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在泛长三角区域这样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一刀切"的产业政策难以准确解决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地区的发展问题。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区财政收入这对衡量"民富"和"国富"程度的指标作为经济发展等高线的"高程点",刻画出来的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等高线"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层次性与地区发展的空间粘性特征。以此为研究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状的基础性工具,通过进一步了解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布局等发展特征,泛长三角地区应进一步区别开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前者侧重于加快现代化进程;后者侧重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区域内的非均衡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2.
边境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关系到边疆的安全与稳定。文章基于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以及广西中小企业跨境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困境,对广西中小企业跨境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模式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表明,"市场细分模式"和"产业集群化模式"是最佳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从整个金武地区看,人均生产总值位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位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位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位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总体判断是位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基于对金武地区工业一体化发展的SWOT分析,根据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考虑到金武地区的发展实际,文章提出了金武工业一体化发展的六大战略:(1)"双新提升"战略;(2)"双集带动"战略;(3)"双品创优"战略;(4)"双轮驱动"战略;(5)"特色争先"战略;(6)"产业集约"战略。  相似文献   

4.
余澜 《大众商务》2010,(1):244-244
"农家乐"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家乐"更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农家乐"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经营方式、经营策略、经营理念和监督管理四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趋势。"红三角"地区的广东韶关、湖南郴州和江西赣州三市,山水相连,旅游资源丰富,且同为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具备区域合作的共同需求和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红三角"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但其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存在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开发资金紧张等障碍。应通过政府联合、资源整合、品牌塑造以及产业带动等措施来推动"红三角"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高等旅游教育既要立足本土化,也要走向国际化。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本土化是文化多元化和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旅游教育模式的"西为中用"、旅游实习过程的"漂洋过海"、人才培养方式的"中西合璧"构建国际化办学路径,通过专业建设"立足本土",教学内容"凸显本土",科学研究"服务本土"实现本土化人才培养。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发展是西部地区高等旅游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概述国内外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着重分析资源优势地区发展碳金融市场现有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利条件,建议深化银行"绿色信贷"对高耗能行业节能环保的融资支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碳金融发展的软硬环境;构建资源优势地区以"绿色信贷"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碳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8.
贡嘎山地区是川西中部的一个落后贫困山区。该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迟缓,但自然生态资源却非常丰富,如何根据山地自身的特点,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旅游,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从贡嘎山地区山地资源的特殊性着手,阐述该区发展旅游的紧迫性,最后提出"平面分区、垂直分带与时间延续方向可持续发展"的"时空三维立体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性。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特性出发,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则走的是渐进之路。两地改革的有效推进,将在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以点带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2000年起,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渐规模化,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产业转移不仅使东部地区实现了"腾龙换鸟",而且也促进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亦可把承接产业视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条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山西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山西资源优势及"十二五"发展目标,对如何做好产业承接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80—2007年的数据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差异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内部的差异在缩小;但与此同时,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间的绝对差距却是在不断扩大,物流业发展呈现"俱乐部趋同"现象。对物流业发展的β收敛性检验表明,物流业发展整体差异和三大地区之间物流发展差异在1996年以前呈现发散态势,而1996年以后呈现收敛状态;三大地区内部物流业发展差异呈现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发展力是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创新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以旅游发展潜力为基础,以旅游发展创新力为引领,通过构建区域旅游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区旅游业发展力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东部省区具有较强的旅游发展力,一部分省区虽然旅游发展潜力不足,但旅游发展创新力较强,属于"创新力拉动型",另一部分省区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创新力叠加共振所形成的"双力拉动型";中部地区旅游发展力相对较弱,旅游发展多数属于"潜力拉动型",旅游发展创新力不足;西部地区部分省区旅游发展力较强,旅游发展属于"潜力拉动型",但大部分省区旅游发展力较弱,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创新力的"弱同步区"。  相似文献   

13.
开放型经济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西安"十五"、"十一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西安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把西安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使西安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目前西安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扬长避短,找准定位,制定西安发展开放型经济战略,使西安走出一条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实施"皖江示范区"发展战略已有时日。如何在税收政策上更好地促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快缩小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税收理论与实务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皖江示范区所处的地理区位、开发时期上的相对滞后、人才的大量流失等方面考虑,在"皖江"实施国家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5.
走特色之路,发展特色农业,创出品牌,成了许多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地方"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宝塔村便是根据"优化一产"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以"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创立了"春潮牌"湖蒿,并建立了种植基地,致富了一方百姓,改变了村容村貌,带动了周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分析宝塔村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性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发展的策略,引领特色农业更好的发展,及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16.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降低能耗和减排温室气体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明智选择。尤其是经济转型中的不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其赶超发达地区的契机。本文以永州市为例,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为切入点,分析永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因,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四川省在"7+3"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重点发展汽车产业。我省汽车产业比其他地区发展较晚,探索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文章阐述了四川省汽车产业的现状,并对四川省汽车产业进行SWOT分析,认为四川省汽车产业可以从"整合、招引、集聚、创新、配套"这五个方面发展完善,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措施,以期对四川省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内源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是由内部产生的发展,是着眼于为人类服务的发展,它与内生增长理论不谋而合,相互印证.从我国的现实基础出发,可考虑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强化科技研究开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分工水平、鼓励劳动创新等方面来激活后地区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9.
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锁定"三农"问题,中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年年提年年议却仍未见破题之解。本文从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融资租赁业务在农村地区体现出的服务领域宽广、业务产品设计灵活、能与农业供应链有效对接的独特优势,指出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拓展融资租赁业务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拓展融资租赁业务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三年,本文基于灾后重建的成果总结及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从实践层面梳理了乡村绿道生态建设和文化职业教育培训之间的紧密联系,总结出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统一加强调研规划和多元培植乡村旅游风貌,依托实施项目和教育培训,促进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