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郭岚 《数字经济》2021,(1):104-107
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在数字时代中,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中的后发性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数字革命成为"千载难逢"的良机.我国紧抓数字经济的新风口,对数字经济发展给予高度支持,"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重点提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胥昕 《数字经济》2021,(6):92-93
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办中国的事 很多时候,中国的问题需要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十四五"规划强调通过建设数字中国,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迎接数字时代.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如果说航天是大国重器,那么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数据存储则发挥着基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于佳秋 《江南论坛》2021,(8):后插28-后插30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国际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比较优势逐渐减弱,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之一.作为数字经济领跑全国的浙江省,2021年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 版,并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内容之一,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迎来新的发展.长兴县是浙江省工业大县,在全县规上企业中,传统产业占比高达80%.其中,夹浦作为纺织业大镇,有75%的家庭从事轻纺及其相关配套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0%.虽然近些年传统纺织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转型仍不够彻底.2020年11月底,家庭织机户入园与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在长兴召开,"工业互联网+家庭工业+小微企业园"的模式,开启了传统纺织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如何借助数字化转型,解决传统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等问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比较优势逐渐减弱,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之一.作为数字经济领跑全国的浙江省,2021 年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 版,并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内容之一,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迎来新的发展.湖州市长兴县是浙江省工业大县,在全县规上企业中,传统产业占比高达80%.其中,夹浦作为纺织业大镇,有75%的家庭从事轻纺及其相关配套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0%.虽然近些年传统纺织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够彻底.如何借助数字化转型,解决传统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等问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2020年11月底,家庭织机户入园与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在长兴召开,该县"工业互联网+家庭工业+小微企业园"的模式,开启了传统纺织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2022,(1):44-49
当前数字技术正加速创新迭代,各行各业纷纷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数字技术为基石的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增高.为了紧抓宝贵的时代机遇,党中央十分重视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22,(1)
数字经济助推衡阳传统行业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实现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衡阳正在推进"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重点关注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数字技术,全面支撑衡阳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分析衡阳建设数字经济高地过程中所形成的四大优势和所面临的四大瓶颈的基础上,认为衡阳应从四个方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导刊》2013,(10):80
B.约瑟夫·派恩二世与詹姆斯H.吉尔摩那部经典名作《体验经济》在商界引起了震动性的大转变。鉴于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借助数码设备体验世界,公司却仍然只能把握技术体验的皮毛。B.约瑟夫·派恩二世与基姆C.科恩合作推了出这部《湿经济》,特别向你展示为客户创造新价值的方式——将现实与虚拟融为一体。这部书构建了一个虚实结合的"湿经济"框架。如果把实体经济比喻成面,把数字经济比喻成水,全书讲的就是如何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最后形成湿经济。  相似文献   

8.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自身特征,也面临挑战需要转型,这就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审计应该在充分发挥自身经济监督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自身的专业性、综合性、独立性优势,充分发挥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鲁鑫 《数字经济》2021,(12):36-41
推动数字化发展既是数字时代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现实需要.数字化转型是融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提升数字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改造提升行业传统动能,培育发展行业新动能,创造、传递并获取新价值,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其中,行业数字化转型则是结合行业场景进行数字技术赋能行业发展的过程;企业数字化转型,则是结合企业个性化需求,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提质增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作为传统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的产物,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动力引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壮大数字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趋势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美、欧、日、韩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中长期数字化发展战略,从机构设置、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等方面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时提出,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与金融、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有助于提高产品生产和服务效率,促进增长,带动就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应用的加速迭代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张彧 《经济经纬》2024,(1):57-69
立足中国2009—2021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数字新基建、绿色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与绿色技术进步均对低碳经济转型发挥显著推动作用,且二者与低碳经济转型之间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数字新基建水平提升能够增强绿色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赋能效应;分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与绿色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显著而中西部地区不显著;门槛效应检验显示,绿色技术进步在数字新基建、低碳经济转型之间发挥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东、中、西部地区数字新基建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助力作用均明显增强,且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新基建的三层子维度均有利于低碳经济转型,其中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向赋能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13.
李晗 《江南论坛》2023,(5):24-28
数字经济是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截至2021年底,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0.5%左右,位居全国前列。但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资源要素保障不足、产业配套政策有待优化等问题仍然存在。为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经济发展底座,江苏应以制造业优势为基础、以补短板为突破、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持续提升竞争力,撬动产业转型发展新优势,使数字经济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模式,催生出新需求、新业态和新领域,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创新、转型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愈发紧密,数字经济合作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议题。APEC顺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战略规划、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方面的改革,以进一步加强亚太地区的数字经济合作。当前,APEC的数字经济议题不断拓展和深化,并在缩小"数字鸿沟"、推进亚太地区隐私保护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展望未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依然是亚太地区数字经济合作的焦点,APEC应采取更灵活、多元的机制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5.
戚聿东  褚席 《财经研究》2021,47(7):18-32,168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和以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经济"变道超车"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基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解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2)从供给侧来看,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增长,即供给体系的优质、高效、多样化,创新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协同化,制造模式的模块化、柔性化、社会化.(3)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变市场投资方向、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出口优势来助力"三驾马车"的新动能.(4)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适应发展阶段演替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根本性转变;强化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重要时期,总体呈现出大而不强的局面,逐渐从关注速度转变到关注质量发展。为了实现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各地区相继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方案,推进数字产业化。在这里针对发展数字经济的路径和机制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指出,主要路径包括打造核心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和数字化转型新标杆、加大数字经济创新人才建设、全方位营造数字产业发展环境四个方面。而机制研究主要从组织领导、政策扶持、标准建立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借此希望能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亚欧大陆桥将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丝路沿线各地区和各国互通互联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9,(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山西省紧跟数字化浪潮,利用信息技术,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立足山西实际,指出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重构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数字产业化规模持续增长.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全球制造业新的发展格局,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阶段,倒逼企业全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创造更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和服务,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继续中国制造在全球的新优势,并为世界经济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张磊 《经济研究导刊》2014,(31):252-253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由天然资源禀赋所形成的传统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后天人为培养的规模经济、科技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等竞争优势因素成为国际贸易格局的决定因素。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应遵循由传统比较优势向独特竞争优势转变的原则进行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