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门超  李奕 《商场现代化》2010,(21):169-169
建立在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基础之上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许多重要的金融理论都以此假说为前提。但现实市场上存在的种种异象却不能为有效市场假说所解释。新兴的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和认知偏差的角度对投资者完全理性的提出了质疑。锚定效应就是行为金融学提出的影响市场有效性的心理效应之一。本文建立了具有锚定效应的投资者"反应延迟"模型,以此分析这种心理效应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居民非理性决策假设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房价泡沫进行实证分析,从居民的有限关注与认知偏差角度解释房价加速上涨的原因。研究发现,短期内居民认知偏差对房价波动影响不大,而长期内居民认知偏差对房地产泡沫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短期内房价的推动力主要是投机资本,长期内则是在信息误导下的居民认知偏差导致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研究投资行为主要是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过程,投资者在之前的研究中认为是理性的,才开始的研究,因此结论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经研究,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不全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很多的认知误差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不免要受到影响。行为金融学分支于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投资者决策过程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认知、情绪、态度,以及这些作用于市场的效应。中国的证券市场比较独特,而且还处在初级阶段,行为因素和非理性的心理必将广泛影响这样的一个市场。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以证券投资行为理性程度有限,投资者存在许多认知偏差为基础。本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是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展开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行为金融是金融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结合,个体投资决策行为研究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基础.本文通过认知心理学关于人类认知--行为过程的分析认为,投资行为偏差及行为模式是产生非理性个体投资决策行为的根源,而投资行为偏差及非理性的行为模式也是形成证券市场异象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非理性个体投资决策行为可以为中小投资者科学投资提供指导,并为规范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胡国柳  刘向强 《财贸研究》2011,22(5):126-130
行为金融学在放宽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分别从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视角研究金融投资和企业决策。基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从企业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以及股利分配决策等方面总结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公司金融行为的研究成果,并就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资本结构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行为金融学理论对传统公司金融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本文从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两个行为金融的研究视角,在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决策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行为金融相关理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极易受到其心理和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行为金融视角出发,首先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进行了分析;其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证券投资行为的有效策略,以希望为投资者作出决策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决策偏差与相对理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雪军  蔡健琦 《商业研究》2003,(14):107-110
行为金融 (behavioralfinance)结合了心理学与金融学的研究 ,认为人具有启发式 (heuristic)和框架依赖(frame -dependence)两大类心理决策偏差 ,从而在金融市场上造成了用标准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异常(anomalies)现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决策偏差 ,并结合经济学理性假设中的理性行为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 ,提出相对理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也逐步趋向成熟,证券市场因其能够对市场起到定价作用,从而合理高效地实现对资源的分配,进一步促成经济活动的优化。证券市场中的重要角色便是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可极大程度地影响到证券市场的效能。长期以来,有效市场等假设前提条件都是金融学界开展研究的根基,其常用MPT等主流方法对投资者的活动开展研究。但是这种经典的方法却无法在实际运作中解释市场中存在的许多非正常情况。最近开始流行的行为经济学打破了传统经典理论的观念,其没有遵循完全理性人、效用最大化等假说,而是把其他社科的理论如心理学、人类学等运用到了对投资者的行为分析里,通过这些社科理论来分析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活动时的相关特征。分析表明,非理性行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投资者作为人,其天生的心理与知识特征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行为经济学的出现更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对金融活动中人的非理性行为进行解释,能以更加新颖的角度来分析证券市场中投资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0.
黄攀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53-154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注重研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异象,并从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偏差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郭妍  张立光 《财贸经济》2015,(12):49-60
银行小微贷款决策属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不确定型决策,现代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往往由于认知偏差导致决策偏差,出现系统性的非理性行为.本文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我国银行小微贷款决策者的三种非理性行为(损失厌恶、框架效应、心理账户)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研究了性别、年龄、认知需求、决策方式等要素对非理性行为出现概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损失厌恶、框架效应在我国银行小微贷款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中存在,但心理账户效应不显著;(2)就“损失厌恶”效应而言,男性、年轻人更易出现面对损失时的风险寻求,先个体后集体的决策方式能较好地避免这一现象;(3)就“框架效应”而言,女性和认知需求低的人显示框架效应的概率更高,而年龄对框架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票市场主要以"散户"为主,然而这些个人投资者由于专业知识、股票操作技术等能力的欠缺,普遍存在非理性投资行为。这使得传统投资者的理性框架理论难以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火爆的"高送转"行情。本文通过行为金融的理论框架,分析"高送转"概念下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该题材迎合投资者的内在动因,系统性地阐述中国股票市场"高送转"现象的前因、后果及相关利益链条,在揭示这一投资者非理性现象的同时,阐明管理者对于这一非理性行为的迎合和利用。并对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提出了建议,也为监管者加强市场监管、改进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对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的质疑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行为财务理论以有限理性为假设基础,对影响公司资本配置的经理人和投资者两大行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分析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公司资本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行为金融视角解释了投资者行为对企业并购的股价效应的影响机理。投资者由于认知偏差会在面对目标公司被并购的"利好"消息时会发生不理性行为,具体表现为锚定效应、投机与噪声交易、羊群效应等。这些行为是企业并购的股价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行为公司金融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公司金融的研究,以行为人非理性或非完全理性为假设,拓展了公司金融的研究视角,解释了很多传统公司金融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并购行为以及盈余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地为改善企业金融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荧 《现代商业》2013,(15):32-33
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颇为迅速,作为机构投资者,其在证券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市场中,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着超乎传统金融理论所能解释的"非理性行为"。本文将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中的"羊群行为",对投资基金非理性性进行解释和分析,包括其具体表现、机理过程、产生的动因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试图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中国基金业及股市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效市场假设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但是在金融市场中出现了很多其难以解释的金融"异象"。在对有效市场假设的挑战中,逐渐形成了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在几十年间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期望理论、组合理论、BAPM模型、BSV模型、DHS模型、统一理论模型等,然而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却面临着"破"而未"立"的尴尬。因此,需要创新出新的基于其核心理论的研究方法,以适应新的分析模式的需要,指导改变行为目前实证多、核心理论模型少;定性多,定量分析少,指导性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一个企业的价值。主流经济学对投资的研究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而对现实经济世界里诸多“异象”,融入心理学的行为经济学对此的解释更为合理。基于时间偏好不一致理论对企业投资决策中出现的扭曲问题进行解释,研究发现,管理者的不耐心递减、自我控制水平等认知偏差会影响他们的决策行为.从而造成投资不足或过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资产定价理论突破了现代金融学理性人假设,解释了市场中客观存在的诸多异象。作为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之一,前景理论描述人们在不同状态下决策时的"非理性"行为。本文推导出基于前景理论效用函数投资者风险资产需求量,并以此建立了一个异质多主体资产定价模型,在JAVA-SWARM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产生了平稳的、肥尾的、非正太分布的收益率序列,以及波动聚集、股权溢价等市场异象。同时,实验发现投资者投资绩效与投资者所占市场比例正相关;在前景理论效用型投资者占市场主导条件下,投资绩效与损失厌恶系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股票市场一直是我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而投资者赌博行为正是导致和加剧我国股市波动和资产价格泡沫的重要因素。基于投资者情绪的错误定价视角,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来分析投资者赌博行为及其表现出的负异常收益——"赌博型收益"的成因,即提供一个行为金融解释。研究发现:赌博型收益源于投资者行为偏差导致的股票价格被高估;高情绪期之后,股票被错误定价的程度更明显,赌博型收益在高情绪期之后也更加明显;投资者的非理性程度的变化也会影响赌博型股票被错误定价的程度,进而影响赌博型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