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货币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作为货币形态演变的最新形式,电子货币具有成本低、交易方便等优势。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地位提出了挑战,也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本文在分析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银行应对电子货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发展电子货币存在着法律、安全、信用、洗钱及削弱货币政策效果等诸多风险.为保障电子货币安全、健康发展,我们应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安全控制、防范信用风险、洗钱风险等多方面加强电子货币系统的建设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传统的购物券演变升级形成的电子代币卡,作为一种非法电子货币在一些商场流行开来.非法电子货币的发展,给传统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传统的银行信贷制度安排、金融运行的安全性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危害,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与监管面临着许多新的风险.本文通过对电子货币存在的原因与对我国金融政策的影响与危害作了深层次的分析,最后提了根治电子货币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伟为  胡亮 《金卡工程》2009,13(9):8-8,109
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效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货币中介目标作为货币政策作用传导的桥梁,是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相关联的,能有效测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变量.其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分析了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金融的影响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金融已成为本世纪金融业发展的主流,电子货币的发展,使传统的货币理论和货币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给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独立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厦传统监管机制都将提出挑战。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与监管面临许多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网络金融已成为本世纪金融业发展的主流,作为货币形态演变最新形式的电子货币逐步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电于货币的发展,使传统的货币理论和货币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给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独立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及传统监管机制都将提出挑战,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与监管面临许多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电子货币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支付习惯,也给我国的货币体系,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等都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应该通过加强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监管、采取多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以及加强国际间协调和合作等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8.
本文界定了电子货币的内涵,首次划分了电子货币的两种类型,并揭示了电子货币的特点。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货币政策传导以及监管模式等提出了挑战,为此中央银行需加紧研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电子货币在零售支付市场中依然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人们当初对它的乐观预期明显落空,电子货币目前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变得愈发突出.本文运用网络外部性理论的分析表明,由于电子货币支付行业存在资源过于分散的状况,致使单个支付系统网络规模不大而难以达到实现其良性发展的最小临界数量标准,电子货币因此而长期被锁定在起步时的底部区域止步不前.目前,通过行业资源整合使电子货币支付市场规模迅速达到或超过临界数量,是电子货币走出困境、实现加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子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一体化使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作为电子货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信用卡,它除了是一种货币也是一种理财工具,持卡者可享受"一卡在手,行遍天下"及"先消费,后付款"的便利,更可配合"循环信用"、"预借现金"等信用衍生功能,通过分期付款方式进行消费,让持卡人能灵活运用资金,形成消费理财观念.当然信用卡的快速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有两类: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作为电子货币,信用卡的大量发行与使用,对货币政策、职能、地位及作用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作为新时代的支付工具和交易媒介应运而生。相对于纸币,电子货币更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然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对货币供给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学者有关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影响的文章,首先,描述了什么是电子货币、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然后,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电子货币如何通过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最后,从定量的角度把电子货币引入货币供给分析的模型中,通过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这一系列方法,分析我国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为:现金损失率的下降会提高货币乘数,而电子货币使用率的上升会降低货币乘数,因此,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乘数的变化不具稳定性。可以说,电子货币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会影响货币供给量,从而弱化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电子货币有效地降低了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拓展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降低基础货币的规模,导致货币乘数趋于波动,从而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机制,探讨央行货币政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市场竞的争日趋激烈,电子银行成为各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加强对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金融监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电子货币对货币及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货币是信息、通讯技术及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是纸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的又一次根本性变革。电子货币具有提高流通速度、降低交易费用的显著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并对传统货币形成替代趋势。电子货币的出现挑战了现有的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货币创造体系,并对货币发行、传统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子货币对现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造成了诸多挑战和冲击,在货币发行政策上造成发行主体多元化,并减少了中央银行铸币税收入;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影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一般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只要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进行一定的规范,并将电子货币定性为一种新型存款,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电子货币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带来的诸多问题,保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电子货币发展带来的制度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电子货币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货币最新形式的电子货币逐步取代传统货币已成为一种趋势,使得传统中央银行制度如货币发行权、货币政策有效性及监管机制等面临严峻挑战,是理论界和货币当局亟待考虑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掌握电子货币运动规律,完善金融法规和监管,鼓励金融创新竞争和加强国际闻的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法律视角出发,对电子货币监管过程中遇到的货币调控难点、洗钱行为风险、基本运行风险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中央银行如何加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效应的监管、电子货币反洗钱监管及电子货币运行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18.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平 《上海金融》2005,(7):66-69
本文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方面建立模型,深刻地剖析了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为了促进电子货币的健康发展,防范和消除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在全新的货币政策环境中,应该通过监管尽快建立新的良好有效的货币政策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磊  莫选红 《中国外资》2010,(18):1-2,6
电子货币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支付习惯,也给我国的货币体系,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等都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应该通过加强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监管、采取多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以及加强国际间协调和合作等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20.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但电子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运行使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梗阻,从而使货币政策效应变得难以预测,如挑战传统的货币层次;缩减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并使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变得难以测度,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抉择和实施。故中央银行应研讨新形势下的对策。BIS提供的建议也可咨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