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公众参与式耕地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严重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保障和生态安全。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对传统的耕地保护模式进行变革,探索新的更有效的耕地保护模式,公众参与式耕地保护模式应运而生。文章从公众参与概念的提出和特点、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原因、公众参与耕地保护原则和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运行机制分析方面对公众参与式耕地保护进行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2.
《江苏科技信息》2020,(3):70-74
耕地决定着粮食生产,耕地质量保护关系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文章基于异质性农户视角下经营规模与耕地质量保护意愿,构建了一个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分析框架,着重讨论规模农户与非规模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差异以及不同规模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的选择方式,并分析了江苏省盐城市626户农户调查数据。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耕地质量保护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求最大程度地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耕地作为土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然而,以往人们常常只注意到了耕地的生产和使用价值,却忽视了耕地生态价值的存在。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耕地在环境改善方面对人类所具有的价值。并重点分析我国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结构和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规范耕地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过程来达到保护耕地及其生态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亨明  尹小贝  傅之琦 《改革》2023,(12):128-137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提升粮食产能以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我国耕地保护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针对耕地供求矛盾突出、耕地质量下降、耕地生态保护任务艰巨、耕地“非粮化”现象普遍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树立新型耕地保护观、强化耕地科技支撑、提升耕地抗灾能力、提高耕地种粮效益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增强耕地生产能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相比其他类型的农村,山区农村发展经济会面临更多的困难.浙江淳安县下姜村曾是典型山区贫困村,经过十五年的转型发展,成为生态优美、村民富裕的美丽农村.下姜村保护生态整治环境、加快耕地流转、农旅融合发展特色农业等经验,对于大量山区农村发展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目前耕地资源日趋紧张、人均土地日趋减少的情况,文章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人口基数大和增长因素外,还有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因而耕地保护必须统筹好与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耕地保护如何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城市占用,城市化与耕地保护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和我国耕地保护实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探讨了我国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和突出矛盾,并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启动的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作为一项符合统筹城乡过程中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权益的要求的制度性安排,是从底层通过法律化表达的形式将农民权益固化,并与耕地保护责任相结合的一种做法。文章认为,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实施以来,在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在对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实施以来的做法与成效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农民利益、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完善耕保基金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该项制度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分析了耕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办法,提出了耕地保护对策.要加强耕地利用规划管理;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技术;增强耕地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振华 《北方经济》2007,(24):11-12
本文着重分析了乌海市土地资源赋存情况及耕地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而提出了处理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相关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格杨 《改革与战略》2010,26(6):214-216
耕地易地代保是对现行耕地保护制度难以适应保护耕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资源大量需求的双重要求的合理选择。文章在对耕地易地代保政策的缘起、局部实践及其效果评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健 《乡镇经济》2007,(6):54-57
研究目的:在阐述我国耕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和耕地保护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对策.研究方法:调研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是辨证的关系,城市化必然会占用耕地,土地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正确处理和协调两者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保护耕地、耕地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核算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珠江—西江经济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地理单元,文章基于县域尺度,利用价值当量修正法对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耕地资源进行生态价值核算,采用ArcGIS对核算结果进行分区和空间输出,并对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总体呈西高东低,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两大因素的影响。因此,生态价值高值区应进一步强化其生态底色,防止生态价值受损;生态价值低值区应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升其生态价值;生态价值中值区、中低值区、中高值区则应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大力发展新型生态产业,制定相关的企业环保建设标准,尤其是要根据水资源开发的现实需要,结合产业特色,积极保护水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改进和创新工作模式,平衡水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的矛盾。本文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经济长期发展主题,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状况,提出了科学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可行性建议,旨在给新时期的产业转型及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耕地保有量对于一个地区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根据耕地、人口、粮食等指标的统计数据,采用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法和指数平滑模型两种方法对2010至2015年的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并进行综合预测分析,结果分别为139 727hm2、136 037hm2、137 907hm2、134 962hm2、134962hm2、134 122hm2、155 496hm2。而后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要求,分析了长丰县在实施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基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的长丰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新一轮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耕地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过程中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针对当前农村耕地保护的政策现状,在坚持既有耕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差异大等基本国情,并以实例分析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此提出改善措施。力求创新耕地保护的方法与手段,从而提高耕地质量与产出潜力、提高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耕地不仅影响区域粮食安全,还作为一种特殊的绿地资源,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文章分析预测了珠江三角洲2008~2020年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建设占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需求量及其补充耕地能力,得出:到2020年,珠三角可以实现耕地数量上的占补平衡,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耕地需求量偏大,耕地总量仍会持续减少,粮食自给率仍会降低,2020年末耕地保有量难以满足30%的粮食自给率需求,也低于区域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所需的耕地规模,珠三角不仅"吃饭与建设"争地的矛盾十分尖锐,"生态与建设"争地的矛盾也不小,为此,珠三角应控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模,严格保护耕地及农地,加大农业投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以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新时期耕地保护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宁波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要坚决打好"组合拳",守好"生命线"、留住"祖宗田",全力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体系,着力打造耕地保护的"宁波样本"。  相似文献   

20.
试论城市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必然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本文分析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耕地资源总量的变化趋势,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保护耕地资源前提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