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社会严峻、迫切的现实问题.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就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模式的转变,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就业内涵,促使就业结构的改变,构建新的就业模式--创业型就业模式.本文就这一问题的相关方面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前,发展社区服务业,实现社区就业已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目前社区就业发展的状况看,社区就业的从业范围包括家政护理服务、社区文化保健、物品快递配送等十五大类,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服务所拓展的服务领域和开发的岗位数量将进一步扩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个城市的1600个居民家庭进行的社区服务需求调查显示,对社区清洁、家电维修等19项服务有需求的家庭数量占到40%,以此推算四个城市约有  相似文献   

3.
服务业取代农业和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源于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对安徽省来说,安徽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大力发展服务业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服务业对于城市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调整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但是浙江服务业的发展在总体发展水平、内部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杭州服务业促进就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吸纳就业的重要因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运用区位商、就业弹性系数、空间基尼系数等指标探究超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规律,有以下几点:第一,超大城市服务业产值及比重逐年上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第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各超大城市专业化优势显著;第三,北京市和深圳市各区县的服务业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上呈现出由核心向边缘扩散的特点。而针对我国超大型城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合理的规划政策;扩大城市开放度,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社区服务业已经成为就业新的增长点。社区服务业是集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业、社区福利业、职工社会保险为一体,具有就业容量大、领域宽、项目多、方式灵活等优势的新兴产业。据国家统计局对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的调查,需要家电维修、上门送报、家政服务、商业饮食等17项服务的家庭数量占到70%,有707万个以上的家庭可以为  相似文献   

7.
《企业研究报告》2004,(162):32-34
在城市中心土地日益短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城市产业主导的宏观大背景下,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楼宇经济对盘活闲置楼宇资源、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了城区发展空间、开发就业岗位、扩大税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战略高度重视楼宇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结构老龄化、工作节奏紧张化,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越来越讲究,而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为促进就业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将成为就业岗位的重要增长点。因此,从战略高度重视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既是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又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契机。一、社区服务就业岗位潜力巨大目前,国有企业扭亏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减员"带"增效",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减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各项就业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已被纳入与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并重的三类重点就业群体之中,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就业.无需赘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经济生活,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就业服务管理部门而言,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鉴于此,笔者拟从其就业问题成因分析人手,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一直面临着就业压力。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我国政府不断在寻找和发展经济增长点。家庭服务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是解决就业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家庭服务业只有健康发展,才能发挥其对就业的巨大吸纳能力。因此,探寻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小微企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扶持各类中小微企业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为此,江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设计了三大板块以保证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区建设是一个新兴工作领域。在解决就业方面,社区可以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就业情况,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如管理、家政、保安、保洁、绿化等服务性质的社区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下面,结合汕头实际,就发展社区服务,开拓社区就业谈几点看法。一、发展社区服务业对于解决当前结构性失业问  相似文献   

13.
许建 《活力》2011,(11):158-158
黑龙江省鹤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搭建5年来.已成为我市政府运用市场手段增加城市建设投资的重要渠道.是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解决地方财力有限问题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孵化重大项目、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解社会民生瓶颈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尽快建立城乡劳动力统一市场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少阶  蔡玲 《经济界》2003,(3):31-32
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但是,最近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包括民营经济发达地区颁布的就业政策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地方保护主义解决下岗工再就业问题。农民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渠道,必须协调好下岗工与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尽快建立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劳动力统一市场。  相似文献   

15.
李红武 《河北企业》2007,(12):43-44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集体企业向民营、股份制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转变的节奏在不断地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的人员和相当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技校职高毕业生及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中的主体。如何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问题,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初步的探讨、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建设学习型社会氛围的形成使人的全面发展备受注目,终身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体制的完善日益迫切。总之,改革开放20多年,我们正进入一个后经济体制改革时代,社会体制改革正上升为首要的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种种迹象表明,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成为政府执政为民的重中之重。围绕流动人口问题的社会就业与保障,公共安全与服务等已成为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服务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整体的快件业务量已稳居世界第二。物流快递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形式和新型的服务业态,广泛和深入的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在增强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关联行业发展,带动创新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该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已凸显许多问题,本文旨在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快递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服务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整体的快件业务量已稳居世界第二。物流快递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形式和新型的服务业态,广泛和深入的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在增强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关联行业发展,带动创新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该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已凸显许多问题,本文旨在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快递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营 《上海房地》2012,(11):24-26
商业地产的崛起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增长的工业和服务业带来了城市人口聚集效应和消费要求,因此带来了商业地产的发展。商业地产的繁荣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居民的消费能力,它不仅创造税收、解决就业、促进资本流通和消费结构升级.更成为一种社会平台,为企业成长、商品流通、居民消费休闲提供场所。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上海向全球城市转型提供了机遇。全球城市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去工业化和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两个阶段。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占全市总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工业行业,意味着迈出了向全球城市转型的第一步,但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却停滞不前,迟迟未能迈出转型的第二步。究其原因,上海常住人口(特别是外省市来沪人口)较低水平的教育结构是制约上海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和发展的主要阻力,低教育程度的人口资源不仅无法为上海经济的去工业化及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还使得低效率的传统制造业迟迟不能转型。对此的解决思路是:借助政府有形之手,运用外在的力量推动上海产业结构演进;提升外来人口的教育结构,为生产者服务业在上海的集聚以及上海向全球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