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菲 《云南金融》2012,(7X):237-237
本文以2011年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基础,通过对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分析,我们发现市政债的运行必须遵循市场化的模式,同时加强对发债主体立法监管的硬约束和市场监督的软约束。我国政府债券的发行还存在一些问题,从风险控制、信息披露、信用增进方面得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经验,市政债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融资渠道。通过研究市政债运行的国际经验,我们发现市政债的运行必须遵循市场化的模式,同时加强对发债主体立法监管的硬约束和市场监督的软约束。中国的“准市政债”还存在地方政府法律责任不明确、发债规模控制不合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约束机制欠缺,容易引发道德风险等问题。为此,我们从风险控制、信息披露、信用增进方面设计了中国市政债发行机制,以期为我国市政债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为刺激经济发展于2009年发行了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但是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本文从宪政经济学、财政联邦制理论、政府竞争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动机及其过度发债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从宪政约束、预算硬约束、财政约束、监管约束等方面控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风险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财会动态     
《财政监督》2011,(11):80-80
财政部制定《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和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财政部为加强对自行发债试点工作的指导,规范自行发债行为,制定并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财库[2011]141号)。  相似文献   

5.
金融     
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自行发债 财政部近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规范自行发债行为,财政部同时发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办法指出,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1年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  相似文献   

6.
李昌青 《海南金融》2015,(2):56-58,64
近年来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逐年递增,平台风险凸显,如何通过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模式化解融资平台公司风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务院、财政部先后发文提出深化国家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地方政府自主发债,说明现在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关键时期,借鉴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发债的经验,对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化解融资平台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融     
《财会学习》2011,(11):5-5
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自行发债 财政部近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规范自行发债行为,财政部同时发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办法指出,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1年试...  相似文献   

8.
要闻     
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启动10月17日,财政部透露,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规范自行发债行为,财政部下发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  相似文献   

9.
理论动态     
我国实施地方债的制度条件尚不成熟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在提供地方性公共品上具有信息对称的优势。地方政府发债的制度保障是独立的财政权、分税制和对地方政府的相关约束机制。目前,我国实施地方债的制度条件尚不成熟。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模糊,公共品的供应边  相似文献   

10.
国内     
《证券导刊》2011,(39):7-7
沪浙粤深推地方自行发债试点 财政部20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通知称,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琼  钟帅 《中国金融》2012,(4):39-40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券,因为"自行"并不意味着"自主"放眼国际,欧债危机逐步升级,欧洲各国政府紧缩财政,种种迹象让人们对政府发债融资产生了畏惧心理。在"谈政府债色变"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却开始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由此,地方政府发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保证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持续健康发展而不重蹈欧洲的覆辙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地方债开闸     
《新理财》2011,(11)
近日,国务院已经批准相关试点计划,允许部分地方政府直接发行债券。此举显示出中央政府希望为地方政府增加融资渠道。财政部发布通知称,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1995年预算法实施至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控制经历了由紧到松再到扎紧的过程。然而在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政吃紧的现状难以得到改观,有条件的适度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通过利用一系列指标对发债主体资格进行研判,并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在风险防范中的角色进行的重新定位,同时跟进政绩评估标准的调整等配套措施,从而对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风险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国务院日前批准2011年在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同时,财政部制定下发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按照国务院及财政部要求,广东省积极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凯 《中国金融》2013,(2):89-90
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对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以推进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抓手,研究建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重要途径与中央财政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代办债券还本付息方式不同,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指地方政府自行组织发行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市政项目建设占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比重最高。2011年开始我国实行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这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支持市政项目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约束条件,剖析"近约束"机制优化市政项目融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从自行发债走向自主发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允许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这预示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从中央代理阶段进入地方自行发债管理阶段。与1998年、2009年的老办法相比,中央政府的角色由转贷代理变成额度管理,而地方政府则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KMV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模型,进一步探讨了模型的概率分布形态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并在确定预测标准后,针对2009年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部分省市计算了各地安全发债规模。研究表明,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模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很好的推广前景;实践中,在对发债主体进行科学选择的基础上,通过该模型能实现对发债规模的控制,达到防止其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同时,所选样本省市(除新疆外)的预测安全发债规模和实际发债额是合理的和安全的。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控机制,以保证地方政府债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1,(39):16-16
财政部于上周四公布《2011年地方政府白行发债试点办法》,并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四地将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由地方政府组建本省(市)政府债券承销团,按照承销或招标发行模式,采取市场化定价方式,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  相似文献   

20.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11,(11):77-77
国务院批准沪浙粤深开展地方自行发债试点 10月20日,财政部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通知指出,试点省(市)发行的政府债券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实行年度发行额管理,2011年度发债规模限额当年有效,不得结转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