,因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世界经济从严格的国际壁垒和分隔走向全面的区域联合一体化,而资本率先实现了大范围的跨国界流动;本世纪,资本流动的全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目标。本文以详实的数据和资料,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特点和中国相应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闻婷 《新疆金融》2004,(3):18-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加深,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快速成长。同时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作为虚拟经济重要表现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也日益频繁,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全球实体经济的缓慢复苏和流动性的恢复与中国自身的情况结合,形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在总量和结构方面的特征,总量规模的缩小和结构的变化对中国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和经济的长期发展都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需要从资金流动管理、汇率形成机制、资金流动风险预警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当面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季成鹏 《中国外资》2013,(10):39-40,42
各国金融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了金融资本供求失衡,这种失衡驱动国际资本流动。本文试图从金融不同的发展阶段角度,为过去10多年的驱动国际资本流动因素寻找一个一般解释机制。研究发现,相比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种制度更加完善,金融市场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方式,产出将更高比例地转化为金融资产,可以更高比例提供金融资产。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资本净流出购买金融资产,满足平滑跨期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几个观点自18世纪下半期起,国际经济和贸易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国际资本流动开始渐渐摆脱国际贸易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现象。从亚当·斯密(AdamSmith)开始,不少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展开了解释,对于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原因众说纷纭,以下为几类主流观点:  相似文献   

7.
对国际资本流动实施有效控制,就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涉外经济活动的指导和协调,坚持资本账户的有序开放,建立资本流动监控的预警系统,并建立国际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对国际资本风险程度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代尔三角”分析框架清楚地显示,一国要想保持汇率的稳定,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向跨国私人资本让渡货币的主权,或必须以汇率的经常性动荡换取货币主权的独立。在经济垒球化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资本账户必然面临着由不开放、半开放到完垒开放的过程.资本的自由流动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基本的经济现象.我国加入WTO必将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怎样发展知识经济是我们必须及早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拟从金融的角度探讨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寻求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有机结合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在全球舞台上的活动日益活跃,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流动状况,明确其异常流动原因,对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促进金融体系完善有重要意义。本文搜集了金融危机前后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私人投资等数据,通过对其趋势、浮动范围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得到了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各形式在流量及流向方面均出现异常状况的结论,并结合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理论对异常流动的原因进行说明和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洪涛 《中国外资》2011,(4):19-20
本文讨论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一步步的演变是如何实现的,一国内部金融危机是如何扩散的,从而形成国际性金融危机。本文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建模,通过从资本流动影响经济增长率方面着手,将对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的模型进行拓展引入国际资本流入。本文将沿着这一思路对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锋 《济南金融》2007,(4):72-73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成为国际资本关注的焦点之一,跨境资本流动日趋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对此,监管部门在完善监控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监管和规范资本流动的政策。但是,从外汇管理角度看,仍然有一部分资金在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渠道进行着跨境流动,游离于资本监控之外,加剧了资本流动的脆弱性,给整个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3.
李琳 《上海金融》2000,(9):13-15
在21世纪,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怎样发展知识经济是必须及早研究的重大课题,而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归展知识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改变了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的既定状况。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信贷严重紧缩和美元的高调升值,形成了金融资本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国家的新现象。这一资本逆转的结果不仅可能加大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贬值压力,冲击和干扰其本已脆弱的金融体系,而且势必打击该区域实体产业和既有福利。国际社会应当从加强监管、密切金融合作和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尽可能阻止金融资本撤离新兴市场的进程和规模。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一步步的演变是如何实现的,一国内部金融危机是如何扩散的,从而形成国际性金融危机.本文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建模,通过从资本流动影响经济增长率方面着手,将对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的模型进行拓展引入国际资本流入.本文将沿着这一思路对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出现巨大变化,美国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实体经济减速趋势不断得到确认,欧洲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日本经济继续在衰退的深渊中挣扎.以上因素,导致国际资本流向出现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改变了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的既定状况。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信贷严重紧缩和美元的高调升值,形成了金融资本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国家的新现象。这一资本逆转的结果不仅可能加大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贬值压力,冲击和干扰其本已脆弱的金融体系,而且势必打击该区域实体产业和既有福利。国际社会应当从加强监管、密切金融合作和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尽可能阻止金融资本撤离新兴市场的进程和规模。  相似文献   

18.
有关国际资本流动和一国资本帐户开放的理论研究都表明,在理想的状况下容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将给所有的国家带来福利的增加,所以目前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都相信所有的国家最终都应当向资本流动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银行问题的银行危机又开始大量出现,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问题似乎更为严重。这就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是带着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来迎接资本自由流动这一挑战的,那么,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未能足够完善时就开放其资本帐户,任由国际资本(特别是流动性非常强的短期资本)自由流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膨胀,与此同时,由于国际资本大进大出,流向突然逆转引起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尤其是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别于以往通常由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引起的危机,甚至被人冠之以“资本帐户的危机”(Radelet and Sachs,1998)。危机的灾难性后果令国际社会以流动自由化进行反思,对资本跨境流动实行必要监管日益得到了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徐明祺,2001)。在传统金融理论中,资本项目监管往往属于国家监管的范畴。然而,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于涉及资金的跨境流动和境内外的交易主体,要对资本流动实施有效监管,显然离不开区域和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本文首先探讨对跨境资本流动监管进行区域和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其次,探讨目前协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沈敏  魏泉红 《中国金融》1997,(12):26-28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国际投机资本沈敏魏泉红两年前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余波未散,今年又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全球的关注。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过程及原因,并吸取教训,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借鉴意义。一、国际金融资本的投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东南亚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