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文化演化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理论作为管理理论的分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壮大,已经成为企业参与竞争、提升竞争力的内生动因。以往的研究把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基于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上而过于狭窄。立足于演化经济学的全新视角,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出发,基于演化经济学的不同流派,从整体的、动态的和演化的角度对企业文化及其演化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市场竞争的本质在于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力理论指出了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和能力。但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是否一定能产生竞争优势?显然是另一个问题。顾客价值理论从顾客视角揭示了企业问竞争以及竞争优势的本质,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以及谋求竞争优势指明了方向和战略路径。顾客价值的动态性也指明了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出发,在回顾和分析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为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中国在农业产业选择与农产品定位方面应积极培育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发挥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正 《当代经济》2006,(12):25-26
本文从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出发,在回顾和分析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为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中国在农业产业选择与农产品定位方面应积极培育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发挥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RBV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DCV)为基础,采用经典的"输入—转化—输出"分析范式,从系统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改进的VRIO框架,描述了如何通过HR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改进的VRIO框架的含义是:组织输入的人力资源应当具备竞争优势潜力;组织的转化能力由组织学习、组织行动和激励机制这三项相互作用的系统要素构成;组织输入的人力资源,经过有效转化,就能输出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追求自主创新和顺应技术范式演进已成为企业赢得持续技术竞争优势的新趋势。从技术范式演进视角,分析了企业技术范式的演进机理,从旧技术范式产生-形成、新旧技术范式并存、新技术范式形成3个阶段分析了技术范式演进阶段存在的创新能力发展风险,并指出企业在技术范式演进中应依次培育动态知识创造能力、动态项目管理能力和动态商业创新能力。构建了基于技术范式演进的动态创新能力模型,并针对该模型应用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竞争力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企业竞争力主要有三个研究视角:企业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企业理论主要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源泉,产业经济学则从企业外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而管理学是在操作层面上研究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动态竞争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战 略管理的基本问题就是企业怎样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80年代在战略管理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范式是波特(1980 )提出的竞争力模型。这一范式理论基础来源于工业组织的结构———管理———绩效范式 (Mason ,1949;Bain ,195 9) ,他们强调的都是公司在评估竞争压力后应该怎样采取防卫行动。波特认为在均衡市场中 ,只有获得高差异和低成本定位的企业才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 ,他提出了 5种基本竞争战略 :成本领先 ,差异领先、成本聚焦、差异聚焦和整合战略。战略冲突理论与竞争力理论很相似 ,着重讨论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进入障碍和战略互动方面 (例如Shapiro ,1989)。战略冲突理论利用了博弈理论 ,把公司通过战略投入、价格政策、发布消息和控制信息来消除竞争对手优势效率的有效性 ,视为公司获得的竞争能力。竞争力理论和战略冲突理论对利润产生于特定的产品和市场地位持一致的观点。战略管理文献的另一支 ,通常被称作是“基于资源的视角” ,强调眼睛向内 ,认为公司特定能力、固定资产、独立技能是公司绩效的根本决定因素 (Penrose ,195 9;Rumelt ,...  相似文献   

9.
企业价值创造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价值创造理论主要包括古典利润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新古典利润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等。前三种理论实际上是单一产品利润理论,无法解释那些能够长期获得经济利润、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长盛不衰的原因。企业能力理论采用内生社会资本、企业文化、组织学习、核心竞争力等视角分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但其研究主要停留在现象和特征描述层面上,仍缺乏对企业竞争优势之个人行为基础的分析,缺乏从个人层面到组织层面的过程分析。本文认为,企业价值创造理论的未来研究应当对企业长期经济利润的来源作进一步追溯,在个人行为及其如何形成集体行为这二个层面上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与获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知道自己的竞争优势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思路,并从价值链理论出发,探讨了企业寻求成本竞争优势、歧异化优势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新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长远发展,需要通过不断整合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两大战略资源以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而构建并提升竞争优势。从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出发,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路径的概念框架,并以370份调查问卷数据为支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对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有直接正向作用,并分别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产生间接作用;组织性格可以直接,也可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间接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但对竞争优势的形成只能通过中介变量施加影响;知识资本有利于组织性格形成,核心竞争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不显著。由此,提出企业组织应该整合知识管理与性格管理进行知性管理,以谋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义落脚到竞争优势,是因为竞争优势能概括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结构”和“能力”三个属性,而且最根本的是产业集群较强的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持续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不同于群内企业竞争力的简单加总,也不同于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种自组织力、耦合力、协作力、创新力和品牌力。  相似文献   

13.
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应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前者是客观基础,后者是发展方向。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建立其竞争优势。对河北省的资源禀赋及区位比较优势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找出差距,培育集群产业,形成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突破现有竞争优势理论关于竞争优势基本形式的成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总结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现有竞争优势理论中竞争优势基本形式均呈现出产品低成本、差异化的二维理念,然而"二维理念"对企业环境责任竞争力不能做出较完好的解释。在分析原因后,提出了竞争优势基本形式的"三维理念",并用该"三维理念"来解释企业环境责任竞争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互补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5,25(3):49-5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也可理解为比较生产费用优势,它是由各国土地、劳力、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的差别引起的。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力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同一产业之间竞争力的比较。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得到最终体现。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难以实现其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6.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which weighs a local economy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modernized level, and a might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 reliable guarantee which realizes the industry modernizatio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including Shandong,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and Guangdong, holds a quite high proportion, and is competitive. But as to the interi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of five provinces and cities actually has obviously gradient difference. The concrete profession's competitiveness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five provinces and cities by the shift-share analysis, obtains a conclusion that Shandong and Zhejiang hav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at Jiangsu's and Guangdong's competitiveness lies in capital,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y, but that Shanghai manufacturing industry'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not obvious, and then proposes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地区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由"多元"和"转型"的特征形成了一种大国综合优势。这种优势不是单纯的比较优势,它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大国综合优势出发,可以较好地发展大国的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外贸竞争力。大国综合优势超越了比较优势,成为诠释中国经济竞争力、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岩   《技术经济》2010,29(12):36-40
本文基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的现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选择显示性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这3个指标,利用出口数据评价方法,对我国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对我国整体产业及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原材料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弱,而出口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很强;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还较低。  相似文献   

19.
区域竞争力从产业层面进行研究,才有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下,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即将加入WTO也要求国内各地区必须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本文提出和评价了研究跨国公司对投资地产业竞争力影响的5种方法,并以浦东新区为例,运用竞争力系数方法分析了跨国公司对浦东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影响,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投资来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燕君  陈鑫云 《经济地理》2008,28(5):805-808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座城市特有的、其它城市在短期内难以复制或模仿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充分认识与准确判断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基于城市核心竞争力主要指标的纵向分析和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方法的横向比较,对杭州城市核心竞争力做出了基本判断.认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经济主体创新能力与杭州特质资源优势、朝阳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