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向林 《经济师》2013,(10):58-59,63
在组织法方面,生态责任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该责任的实现依赖于政策、法律、经济、伦理等多种手段。行为法层面上的企业生态责任可以看作是众多手段中之一种。在行为法方面,企业生态责任表现为私法上的侵权责任。社会化分担是对企业生态责任个人化的一种补充,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平、谋求科学发展。目前,我们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以构建企业生态责任社会化分担机制:建立以国家为主导的生态损害赔偿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完善企业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企业绿色责任是其社会责任传承文明的全新体现。企业履行绿色责任,是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社会绿色消费潮流和绿色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自身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责任的时代特征可从生成路径的内在性、历史任务的现实重叠性、推进方式的耦合性来认识。在推进策略上应注重全面性,以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为着力点;应注重可持续性,把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作为抓手;应注重协调性,以建立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企业生态责任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基于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企业生态责任的演进、伦理层面的研究与发展、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及企业生态责任履行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述评,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启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罗曼予  黄约 《经济师》2012,(1):224-225
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发展与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倡导走生态型工业化道路。深刻认识生态文明、生态伦理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作用,从企业规划、生产及营销、企业文化建设等主要环节上,全面渗透生态文明、生态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5.
企业责任的伦理气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形成与承担的过程中,不是企业的单独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整体的伦理氛围问题.除了企业内部小的伦理气候之外,还有一个社会的大的伦理气候的问题,这一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责任的小气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构和谐社会的共识,对于企业责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而企业责任对于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质量竞争是企业竞争最根本的途径,也是良性竞争最根本的方式;质量是国民诚信度再造的重要力量;企业的质量文化已成为企业伦理和企业诚信的核心;质量伦理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信用度得到加强;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产品质量是企业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之一;良好的企业伦理是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要确保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恪守质量伦理规范,遵循企业伦理。  相似文献   

7.
简析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从经济伦理的视角,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共性"内涵的生态意旨,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性缺失和伦理意识淡薄,导致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现状:相关法规与践行机制的缺失和道德意识的淡薄。有鉴于此,构建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法律制度建设与践行机制的并行,完善社会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国范围内612份有效问卷,考察了社会责任取向的产生和影响作用机制,研究了外部制度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内部伦理制度和企业社会资本4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外部制度压力对社会责任取向中法律取向和慈善取向有正向影响;伦理取向、慈善取向对内部伦理制度有正向影响;社会责任取向对企业社会资本有正向影响;内部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资本有正向影响。首次将4个变量纳入一个框架模型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行为,并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应有生态伦理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领导者的生态伦理责任新概念,并界定它的内涵,分析了它的成因,讨论了领导者生态伦理意识和生态伦理责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益。长久以来,财务评价只重视企业的经济责任,却忽视对企业法律责任、生态责任、伦理责任和其它社会责任的分析评价,这样的财务评价是不完整的。引入社会责任财务评价,并探讨其评价内容和体系,以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评价体系,更好地满足企业相关利益者经济决策所需。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与中国经济的伦理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物质文明进步与伦理观念更新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之一。中国企业普遍忽视社会责任的原因在于对经济发展理念、动力、模式和企业角色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中国企业应该从开放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伦理的普遍适用性、历时代问题同时代解决的趋势日益明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视角着手 ,加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并在观念、制度、实践等层面做出切实的努力。只有这样 ,中国经济的全面伦理化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新理念:从社会责任到社会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学界、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争相研究的课题,原因就在于,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但同时又面临生态环境污染、员工利益受损、城乡差距扩大和社会秩序失范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和定义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商业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行为边界和价值规范。虽然不同学者对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和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尚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不容置疑的是,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价值创造主体,而且是在一定伦理规范下运营的责任承担主体。因此,企业必须正视企业社会责任时代的企业应该主张什么样的管理理念、战略、结构和方法,以使企业能够抵御风险、提升能力和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发展的文明,其各阶段都蕴含着特定的伦理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诉求的生态伦理价值包涵了尊重自然、环境责任、生态公正等价值诉求。通过对传统设计方式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当代设计的缺陷,进而重点论述绿色设计蕴含的生态伦理价值,阐明绿色设计中的生态伦理价值的重要性及其趋向。旨在告诉人们,只有时时警醒和坚持绿色设计中潜在的生态伦理价值,才能消除生态危机,使我们的设计更具人文内情感内涵,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根本利益、为建设美丽中国服务。  相似文献   

14.
商业伦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保险企业在经营中存在很多商业伦理问题。产权制度不够明晰、企业目标制定不合理、行业市场结构不合理、信用体系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通过明晰产权制度、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保险企业商业伦理的外部评价机制、增加市场主体的数量和类型和注重商业伦理的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保险企业商业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通过揭示人和自然的关系,论证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生态伦理行为具有普遍性,包括个人消费行为、企业生产行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实践。将生态伦理作为一种行为,运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剖析生态伦理行为逻辑,寻找生态伦理行为边界,通过生态伦理的行为效益对其进行福利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人必须敬畏天地,感恩天地。企业作为由人构成的组织是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利益,还影响社会公众利益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当今不少企业只知自身的"赢利",甚至是"唯利是图",而不知与利益相关者共赢,与自然生态共生,这是十分有害的。事实上,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不仅是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形势等外生力量所迫,也受企业可持续发展等内生力量的驱使。企业从不讲道德不承担社会责任,到加强伦理建设,勇于承担生态责任是促进企业与复合生态系统和谐的必然选择。这要求企业树立生态伦理观,实施企业生态工程,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切实履行企业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17.
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本文从广义的消费观出发,探讨了两种消费模式下的环境伦理问题。以消费链的主体—企业与消费者为核心,阐述了可持续消费模式下企业与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应当遵循的环境伦理原则,并首次提出了消费者延伸责任,指出生产者延伸责任与消费者延伸责任是消费领域环境伦理原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针对企业与消费者实践环境伦理的重点行动方案、制度保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滢  彭德元  付琴 《当代经济》2005,(11):55-56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应社会之要求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即完成其为股东利益服务的经济责任,并且能遵守法律,重视伦理,致力于公益事业,即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包括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社区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其他社会共同利益。美国学者阿尔奇·卡罗尔(Archie B.Carroll)将其归结为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  相似文献   

19.
传统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单纯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使企业逐渐形成伦理经营的观念。中国企业目前反伦理经营的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力;政府角色定位不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舆论监督不够;企业缺乏伦理意识、内部责任不明确。必须针对以上四个层面,采取具体措施来提升企业的伦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邓玥 《环境经济》2023,(6):36-37
<正>近年来,我国核能与核技术事业发展迅速,全面加强核安全监管、筑牢核安全底线责任在肩、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同时,用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进行全面部署。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核与辐射监管工作中,同时落实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部署要求,推动核安全监管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本刊记者对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江光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