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五”期间,冶金工业战线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走出了一条立足现有企业“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新路子,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钢产量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六五”计划的指标,1985年产钢4,666万吨,在世界各主要产钢国家中仍居第四位,特别是近三年来每年增产钢300万吨左右,在世界上绝无仅有.1985年地方钢铁企业蒸蒸日上,年产钢已达到1,000万吨以上.黄金生产土洋结合,增长较快,1985年产量比1980年增长57%左右,全国还出现了21个年产黄金万两的县.稀土生产异军突起,迅猛上升,1985年的产量比1980年增长了五倍.钢材的品种增加,质量不断提高.1985年按国际标准生产的钢材达到400万吨;以低合金钢为重点的高效钢材,五年内增加到700万吨左右.更可喜的是,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内共节约标准煤超过1,000万吨.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985年实现利税130亿元.连续四年实现了产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钢铁工业从1957年开始大量建设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30年来,地方钢铁工业几起几落,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经验丰富,教训深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钢铁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方钢铁企业走出了一条立足于现有企业挖潜、改造、配套和扩建的新路.地方中小钢铁企业钢产量的增长十分迅速,“六五”前两年平均增长50万吨左右,后三年平均每年增长100万吨以上.预计今年的钢产量将比1980年翻一番.去年,地方中小企业钢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21%,生铁占30%,钢材占1/3以上.小批量、多品种的成品钢材补充了大型钢铁企业的不足,活跃  相似文献   

3.
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我国钢产量从3712万吨增加到6635万吨,共增长了2923万吨,平均每年增长290多万吨,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在增加的2923万吨钢中,新建的宝钢只占386万吨,也就是十年增产的钢约90%是靠老企业挖潜、改造、扩建得来的.今后十年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翻两番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到本世纪末钢产量要达到8000万吨以上,钢材的质量、品种要赶超国际水平.实现这个奋斗目标,仍然是主要依靠老企业挖潜、改造、扩建.这一点现在看得十分清楚.今后十年需要新建一、两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但在全国增产的钢中不会占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冶金部总工程师周传典最近在国际冶金技术讨论会上说,今后十五年我国不需要再新建钢铁厂,按照规划同期要增加的3,400万吨钢产量,将主要依靠对老企业的改造来扩大生产能力.周传典说,我国冶金企业现在的钢铁生产能力大体上是4,600万吨,到2000年必须突破年产8,000万吨.我国现有大中型钢铁厂80多个,走老厂改造和扩建的路,特别是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优先改造和扩建增加钢产量,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按照这个计划,宝钢、武钢、水钢、酒钢及首钢的新转炉车间,舞钢、齐钢、大冶的电炉车间,攀钢、包钢、本钢的炼钢能力及炼铁的配套能力,武钢的炼铁、炼钢与轧钢配套能力都要在1990年前投产,为后十年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鞍山钢铁公司对国家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从1988年以来,在企业内部实行了以综合承包为主体,以科技效益承包和现代化管理效益承包为两翼的承包经济责任制(简称“一体两翼”承包),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1988年鞍钢钢产量突破了800万吨,提前两年实现了“七五”计划目标;在消化了外部因素减利5.43亿元后,全年实现利润达到16亿元,增长17%,其中科技效益承包和管理效益承包共增利3.5亿元,占增利总额45%.科技和管理承包对鞍钢经济效益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一、问题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冶金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钢产量从1986年以前的100万吨发展到1996年的400万吨;1993年实现利税16.3亿元,其中利润10亿元,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在全省分行业产值排序上,冶金行业已由“七五”期末的第七位上升到“八五”期末的第五位,成为江苏省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钢铁工业历经40余年,目前钢产量超过6000万吨,人均钢产量近60公斤,已拥有15个10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钢铁厂,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合理布局的钢铁工业,这对于加速我国经济社会起飞和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是必不可少的.据统计,冶金行业“七五”期间钢产量增长的80%以上,主要是通过老企业挖潜改造实现的.这条路投资少,见效快,符合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提  相似文献   

8.
1986年,冶金战线广大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加速改造,团结奋斗,积极进取,又谱写了光辉的一页.重大的成就首先,钢铁生产持续增长,钢产量突破5000万吨,质量品种有所改善,能耗降低,效益增加.去年年初,在全国冶金工作会议上,李鹏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冶金战线提出了1986年钢产量突破5000万吨的任务.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我们可以满怀激情地向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报捷:1986年,钢产量达到5190万吨,比上年增加511万吨,增长10.9%;  相似文献   

9.
<正> 郯城化肥厂是山东小氮肥企业的一颗“明珠”。这个企业拥有1500名职工,1.8亿元固定资产,两套4万吨尿素装置,8万吨合成氨联产2万吨甲醇。1995年,尿素产量已达1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利税3269万元。短短五年,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增长6倍、3倍和5倍。  相似文献   

10.
去年辽宁省冶金工业同其它战线一样,取得了好成绩.全面完成了国家生产建设任务,工业总产值、利税、钢、钢材产量都创历史最高水平,获省以上优质产品数量也是最多的一年.从今年开始,国民经济进入“七五”发展时期.“七五”期间我省冶金工业发展的规划已初步制订,总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理顺管理体制和各种经济关系;依靠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抓管理,上质量,讲效益,提高企业素质;两个文明一起抓,各项工作争创一流水平,为九十年代振兴辽宁冶金工业准备后续能力.我省冶金工业“七五”计划的目标是:工业总产值(包括大有色)138亿元,每年递增7.4%;钢产量1,274万吨,递增4.4%;生铁1,203.5万吨,递增3.2%;钢材1,066万吨,递增5.8%;有色金属38.7万吨,递增11.16%;有色金属加工材7.5万吨,递增13.4%.产品质量:创国优85个,部优240个,省优230个.按国际标准生产的产品106种,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50%.  相似文献   

11.
1988年过去了,又迎来了建国四十周年的1989年.回顾1988年,钢铁工业继续稳步发展,在钢产量从1987年的5627万吨增长到5920万吨,保持年增产钢300万吨的同时,按照把发展重点放到品种、质量上来的战略方针,加强了品种、质量工作.1988年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钢材从1987年的800万吨增加到1300万吨,超过1200万吨的原定目标;“七五”期间重点企业计划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的462条作业线已打通360条,又有3项钢铁产品被评为国家金牌,5项评为银奖,武钢硅钢片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钢铁工业基本上是走了一条挖潜改造、填平补齐、配套发展的成功之路.在加速经济发展,钢铁产品又陷入严重供不应求的新形势下,我国地方钢铁工业如何再上新台阶,为全国钢产量早日突破1亿吨做贡献?笔者认为,应坚持以内涵挖潜、配套改造为主,走联合扩建的道路发展地方钢铁工业.1 继续挖潜大有可为尽管我国地方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991年铁、钢、材产量已经达到2286、1927、1918万吨.但总的看,发展不平衡,现有主体设备的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以占全部地方企业生产能力和产量2/3以上的56家地方骨干企业为例,不同企业之间指标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钢:顶吹转炉平均利用系数为  相似文献   

13.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地方钢铁企业由于坚持走挖潜、革新、改造、配套的道路,在10年期间全国增钢2744万吨之中,近三分之一是靠地方钢铁企业发展生产实现的.近几年内,地方钢铁企业每年都投入20~30亿元的技术改造资金,“七五”计划期间合计将达到130多亿元;到本世纪末为达到应有的目标和水平,地方钢铁企业共需要建设和改造资金500多亿元.这样大量的资金如何筹措并坚持做到有效利用,是钢铁工业发展战略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课题的确立本溪钢铁公司1981至1987年钢产量平均每年以11.9%的速度不断增长,吨钢可比能耗平均每年以5.8%的降低率不断降低.1988年本钢钢产量环比增长速度为20.2%,钢增长绝对量为37.6万吨.在此条件下,吨钢可比能耗应能达到什么水平,这对本钢企业升级工作进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葫芦岛锌厂是一个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现有职工7833人。1987年末有固定资产原值23300万元,定额流动资金4950万元。 我厂始建于30年代。设计能力,锌1万吨,硫酸1.5万吨。解放以后,全厂先后经历四次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到1985年,锌的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硫酸的生产能力达到17万吨;产品品种由过去的2种增加到17种;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为了贯彻落实总公司“七五”规划总体要求,提高企业工艺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我厂于1985年又开始进行第五次技术改造。这次改造,原计划1987年末锌的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1988年末达到10万吨,1989年末达到12万吨。我厂经过第五次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原值将比1984年增长153%,年实现利润将比1984年增长216%,我厂的炼锌工艺技术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些方面已达到和超过目前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比较快,钢产量已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钢产量仅为世界人均钢量的1/3.我国从1980年至今,钢产量增长2/3.今后10年如在此基础上再增长2/3,则本世纪末我国钢产量将达1亿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拟定如下“发展目标二元矩阵表“进行论述之,祈望能获得校正.一、本世纪末发展目标预测1.钢材需求量增长1980年钢材需求量为3200万吨,其中自产2700万吨,进口500万吨.由于我国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销不对路,库存积压较多,再扣去少量出口,1980年实际钢材消耗量为2824万吨.我们将逐渐做  相似文献   

17.
鞍钢“八五”改扩建指导思想是:完善、配套、发展、提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鞍钢将继续坚持走依靠老企业挖潜改造的道路,进一步实现由产量效益型向科技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通过“七五”建成项目的完善和老区的配套,最大限度发挥“七五”改进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抓矿山,抓矿山,发展新的后续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益,增强鞍钢长远发展的后劲.到1995年形成870万吨钢、835万吨铁、646万吨钢材、3424万吨铁矿石的综合生产能力.创出10个领先拳头产品,板管比将超过60%,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钢材比率将超过85%,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三明钢铁厂在省委、省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依靠承包制所具有的内在利益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应用承包期省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改造扩建,不失时机地把规模配套建设搞上去,共建成投产25个项目,完成投资6.3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7.42亿元,使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1996年产钢超过60万吨,结束了连续徘徊五年之久年产50万吨的局面,1997年产钢预计可以超过75万吨。1996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7633.73万元,实现利税116667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ZI.22%和15.95%。技术改造后,使得各…  相似文献   

19.
马鞍山钢铁公司是我国9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钢产量居第六位,主要产品产量为:铁矿石773万吨,生铁224万吨,钢204万吨,材157万吨.“八五”期间,马钢将重点对炼钢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并随着2500立方米高炉的建成投产,届时可形成年产铁400万吨、钢320万吨的规模.2000年规划考虑再建一座2500立方米高炉、第四炼钢厂、一套宽为5000毫米左右的中厚板轧机以及相应的公用辅助设施,使马钢成为一个年产600万吨钢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一) “七五”的五年间,宜宾地区地县煤矿原煤产量先后跨上30万吨、40万吨两个台阶,产值每年净增100多万元,1990年达到了1100万元,增长速度高于区内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亏损比“六五”期间减少一半,上交税金增长112.6%,翻了一番多。多种经营产值五年内增长1.23倍,在煤矿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33.43%。固定资产原值比“六五”期间增加1倍,净值增长了47.8%。职工生活有所改善,1990年职工平均收入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