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试图发现分析师的独特视角能否为投资者带来超乎市场收益的高回报.我们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来源,运用28家券商的分析师关注数据,考察分析师关注度的影响因素及剔除这些因素后的剩余关注度与新股收益率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分析师关注度受到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承销商资历、所属行业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发现上市公司通过IPO抑价向承销商转移利益的证据.通过简单分组比较、Fama-French 四因素模型剔除后的分组比较以及Fama-Macbeth 回归发现,分析师剩余关注度对股票收益率存在正向影响,即分析师具有超出普通投资者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定向增发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普遍采用折价方式发行,增发折价率反映了股权融资成本.当前研究主要使用财务因素对定向增发折价现象进行解释.本文将定向增发数据和发行人信用评级信息相结合,以2006-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案例为样本,结合新华远东中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PI)评级信息,考察信用评级信息对股权再融资成本的影响,得出信用评级信息对定向增发折价有显著影响和信用等级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不显著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6-2010年我国A股市场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和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的证券背景对公司增发行为的影响及具体路径.实证结果表明:高管的证券背景显著降低了企业增发中的折价率,有效降低了企业再融资成本.进一步,我们从分析师信息效应和融资择时效应两方面研究发现:高管的证券背景提高了企业与分析师间的信息沟通效率,强化了证券分析师对折价率的影响;而高管在资本市场的知识和经验优势则使其能更好地选择增发时机.  相似文献   

4.
公司因素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特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2005—2007年的深交所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五项公司因素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和分歧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较低,分歧度偏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公司规模和盈余可预测性与预测准确度正相关,与分歧度负相关。相对于盈利公司而言,亏损公司的预测难度更大,准确度更低,分歧度更高。研究结果对证券分析师提高盈余预测精度,以及投资者提高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官峰  靳庆鲁  张佩佩 《财经研究》2015,41(6):132-144
文章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解禁为背景,从利益冲突的角度检验了不同增发对象在解禁后交易动机的差异对解禁前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程度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股票解禁时,机构投资者出于抛售获利的动机向分析师施压,导致分析师在解禁前为其所持有的股票发布了更加乐观的盈余预测,而且这些乐观预测的准确性更低;而原股东在定向增发股票解禁后倾向于继续持有,分析师在解禁前没有发布乐观有偏的预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即将解禁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越高,在临近解禁日时,分析师对该上市公司的预测越乐观,准确性也越低.现有文献认为机构投资者对分析师的乐观倾向具有抑制作用,而文章的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在涉及自身利益时会削弱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监督者和压力者两种角色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越高,上市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越少,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不降反升,这说明分析师关注能有效监督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促使管理者转向更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不同产权性质下公司管理者面临的压力不同,分析师关注对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强,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06-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几乎所有实施定向增发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大样本数据把大股东控制和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进行全面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一级市场中,当大股东参与认购时,其能够获取定向增发的折价水平就比较高,机会主义动机越强,折价水平越高,大股东控制作用比较明显:在二级市场中,投资者情绪与定向增发折价也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者情绪高低显著影响折价水平的大小;最后,本文也发现大股东控制作用也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牛市下大股东控制作用容易导致发生掏空行为,在熊市及震荡市下,大股东的控制作用受到一定约束,他们可能会通过虚增资产来达到利益输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验证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师关注度相对于业绩预测与投资评级能够提供更多更确切的信息;分析师更多地关注大市值、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运用剩余关注度模型的分析发现,分析师关注度高的公司股票相对于关注度低的公司股票具有显著正的收益率;假想的零投资组合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显著正收益;运用Fama-Macbeth方法的回归分析发现股票收益率与分析师剩余关注度正相关,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4~2006年被分析师预测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盈余特征、公司规模及性质、行业和年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机构持股比例和盈余管理动机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被分析公司机构持股比例的提高,将带来盈利预测准确度的提高;而当公司存在巨亏或微利的盈余管理动机时,分析师预测的难度增加,预测准确度降低。此外,分析师关注度及盈余特征对盈利预测也会产生影响。对公司进行跟踪的分析师越多,盈利预测的准确性越高,当公司发生亏损或收益下滑时,盈利预测准确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郭思永 《当代经济科学》2012,(2):71-79,126,127
本文研究良好的投资保护环境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的财富转移行为,以2006-2010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我们发现地区投资保护程度越高,大股东借助定向增发折价进行财富转移的程度越低。这一研究不仅为我国定向增发中所存在的财富转移提供了佐证,而且对理解宏观投资保护水平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构建完善的定向增发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连接上市公司与外部投资者的重要信息中介,分析师预测质量的高低对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而所获公司信息的质量是影响其正确分析判断的因素之一。文章利用2009-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代理变量,考察了信息披露质量提升对分析师预测误差、预测分歧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及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提升的公司,分析师预测分歧度和预测误差也较低。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公开的重要信息来源,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影响了分析师预测。此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监管者了解信息披露政策对资本市场参与者的现实影响,也为其合理引导公司信息披露,完善相关规范政策提供新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公告引发了不小的市场反应,也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以云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对再融资公告效应的研究,来检验市场对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行为所引发的市场反应。研究证明,云南省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公告都给市场带来了整体上的负面效应,且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增发再融资。该研究力图能为公司管理层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合理预测公告后公司股价的变动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再融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6-2015年定向增发的样本,对增发目的(1)、交易溢价率与定向增发折价率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全样本中,有资产交易的定向增发与增发折价率显著正相关;子样本1中(2),项目融资的定向增发与增发折价率显著负相关;子样本2中(3),交易溢价率与增发折价率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定向增发目的、交易溢价率是通过定向增发公告前一日收盘价影响定向增发折价率,而不是通过定向增发价格影响定向增发折价率。希望本文结论能够给上市公司、投资者及政府部门带来借鉴,给定向增发的相关研究带来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武翰章  刘维奇 《经济经纬》2022,39(1):98-107
基于股票价格的"同涨同跌"现象,利用200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动态视角考察分析师盈余预测活动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正向盈余预测修正会显著降低公司股价同步性,并且这种影响在明星分析师、非承销商分析师和女性分析师中更为明显.进一步探究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影响公司股价同步性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分析师正向盈余预测修正可以通过减少其盈余预测偏差和预测分歧度来降低股价同步性.研究表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行为属于"自我更新",能够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11年我国沪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会计稳健性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时谨遵会计稳健性原则有助于缩小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会计稳健性越高,证券分析师对其的盈利预测越准确,分歧度越小;会计稳健性还能弱化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倾向,即会计稳健性越高,分析师的乐观度越低,但会计稳健性对分析师盈利预测悲观倾向的抑制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胡聪慧  于军 《财经研究》2016,(12):84-95
送转和定向增发是 A 股市场上常见的两种公司行为。文章旨在从市值管理的视角,揭示上市企业送转与定向增发的内在关联及其经济逻辑。研究发现:(1)定向增发企业送转的比例与规模显著高于配对的未增发企业,而且两者的差异在增发后显著大于增发前;(2)在有外部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定向增发中,企业送转的比例与规模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3)企业送转行为会显著影响增发折价,增发后送转企业的增发折价显著低于增发前送转(从未送转)的企业。文章研究表明,送转是 A 股市场上定向增发企业广为使用的一种市值管理手段,送转的规模与时机是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理性博弈的结果。文章的研究不仅从市值管理角度为我国资本市场上频频出现的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对于监管层制定与送转和定向增发相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2004-2010年6 346家有分析师预测数据的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与分析师关注具有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分析师们预测的分歧,并导致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增加.笔者认为,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增加了股票市场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8.
财务报告是分析师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来源,财务报告的质量影响着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质量。2009年我国上交所与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同步披露其XBRL财务报告,理论上XBRL财务报告将提高分析师对财务报告的使用效率,对分析师的预测研究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从预测效率和预测质量的角度研究实施XBRL财务报告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通过对2007—2012年我国A股市场分析师预测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交所与深交所实施XBRL财务报告后,预测效率方面上市公司被预测分析的频率和研究报告中的预测项目数量显著提升,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在分析师跟踪及预测效率上提升幅度更大;预测质量方面,实施XBRL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显著降低,准确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A股市场定向增发定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6—2008年6月实施定向增发的2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定向增发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发行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参与定向增发,则定向增发的发行折价率较大,其认购比例越大,折价率越大;在发行过程中,发行对象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和拟投资项目的风险,发行前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定价的影响不显著;公司的股本规模有着稳定发行价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2008—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分析师关注度及机构持股比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层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是否受到资本市场外部监督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分析师的关注度越高,管理层更倾向于下调预期来引导分析师预测,从而达到资本市场预期;机构持股比越高,受利益驱使,其持股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越会倾向于上调盈余管理,同时避免负面信息的提前披露。以上结果在控制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