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进入90年代,国家把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转向了金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与此同时,商品市场也发生了新变化。在高利益回报的驱动下,城市大型零售企业出现了各种所有制、各部门多元投资的局面。各大中城市的大型零售商店急速发展起来,特别是近一二年,发展势头尤为迅猛。一方面方便了居民生活,对繁荣和稳定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过速发展、盲目建设、重复布点等原因,经营出现了效益滑坡、亏损面扩大等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经营现状令人堪忧1、大型零售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滑坡去年以来,一些城市的大型市场在经过前些年销售大增长、效益大提高后,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销售额微增甚至下滑,效益更是难以与往日同语。  相似文献   

2.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零售商业对外开放的试点和赋予部分零售商业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试点,大大地增添了试点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的活力和实力,对推动整个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探索出一条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接轨的内外贸相结合的商品流通体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中外合资合作商业零售企业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3.
舒湘莹 《江苏商论》1998,(12):10-12
<正>随着国门的进一步打开,外商进入我国零售领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近6年来,中外合资合作零售企业迅猛发展,给我国商业流通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波,对大中型零售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并制定出有利于增强国有大中型零售企业竞争能力的措施,确保我国的流通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将逐步扩大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2004年12月11日前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作为传统零售业态典型代表的百货商店如何面对全面开放后的竞争态势成为困扰众多百货商店的热点难题。 现状 目前我国流通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零售企业的加快进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家乐福、沃尔玛、好又多、麦德龙等大型卖场不断扩张,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这些外资商业零售企业的规模已经占据国内零售商业零售企业的前列,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中,外资控制的份额更高达80%.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对开放外资零售商业零售企业投资期限的承诺,国外商业连锁商业零售企业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进入我国二级和三级市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就必须要从注重生产管理转向注重财务管理,并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商业零售企业财务管理上也必须深入改革并不断与世界接轨.按现有形势发展,在商业零售行业,将很有可能在某一地区或某一领域出现相对垄断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如果国内商业零售企业在近几年不加快发展并提高管理水平,则会面临很大的威胁.本文就商业集团公司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做好财务管理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易阳方 《商业研究》1996,(10):33-35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企业成了市场的经济主体.一批商业企业经过重组、投资、控股等方式成立了企业集团.商业集团的出现,给我国现行商业财会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现行商业财会制度是建立在商业企业经营行为单一的旧经济模式下的.商业集团往往跨行业、跨区多元化经营,商业财会制度已不能适应其财会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探索.  相似文献   

7.
李金彪 《商业研究》2000,(7):116-117
按语:当前,由于买方市场、商业微利时代、购买力分流、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影响,国有大中型商场普遍出现了销售下降,利润滑坡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国营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实行个体户租赁柜台,截止1988年11月底,共有40家左右,约占全省国营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的10%左右。在国营商业零售企业实行柜台租赁,最初的想法是顺应深化企业改革的潮流,试行“一店两制”,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营商业零售企业内部经营体制的多样化,目的是增加企业效益,在企业内部引人竞争机制,解  相似文献   

9.
零售商业是整个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看,零售企业的改革活跃了市场,但由于各种经济成份的零售商业起步不同,再加上地方上诸如税收、贷款等一些规定,不利于国营零售企业,挫伤了国营零售商业职工的积极性,以致国营商业的销售额占有市场的份额在下降。这是值得我们从战略上研究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郑光财 《商业研究》1997,(10):30-31
城市零售商业发展的误区之一:不顾市场容量盲目发展大中型商场;误区之二:不顾城市的性质、规划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盲目发展城市零售商业网点;误区之三:不顾交通运输条件,盲目撒点布网;误区之四:不顾部门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发展城市零售商业。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商品在整个流通领域中运行的最后环节——商业零售经营活动,由于商业购销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使其自身的运行,正在逐步适应市场环境的要求,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流通形式、多样化流通渠道的新型流通格局,应当说,这是一种趋向合理的变化,是一种有益于市场发育的变化.但这一格局的形成,使多年来以老大自居的大型零售商场的市场经营活动受到强烈冲击,出现了由最初的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市场份额等主要指标有所下降,直至演变为沿海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大型零售商场开始倒闭的下行运动态势.其实,在经过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的大型零售商场的大发展、大辉煌之后,对最初表现出的大型零售商场经营效益下滑的状态,就应当引起业内人士的警觉,大型零售商店的发展就应当受到经济发展空间的自然约束.但是,作为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许多中国企业,趋利性带来的诱惑往往大于对市场的审慎分析.那么,应当如何用经济学中零售的一般原理来分析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2.
大型连锁超市是我国当前商业零售企业一种常见的经营方式,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发展迅速,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如何保证在商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以包头市场为例,主要从超市总体消费状况、消费偏好,商品种类以及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对超市的经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张英  任婧 《市场周刊》2008,(8):38-41
江苏商品零售业发展概况 改革的初期,城市商业仍以政府投资的困营大中型商场、各级供销合作社、物资供应机构为主。如南京市的南京中央商场、南京新百、华联商厦等大型百货商店。各地方城市零售商业一般都由少数地方国营中小型百货店垄断经营。如无锡第一日货商店,徐州百货大楼、常州百货大楼等。  相似文献   

14.
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全国国有大中型零售企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何济海一、“八五”期间我国国有零售商业发展的成就1.零售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档次提高。一方面,老的零售企业纷纷投资扩建改造,扩大营业面积,壮大企业实力;另一方面,社会各部门...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由于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不稳定因素增大,改革不完善,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近期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困难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后劲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若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摆脱面临的困境,除了进一步完善外部大环境外,当前就企业内部来说,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登上国际市场的舞台,而部分外资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从而给企业之间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进入到我国的市场中来,其所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而且还具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企业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得以有效的渗透,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快速发展。这是我国商业零售企业需要充分借鉴的地方。文中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对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目前国内商业零售市场全面开放后的竞争态势为背景,探讨国内商业零售企业在后WTO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国内零售企业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营大中型批发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商业的重要阵地,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物质技术条件,是国内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枢纽。担负着繁荣经济,稳定市场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流通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家竞争的新格局。而国营大中型批发企业却没有摆脱传统经营体制的束缚,出现了地位削弱、功能萎缩、实力下降、效益滑坡、发展后劲不足等严重困难局面。因此,研究国营大中型批发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商业阵地,增强企业活力,振兴同营大中型批发企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2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满二十年,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发展过程,并出现了退出市场的现象。文章以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为指导,分阶段对影响外资商业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庞大的潜在市场始终是影响外资商业进入的主要因素;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且区域间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同;电子商务等零售业创新发展方式的普及对外资商业在中国零售市场上的经营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外资零售巨头在此轮产业调整中受到了冲击,并开始了经营方式的调整与店面的收缩。  相似文献   

20.
试论百货商店的经营策略许跃辉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八五”期间,我国零售商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零售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百货商店,由于盲目兴建和定位趋同化,以及面临新颖业态的竞争压力,经营艰难,效益滑坡、市场占有率下降。但是,笔者以为,百货商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