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邹非 《中国市场》2012,(15):172-174
"保增长,促就业"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着力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的现实途径之一。研究了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了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个角度提出了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已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高校的重视,成为政府和高校共同面临的任务。高校在抓学生就业工作上,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一把手"工程,形成"全方位、全员化、全过程"抓学生就业的氛围,让就业围着市场转,教学围着就业转,改革教学导向,开展创业教育,编好编大就业网络。  相似文献   

3.
"德才兼备"是目前企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就业能力的本质特征,加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博弈要素。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即待业,待业分为理性选择和无奈选择两种类型,他们的待业选择有着家庭的、心理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高校要切实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职业理念,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落实好城乡发展均衡化,社会保障同等化,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储备制度,建立"顶岗实习"、"就业缓冲港"、"预就业驿站";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对未就业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体系。继续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心理辅导、就业信息发布,推荐就业岗位,全社会应逐步形成劳动不分贵贱,树立劳动光荣的良好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是对接企业的需求,实施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双核"培养,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的职业状况也就是就业质量的高低与到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目前职业学校应以就业为重,逐步引导学生就业意识,以服务学生,服务家长为目的,建立人才培养就业安置工作的网格化,一路绿灯保障学生的就业;多方位宣传倡导教育学生及家长改变落后的就业观。采取服务模式多样化、长期化,去除学生就业后顾之忧;加大学校的知名度宣传;优秀毕业生宣传以就业促招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广西财经学院2017届毕业生规模、结构和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地域,用人单位类型结构,毕业生收入,毕业生的就业行业、职业与工作相关度五个方面分析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从就业能力视角分析了地方财经高校人才培养的五个不足,分别是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科研能力欠缺,团队意识不够,创新创业能力不够和转换能力有待提升,并提出"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学生合作意识,教师+学生+企业"三位一体"公司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岗前职业培训提升学生职业转换能力五个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它关乎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解决当前学生就业难的困难并彻底根治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高校的首要任务.以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作为契机进而带动学生工作的总体发展是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多年来的学生工作思路,自2000年起,学院结合当前设置的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道桥、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五个工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以及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就业形势分析提出各项活动都将以"我为就业做准备"作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来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素质拓展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有阶段性的"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为就业赢得竞争的筹码,为个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社会就业市场萎缩,加之各类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使得职业学校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为了响应李克强总理倡导的"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很多自主创业者不断涌现,其中不乏职业学校学生。本文就职业学校学生如何应对创业,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史上最难就业年""最难就业季"等对就业形势的描述充分看出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文章通过构建班团一体化工作模式,引导学生自下而上响应就业指导、自我完善个体发展目标,切实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提升就业能力,力争大学毕业生都能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0.
受经济危机和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等多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如何促进他们实现充分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本文深入分析就业困难的成因后,结合就业工作的实践,提出"四位一体"的帮扶机制,以促进就业困难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就业引导教育中有必要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既可以拓展就业面,又可以鼓励学生离开生活成本高、压力大的"北上广"等地。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教育中应及时了解大学生就业心态变化,并开展具有合理性、针对性和教育性的指导工作;明确就业形势和就业对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类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指导作用。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需要政府、地方、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智慧旅游"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大旅游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实现"智慧旅游"。针对这一变化,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应当适时调整培养方案,重构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通过对各大旅游企业和高职旅游毕业生进行相关调研,了解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生的就业现状,尝试在"智慧旅游"背景下对高职旅游类学生就业核心能力进行重构,以期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提升学生在新时代下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曲忠生 《商》2012,(23):221-221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句话精炼地概括了我国职业教育和就业的关系。本文从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着手分析,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优势和劣势,从学生本身、学校教育、创业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TPB理论为指导,对某高校艺术类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实证调研,从其内在就业意愿、所在学校及家庭的就业支持系统、周围就业氛围的刺激及重要他人对就业的评价等四方面分析原因,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激发就业意愿;加强就业竞争力培养,强化就业支持;丰富就业指导活动,营造积极就业氛围;客观对待"慢就业"现象,改变就业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王丽敏  肖昆 《商场现代化》2012,(13):102-103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加之对当前会计学专业就业前景的分析,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会计学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素质着手,充分发挥学校理论、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践技能培训的作用,并在校内理论教学老师和企业实践技能老师的双导师培养下构建了"一体两翼双师三赢"的"3+1"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共赢。  相似文献   

16.
当前竞争激烈的会计就业市场对职业学校会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目前中职会计教学与就业市场存在脱节,本文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学校会计一体化教学进行探索,通过建立"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高校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慢就业"和"招人难"等矛盾对就业工作提出挑战,传统的就业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服务工作队伍建设,整合精准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创新多元化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和大数据,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精准就业服务的工作路径,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新思路和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实现了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应根据特点、实施条件与存在的问题,构建实施"2121"模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型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但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却不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查找电商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以期提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大事,当前我国推进发展建设中,社会就业岗位虽基本可实现"稳就业"的需求,但高校"95后"毕业生的就业择业状况和观念值得深究。岗位、薪酬、环境、毕业生素质等均是影响就业推进的因素。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升综合能力,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正确的就业观,采取"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方联动的机制保障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