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前的中俄关系发展过程中,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产业在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高度,对中俄两国的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笔者分析中俄贸易结构,并且对中俄两国的贸易结构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时对两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新方向做出简要的阐述,希望能够使得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作为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不仅在地域上关系紧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也很强,双边贸易潜在市场巨大。就目前来看,由于受贸易结构失衡、中俄贸易间固有的"灰色清关"等贸易环境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中俄两国贸易合作的开展不够顺利。因此,在当前中俄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双方必须携手来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水平,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俄贸易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贸易额不断上升,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资企业在两国兼容并蓄的发展中也呈现良好的态势。当前,两国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贸易框架、贸易规则、贸易服务系统、人才交流、携手意识等方面。两国的地缘优势、稳定友好的政治关系、互补的经济结构,使中俄经贸关系的前景十分乐观。两国如果能在贸易体制、贸易商品结构、金融合作领域方面达成共识,再加之完善的贸易服务体系,两国的贸易发展空间一定会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入手,充分考虑两国的国际地位和贸易特点,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切口,辩证地从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两个方面,研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影响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因素,最后适当地提出对策建议,并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关系及合作前景作出向好展望。中国和俄罗斯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合作历史悠久,且两国的农业在要素禀赋和产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互通性,有很大的贸易增长潜力,农业贸易合作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变化。2022年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冲突后,俄罗斯遭受了欧美国家在经济、能源和技术等领域的制裁。俄罗斯遭受制裁对中俄两国油气资源贸易风险与机遇并存。本文首先研究中俄油气资源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和贸易结合度,进而整理2012-2021年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对中俄油气资源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中俄油气资源贸易潜力。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俄罗斯天然气产量增加和两国敏感政治事件的出现则对激发中俄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潜力有正向作用;炼油厂产能的提升对发挥中俄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潜力有负向作用。最后从政治、经济、技术三个方面提出提升中俄油气资源贸易潜力的建议,以期为中俄油气资源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密切,唇齿相依。有着悠久的经济贸易往来的历史事实。两国紧密相邻,双方领导人对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关系十分看重,并且已经建立了十分牢固的贸易合作关系。作为中俄贸易往来的重要城市,连接中国东北和东北亚的桥头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在中俄贸易投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中俄日益密切的贸易关系,如何发展对俄贸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进行了多方面调研基础之上,从目前佳木斯市对俄贸易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给出了加快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投资发展的针对性建议,促进中俄全方位的贸易投资合作,提升贸易质量,扩大贸易规模,促进投资领域多元化发展,提升两国在经济现代化领域的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战略逐步提升,两国间的经贸发展状况越来越务实。目前,中俄两国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而且中俄两国先后加入APEC,为中俄双方及APEC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中俄在APEC框架下,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贸易发展现状及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俄两国政治互信,地理位置毗连,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科技合作以及产业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然而两国贸易结构失衡,贸易秩序不规范使双方的贸易合作滞后于两国的政治合作。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现有领域合作,扩大对俄合作新领域;利用WTO平台,削减贸易壁垒,促进中俄贸易自由化发展;投资与贸易互动,以扩大投资合作带动贸易发展;发展服务合作,带动商品贸易发展;坚持世代友好、紧密合作,积极推动两国的政治文化交流,为中俄经贸合作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以推进中俄经贸关系向更高的台阶发展。  相似文献   

9.
谭晶  傅丽 《商业研究》2000,(7):144-146
当前,由于受国际经济的影响,俄罗斯经济危机加重,严重影响了中俄贸易关系,中俄贸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我们要正确估计当前的困难,研究中俄经贸合作规律,寻找中俄经贸新的切入点,从根本上促进中俄贸易关系的稳定发展和提高合作水平,为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 中俄贸易关系的现状 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贸易潜在市场巨大。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平稳推进和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使双边贸易关系稳步发展。两国贸易发展状况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992年至今,中俄两国 表1 我国对俄双边贸易的发展走势(单位: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贸易发展的态势喜人,但两国贸易中的诸多困境也值得探讨,如贸易规模偏小、贸易人才匮乏,贸易制度、贸易壁垒、贸易服务环境亦有待改善。本文立足于中俄贸易的诸多问题而做出宏观规划,旨在为中俄贸易的更好发展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2.
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在俄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俄罗斯总理祖布科夫2007年11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祖布科夫强调俄中关系目前正处在历史上最高水平。对于未来,两国总理一致同意双方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提高双边贸易的质量和水平。优化贸易结构,提升机电、高科技、  相似文献   

13.
中俄两国于2014年5月签订了天然气贸易协议,标志着两国的贸易关系迈上了新的高度.促进天然气协议顺利履行的相关建议是:加强中俄天然气管道修建工作;强化中俄两国的合作交流;完善中俄能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批准了关于俄罗斯入世的决定,结束了长达18年的艰辛的入世历程,俄罗斯总理普京近期证实,俄罗斯或将在2012年的5月至6月期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俄罗斯加入WTO的背景下,将会对中俄两国的经贸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来迎接中俄贸易中出现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使中俄贸易关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将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两大经济强国,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保持着相对稳定和友好的合作关系。目前,中俄贸易合作呈现积极发展态势,贸易量稳步增长,进出口商品结构高度互补,合作领域正在扩大,贸易合作的潜力巨大,但仍存在单一结构、产品附加值较低和区域贸易摩擦等问题。两国应该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进一步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扩大贸易。在贸易合作领域,要加快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加强双边高层对话,优化贸易政策,促进两国经济共同发展,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和2007年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以来,两国贸易发展更为迅速。分析2007年俄罗斯对外贸易状况和贸易政策,能够更有效地指导两国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俄两国在多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作,其中以能源贸易合作最为紧密,到目前为止,两国已经成为能源贸易合作伙伴,正在深入开展相关务实合作。在此背景下,以中俄能源贸易发展为主题,对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改善,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向前推进。其中,经济技术合作,特别是技术贸易取得重大进展,其对提高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与质量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研究中俄科技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有助于总结中俄技术贸易的经验教训,促进中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升级。一、中俄科技合作及引进俄罗斯人才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中俄科技合作在政府间和两国相应部门间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政府间合作是中俄两国间科技合作的主渠道。由双方科学技术部主持,通过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一年一度的科技合作分委会例会,保持经常联系,跟踪执行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俄贸易在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贸易结构优化,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俄产业内贸易水平偏低。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往往代表了两国的贸易发展程度。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中俄G-L指数的测算,分析了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状,促进两国产业贸易应提高出口品的加工程序;放弃一味地追求贸易顺差;积极参与国际细分市场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后危机时代中俄经贸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俄经贸关系面临巨大考验。两国贸易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如"灰色清关"、边贸摩擦、贸易失衡、关税壁垒、边境贸易后劲不足等。中俄两国有着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便利的公路交通,两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结构以及两国军事、战略关系上的密切合作趋势,都预示着两国间的贸易蕴藏着巨大的潜力。面对诸多贸易问题,应从自身出发,采取改善贸易结构、实施品牌战略、转变两国贸易增长方式等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