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金融自主创新能力.文章重点论述了金融创新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分析了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动路线.本刊拟分三期发表全文。  相似文献   

2.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金融自主创新能力。文章重点论述了金融创新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分析了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动路线。本刊分三期发表全文。  相似文献   

3.
若干重要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经济大国,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构建与中国全球性经济大国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是中国金融的战略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的前提条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大发展则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民主法制和市场透明度的改善、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与大国经济和大国金融相匹配的军事实力亦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一个金融中心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上海在金融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上,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并成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大瓶颈。应从金融资源聚集与扩散、金融服务业引进与提升、监管与创新等三个方面,着力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多中心是中国布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多中心可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竞合效应的发挥,符合中国主要城市金融实力格局。选定上海、香港和北京作为布局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城市,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利益,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现状是相适应的。布局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总体政策取向是:中央政府总体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加大金融软件设施环境的建设力度、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机构、探索培养和吸引金融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强具有实际需求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6.
论金融生态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时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热、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差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安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改善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体系、会计审计制虚、支付清算体系、征信体系、融资结构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核心地位的不断提升,培育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很多国家的重要发展目标。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开展了针对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融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依据伦敦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指数)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以及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如何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更好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8.
敦志刚 《海南金融》2023,(12):29-37
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金融生态系统的“稳压器”及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压舱石”,被视为反映全球金融发展的“晴雨表”,在全球资本汇聚、实体经济增长以及创新支持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均遵循“供给引导型”模式的发展路径,即金融业的发展优先于其他经济领域,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催生了相关的经济活跃度,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各具特色的发展特征,分析海南自贸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约束条件,并结合海南自贸港全面“封关运作”实际,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核心地位的不断提升,培育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很多国家的重要发展目标.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开展了针对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融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依据伦敦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指数)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以及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如何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更好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明显加快。本文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方面会通过集聚效应,提升长三角区域金融能级和整体金融地位。另一方面会通过辐射效应,引起长三角内部金融发展格局变化,逐步形成以上海为核心、长三角其它各主要城市发展特色各异、功能衔接互补的多层次金融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张芊 《上海金融》2015,(3):57-59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推进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为上海国有企业产业金融创新在更高层次上融合提供了契机。本文作者结合本职工作,在探究实践产业金融创新的路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上海国有企业集团产业金融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底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13.
日前召开的2011年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前,上海市已经将今年要推进的金融领域的相关工作分解为130多项具体任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这130多项工作涉及到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低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15.
刘方  吴德晖 《海南金融》2010,(8):48-50,54
近年来,我国国内兴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热潮,北京、上海、深圳等市纷纷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只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建设成绩。本文基于伦敦金融中心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结合上海市经济金融发展的具体情况,有益借鉴伦敦建设的成功经验,从中获得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些启示,以此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布局和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意义是推进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于中国大国战略的实现,并促进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然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操之过急的金融自由化引发金融动荡、虚拟经济的过度泡沫化危害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向国内蔓延更为迅速等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点。中国布局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原则是:遵循金融改革开放风险可控的首要前提、坚守金融依附实体经济的基本底线和把握金融中心服务国内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有助于中国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尽可能趋利避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以国际金融多中心为战略选择,选定上海、香港和北京作为布局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城市,符合中国整体战略利益,也与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现状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92年,上海就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在金融基础设施、交易规模、机构数量、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城市.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和其它城市的挑战.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将带来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的调整,又给上海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绝佳机遇.上海目前金融业发展还远不成熟、市场机制还远不完善,所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坚持金融创新,以完善市场机制为主,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加快体制转轨的同时,逐步壮大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18.
李麟  方方  李晓玮 《中国金融》2012,(19):70-72
上海区域商业银行的责任利率市场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休戚相关利率市场化是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前提。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思路是依托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上海建成人民币产品的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借助本币的崛起,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与金融深化密切相  相似文献   

19.
李志青  胡时霖 《新金融》2023,(12):33-38+57
全球面临气候危机挑战的背景下,以纽约和伦敦等为代表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积极采取行动,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积极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本文通过构建绿色金融评估指标体系,对标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上海提升绿色金融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对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打造有一定创新和推广价值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评价激励机制,大力发展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气候投融资等绿色金融重点领域等。  相似文献   

20.
纽约及伦敦金融中心对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在我国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承担全国经济、金融和商业调控中心的同时,要发展称为国际化大都市,客观上要求北京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提升北京的金融竞争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因此借鉴世界一流金融中心的优势和长处,是北京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对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中发现,金融中心的形成是由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程度决定的,同时,监管制度和政府政策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北京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纽约、伦敦等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的优势,完善和成熟金融市场,提升金融业的活力,逐步建立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