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行云南分行践行"先行先试"政策,积极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日前,该行充分发挥境内外机构联动优势,通过与农行新加坡分行合作,推出"开立涉外融资性保函+跨境人民币贷款"产品,为云南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办理了2亿元跨境人民币贷款,这是该行办理的首笔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跨境人民币贷款。目前,该行还与  相似文献   

2.
机构动态     
《大众理财顾问》2014,(7):14-14
正星展银行开启苏州工业园区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6月20日,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下,协助区内一家源于东南亚的企业从星展银行新加坡总部借入人民币贷款。星展银行是在该试点下开展业务的首批银行之一,并且是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银行机构。星展中国首席执行官葛甘牛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参与这项业务创新,为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内的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深化中新两国的友好合作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2014年6月18日,跨境人民币业务在苏州工业园区有了新突破:针对园区企业的跨境人民币贷款、股权投资基金人民币对外投资、企业到新加坡发行人民币债券、个人经常项下及对外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正式启动。“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开展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将深化中新双边合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拓宽区域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配套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跨境办曹清副处长介绍说。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资》2009,(6S):88-88
<正>6月3日,中新(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生态产业园奠基仪式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象征着这个生态产业园进入实质性的发展建设阶段。天津生态城所在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中国沿海三大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肩负着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薛波 《金融与市场》2006,(Z1):47-49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积极致力于创新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创新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对天津滨海新区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提出建议,并简要介绍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在支持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和创新方面准备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19日,天津正式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下简称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对外贸易的重要区域,将承担起在天津市推广人民币结算的重要责任。为进一步预测人民币结算在滨海新区对外贸易以及外汇收付中的  相似文献   

7.
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半的建设,沿边9州市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并在全国或全省首创独具云南特色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跨境金融支付服务业务创新、货币兑换业务创新、"三农"金融改革和金融产品创新、跨境保险创新等金融创新。通过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研究,对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推动云南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俄两国作为世界公认的"成长最快两大经济体",在俄罗斯入世背景下,我国政府、金融及相关部门应着力"摸"清俄罗斯国情、政情、社情、民情、商情,明确对俄经贸发展方向,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深化两国优势领域合作,拓展对俄投资领域,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境内外园区建设,扩大人民币结算领域和规模,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把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1月,国务院批准出台《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云南省、广西自治区的沿边15个州市实施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两年来,作为国家级试验区的瑞丽市依托区位优势,以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为主线,在推动中缅跨境金融合作、探索人民币"走出去"路径、开启双边银行会晤机制等方面大胆先行先试,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和成效。本文通过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4,(31):18-19
<正>在挂牌一年后的今天,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在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五大领域的有序推进与试点,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其中尤以跨境人民币使用相关细则最为完善和成熟,相关业务增长最为显著,政策成效最为突出。作为改革领跑者、开放新标杆,上海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投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了自贸区的5个主要任务和措施,其中获得关注度最高的是第四条,“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角贸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而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总体上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跨境使用,以及与前两者息息相关的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是自贸区金融改革中较为关键的领域,也体现了我国未来金融改革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2.
1."理论探讨"栏目: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关系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国际金融监管前沿问题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2."聚焦滨海"栏目:滨海新区及天津市金融改革创新问题研究。3."改革探索"栏目: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储蓄率变化对经济影响研究;消费金融问题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问题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地方  相似文献   

13.
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共同开发的标志性项目,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距离天津市中心40公里处),占地30平方公里,可供350000居民生活、工作和休闲。为满足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天津生态城将被建设成为一座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4.
跨境人民币业务自2009年7月正式开展以来,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目前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随着相关业务领域的开放和配套政策的出台,一系列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涌现市场,但多数创新业务的背后存在着套利交易的驱动。本文对当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现状和套利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应从加快金融改革、改进监管模式和转变创新方向三个方面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5.
大陆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加速,改革开放稳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在金融领域的措施对于两岸金融业合作有深远的意义。两岸金融业应该以此为契机,在自贸区内加强人民币业务创新、跨境金融服务、金融监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多方面交流合作,共同克服困难,更好促进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两岸在21世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6.
大陆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加速,改革开放稳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在金融领域的措施对于两岸金融业合作有深远的意义.两岸金融业应该以此为契机,在自贸区内加强人民币业务创新、跨境金融服务、金融监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多方面交流合作,共同克服困难,更好促进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两岸在21世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1月,国务院批准出台《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云南省、广西自治区的沿边15个州市实施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两年来,作为国家级试验区的瑞丽市依托区位优势,以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为主线,在推动中缅跨境金融合作、探索人民币“走出去”路径、开启双边银行会晤机制等方面大胆先行先试,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和成效。本文通过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政策     
<正>新加坡RQFII额度扩大至1000亿元人民币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加坡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扩大至1000亿元人民币。央行解释称,扩大新加坡RQFII额度,是两国在金融领域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加新加坡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扩大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2022年以来,云南省金融机构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举措扩大涉外金融规模和提高交易效率。在云南省金融系统的不懈努力下,跨境金融服务工作持续优化,人民币在东盟和南亚国家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逐步增强。截至2022年末,人民币在云南省本外币跨境收支中的占比为30.16%,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分别为360.58亿元、365.19亿元、371.77亿元,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助力云南外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张瑞莲日前在新加坡共同签署了《危机管理合作补充协议》.《协议》的签署有助于双方在跨境危机管理等方面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对维护市场信心和中新银行体系的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