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员工离职会给企业造成人力资本投资损失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成本。因此,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是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认为,员工的离职倾向及离职行为与心理契约违背的积累和员工对其感知有关,心理契约的建立与维护以及心理契约违背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补偿措施,对于员工的离职倾向和其他消极行为消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组织发展的关键,潜藏于"人"身上的资源,在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对组织的认同。员工自愿离职是指员工主动离开企业的过程。对企业而言,过高的离职率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成本负荷和使企业竞争力下降。离职倾向是判断员工离职行为的最佳指标。研究离职倾向应把重点摆在员工退缩过程的心理层面(如工作满意感等),为此,本文运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样本检验员工满意感与离职倾向相互关系,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的一种长期投资。然而,对员工培训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培训后员工如能留在企业中并利用培训中获得的技能或能力为企业服务,则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若员工在接受培训后离职,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首先分析了员工培训后离职的各方面原因,然后提出了规避受训员工离职风险的策略与措施,希望能对处在这类困境中的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员工离职直接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核心竞争力,对于员工离职进行预警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是企业保持合理人员流动率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于岗位离职风险进行量化评估、重点原则管理、逆向关注、再推荐指标设计等,以期提高企业离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培训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员工和企业是一个双赢的过棒。通过培训,企业可以提升其盈利和创新能力,员工可以提高其自身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了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加大培训投资,但是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面临着培训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受训人才流失严重、培训l成果转化效率低、培训收益低等各种风险。我国现阶...  相似文献   

6.
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核心员工是科技型企业的重要资产,而这类员工离职所带来的负效应也会对企业的日常运作乃至长远发展带来重大的损失。如何有效应对核心员工离职的风险是每一个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科技型企业核心员工离职负效应,构建应对离职负效应的管理机制,以期达到科技型企业核心员工离职负效应递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核心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承载者,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核心员工离职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核心员工离职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破坏企业凝聚力,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本文章对企业核心员工离职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核心员工离职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留住核心员工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双 《活力》2006,(6):54-54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员工流动的效应不仅会影响单个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形成和技能供给。因此,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员工流动的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利用最近的调查数据,从员工和企业两个层面来分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员工流动的效应,以期从新的角度对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327名不同层级酒店员工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员工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与员工离职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在中国情境中酒店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量表,同时也对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角度降低员工离职率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心理资本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其构成部分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心理资本与员工的主动离职呈负相关;性别在员工的主动离职倾向上的差异不显著;职位在员工的主动离职倾向上的差异显著.根据心理资本的投资性和收益特性特点,要减低员工的主动离职倾向,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进行心理资本的投资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员工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进行回顾,将文献分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离职倾向两部分,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人员流动中,新生代员工离职率较高,从离职原因来看,除了受到薪酬福利待遇、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因素的影响外,企业对员工的支持也逐渐成为新生代员工关注的内容。本文研究组织支持感对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信息并展开研究,以不同企业的220名新生代员工为样本对象。结果发现,组织支持感会显著降低新生代员工的离职倾向,而新生代员工对企业战略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感、信任感,能够带来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因此,企业要重视新生代员工的实际需求,重视员工的贡献和劳动付出,关注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有效避免或减少新生代员工的离职行为。  相似文献   

13.
员工离职是企业中的常态现象,这种现象会给企业带来各种影响,但是对离职员工不同的处理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本文以自愿离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对离职员工的价值、离职员工的延续管理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用"通用电气公司法"对自愿离职员工的等级划分进行了剖析,提出采用恰当的延续性管理手段对自愿离职员工进行管理,离职员工将会成为企业的一种宝贵资源,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表明,组织公平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士气与积极性。目前,企业面临员工忠诚度低、流动性大的现象,严重制约和威胁企业的发展。文章旨在探讨组织公平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并讨论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了"领导—下属配比研究"方法,设计针对领导和针对员工两种问卷,针对来自吉林、北京、上海的12家企业,涉及房地产、药品销售、物流等多个行业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公平各维度对离职倾向均有很强的预测作用;组织承诺在组织公平与离职倾向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9年对国内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了11.05%。旅游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行业激烈的竞争加大了员工的工作量,而该行业人员工资却处于较低水平,这导致旅游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不高,存在离职倾向。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大五人格与离职倾向20世纪80年代,Mc Crae&Costa提出了包括开放性、责任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在内的大五人格理论,也称为人格五因素模型。具备高宜人性特质的企业员工会表现出亲和力、善良、利他等特征,他们更尊重工作环境,离职倾向较低。故提出假设H1:旅游企业员工的宜人性人格特质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员工培训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东毅 《企业导报》2010,(10):172-173
员工培训作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既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又不可避免地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分析了民营企业员工培训风险的内涵、成因,提出转变培训观念、完善培训体系、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法律维权意识、创造培训效果转化的环境是防范民营企业员工培训风险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企业80后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工作倦怠、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最后采用层次回归的分析方法考察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企业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对其离职倾向具有较好的正向预测作用;企业80知识型后员工感知到的组织支持感对其离职倾向具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了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6,(2):158-162
员工离职与企业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然而情绪管理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组织情绪管理内涵进行界定,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组织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表明:组织情绪管理的三个纬度分别对工作满意度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工作满意度的四个纬度分别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四个纬度在组织情绪管理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的同时,社会范围内的人力资源流动率在逐年上升,企业内员工离职率上升,员工任职时间缩短,过去员工所奉行的为一个企业鞠躬尽瘁的价值观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选择在多个企业中寻求最佳的发展环境.组织承诺作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概念,能够稳定的预测员工对组织的投入程度及员工的离职行为,高组织承诺的员工会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从而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20.
员工离职的预防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来说,员工离职决策过程可以分为8个阶段:1.对现有工作不满;2.想换工作;3.考虑换工作的得失;4.考虑换一个什么工作;5.开始寻找新工作;6.新工作与原有工作的比较;7.离职思考;8.申请离职。组织中的各种因素会形成员工对组织的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有了这种态度,又考虑到经济因素、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员工会产生离职意向;有了离职意向,加上条件允许,员工就有可能离职。在一般情况下,员工的离职不是突然的,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员工主动离职风险监控系统,提前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及时改善影响员工心理的相关条件,可以化解员工离职的动机,防范员工离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