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秋 《时代经贸》2007,(1Z):14-15
商誉对于企业就像名誉对于个人一样的重要,商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立足之本。正是由于商誉的重要性,面对越来越多的侵害商誉权的行为,我们更应该加以关注。本文从界定商誉和商誉权入手,分析了商誉权的法律性质以及构成侵害商誉权的要件,对完善商誉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李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07-108
在对中国少数民族就业权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就业促进法》对少数民族就业权保护的具体规定,进而指出其不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商号作为企业的无形财产,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商号权的纠纷呈蔓延之势,引发了大众对商号权法律保护的关注.我国涉及商号权保护的法律不在少数,但纵观相关规定,仍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4.
商誉是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资产项目中最复杂且最有争议的一项,是最无形的无形资产.我国对商誉的规定和研究起步较晚,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重新制定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进行了一些规定,但规定很不完善.文章主要就商誉会计研究中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旨在一方面促使企业积极改善商誉的努力,使金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使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更好地决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商誉会计规定和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一、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1.法律问题。我国目前各类无形资产中,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均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管理,而非专利技术(即专有技术)和商誉的专门法律保护则还属于空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只有当发生企业整体产权有偿转让时才能确认商誉的价值。有些企业在没有产权变动的情况下,聘请或者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其“商誉”,有的还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其价值,这就严重违背了国家关于严格禁止没有产权交易目的的商誉评估公布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关于辩护律师保密权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法律几乎都规定辩护律师对其在执业过程中所知悉的秘密负有保密义务,中国也不例外。有些国家在规定辩护律师(下文所称的律师均指辩护律师)保密义务的同时也赋予他们一定的保密权利,而中国法律仅仅强调律师的保密义务而未明确规定律师的保密权。因此,应当具体分析中国存在的有关律师保密问题的立法缺陷,通过学习并借鉴有关国家的先进规定,从而提出完善中国律师保密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反思"信用权"——以完善我国信用征信体系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阁 《经济经纬》2006,(6):153-156
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美国信用立法的经验以及我国信用严重缺失的社会现实都表明,确立“信用权”不符合在我国建立诚信社会的法律价值诉求。学界试图将有关自然人及法人的信用的保护统一纳入到“信用权”的框架下的努力,不可避免地引发“信用权”是人格权还是无形财产权的争论,“信用权”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将面临难题。因此,在完善我国信用征信体系的背景下,应由名誉权和隐私权对自然人信用利益加以保护。对法人信用利益的保护,应分别置于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就商誉相关规定的保护之下。  相似文献   

8.
论商号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商号——作为企业的无形财产,其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在此过程中,企业商号权不断被侵犯的事实,也引发了大众对商号权法律保护的关注和思考。从商号权的概念和性质入手,结合目前中国对商号权的保护现状,提出商号权法律保护中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企业合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针对这种情况,章提出应在未来的《企业合并法》中完善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并从企业合并对债权人的告知、债权人对企业合并的异议申诉、企业不履行债权人利益保护义务而合并的后果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规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法定义务和合同义务,同时也为旅客在受到人身伤害时向铁路运输企业提出赔偿奠定了法律基础。但在考察各项事故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时,应考虑到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而旅客相对于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弱势群体等因素,对旅客实行倾斜保护,在铁路运输企业和旅客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对两者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更主要的是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大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制度将公司经理推上了企业的核心位置,公司经理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理阶层控制了公司及经理代理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构建完善的公司经理法律制度。本文在分析公司法规定的经理权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公司经理权法律规范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公司股东权保护制度的反思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文勇 《经济师》2005,(2):60-61
自 1 994年 7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施至今已经整 1 0年 ,限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立法经验 ,公司法律制度对股东权的规定存在许多缺陷与问题。随着公司法制理论的深入与完善和公司制实践经验的丰富 ,有关股东权保护问题已日渐突出。文章在论述现行《公司法》对股东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修订与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26-227
广告作为一种品牌建设和品牌发展战略形式,在发展壮大企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虚假广告盛行,而明星代言的虚假广告的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并且对社会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国法律对于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规定还不完善,部分商家、企业、明星唯利是图,同时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不成熟。鉴于此,应通过借鉴相关国外法律法规,完善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4.
李昭 《现代财经》2005,25(4):76-80
我国公民个人财产状况的诸多变化,引发了异常强烈的财产权利要求。“保护私产入宪”是完善保护私有财产法律制度的根本性举措。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其他法律,特别是行政法、民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诉愿权是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防止国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许多国家明确规定了诉愿权.本文试就公民诉愿权在我国宪法文本中的相关规定展开论述,初探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救济权利理论研究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研究其他国家对于确认不侵权之诉的规定,横向考察国外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法律渊源,广泛涉猎国际条约、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具体规定。可以看到这些国家早在一个世纪甚至更早之前就对市场参与者利用不当警告损害竞争对手的问题提供了各种保护和救济途径。中国应该借鉴和吸收这些国家的规定,完善确认不侵权之诉的相关制度,这不仅是遵守《巴黎公约》规定的国际义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急迫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7.
郝玉红 《经济经纬》2007,(3):154-157
由于消费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权益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必须在法律上赋予消费者知情权,以矫正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系.现行法律制度对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已做了相关规定,但还需要在责任制度、政府规制、社会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以最终实现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司归入权制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宇 《经济师》2009,(12):78-79
修改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均对公司归入权制度作了初步规定.这将有利于维护公司和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但与国外立法相比,我国公司归入权制度的规定较为粗略,仍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归入权制度的相关问题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归入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倩 《经济研究导刊》2012,(26):145-146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公允价值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中国公允价值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复合型会计人才缺乏及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外因困境。建议中国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及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这三个方面来改善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从狭义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角度阐述了共犯与身份的法律规定现状,指出了中国共犯与身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的焦点是刑法总则没有相关规定,而分则规定适用面又很窄;刑法规定与司法解释以及司法解释与司法解释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最后提出中国共犯与身份法律规定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