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赵峥  姜欣 《企业活力》2013,(3):72-78
区域创新效率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以2000-2009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创新效率的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考察期内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波动性较大,各地区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东部地区在三大地区中期初、期末的创新效率值最高,其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三大地区之间的创新效率差距有所扩大;(3)全国总体及西部地区在创新效率存在收敛趋势,而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创新效率收敛趋势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1990~2010年教育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情况。计量结果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临界点的左侧,现阶段平均受教育年限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教育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形"曲线关系,由于处于临界点左侧,教育基尼系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对于不同区域来讲,曲线的临界点有所差异。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存在差异性,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教育支出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西部地区的教育支出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3—201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老龄化、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收入对中西部的影响远大于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是东部最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对东西部的影响远大于中部地区,教育对中西部有较大的负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影响是正向的,且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政府应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关注老龄化问题,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扶持,加强宣传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刘飞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1):中彩页6-9
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金融效率进行评价,测度了各省的金融效率、金融规模效率及金融业各项投入指标的相对有效度,并对各大区域的金融效率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结果揭示了金融效率的地区差异,并得出了一定的政策结论.  相似文献   

5.
陈玲 《物流技术》2014,(21):288-291
以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使用改进的DEA-IDEA模型定量地测度我国2011年农产品物流效率水平,并对各省、市、自治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差异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传统模型测量结果显示,2011年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在三大地区中最低。使用改进后DEA模型(IDEA模型)后,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与中部、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而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差异却有所减少。除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外,全国大部分区域已不适合继续扩大农产品物流规模。同时发现农产品物流业从业人数和农产品物流总额是影响农产品物流技术效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异.2002年的全国各地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表明,我国以往东快西慢中部居中的经济增长基本格局已被打破,经济发展呈现出东部最快、西部居中、中部较慢的增长态势.2003年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仍然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且中部地区增长率的增长速度小于西部地区2.8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Bootstrap纠正的共同前沿DEA方法,测算2000~2012年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并分析其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呈现梯状空间分布;技术差距拉大导致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能源效率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群组前沿效率下降也是制约东西部能源效率改善的重要因素;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不仅造成区域间能源效率差异,而且使得各地区内部省际能源效率也发生明显分化;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城市化、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资本深化、经济开放、能源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绝对规模在不断上升,而其占GDP和政府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有下滑趋势。政府消费支出中社会性消费在逐年增加,政府自身消费在逐年减少,但政府自身消费仍占有较大比重。政府消费支出城乡结构的不平等程度较大,东部地区政府消费支出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政府消费支出水平最低。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偏差导致居民消费不足,结构错位,进而成为宏观经济结构失调、社会不平等程度过大的因素之一。矫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政策取向应有一定的针对性,要合理定位目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并完善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绝对规模在不断上升,而其占GDP和政府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有下滑趋势。政府消费支出中社会性消费在逐年增加,政府自身消费在逐年减少,但政府自身消费仍占有较大比重。政府消费支出城乡结构的不平等程度较大,东部地区政府消费支出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政府消费支出水平最低。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偏差导致居民消费不足,结构错位,进而成为宏观经济结构失调、社会不平等程度过大的因素之一。矫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政策取向应有一定的针对性,要合理定位目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并完善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5年和2008年两个特征年份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城市排水行业省级政府管理绩效的省际、区域和分指标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排水行业的省际政府管理绩效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省际之间差异较大,但差异有逐渐缩小的趋势,总体上东部地区的绩效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省(市)是我国城市排水行业政府管理的领先者;区域间差异较为显著,但是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不断减小;监督管理水平及内部人员培训水平等指标稳步升高,行业与技术法规建设水平指标提高幅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效应逐步检验及Sobel检验,将政府创新偏好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国家审计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地方政府创新偏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地区检验显示,上述效应存在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国家审计揭示作用效果最显著,可以提升政府创新偏好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东部地区国家审计建议作用效果最好,也可以通过提升创新偏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方政府质量对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效果的影响不同。基于200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区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质量对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在预算软约束作用下,这种正向影响发生了逆向改变,即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质量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效果的关系起到了反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以及中央政策的地区性差异,东部和西部的政府质量对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效果的影响要高于中部地区;随着东、中、西部省份发展程度由强变弱,预算软约束对政府质量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效果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也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李星星  李卫忠 《物流技术》2020,(2):48-51,149
运用DEA效率测度方法,通过对2013-2017年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的对比研究,探索推动广东省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路径。结果显示:对比珠三角区域,粤东西北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与珠三角区域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粤东与粤西地区,粤东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值仅为0.4,粤西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值为0.81,均远低于珠三角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值0.94。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制约粤东西北地区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应加强物流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are largely driven by fossil fuels. To reduce CO2 emissions in China, it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nergy efficienc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lacks-based measure window analysis approach to evaluate regional dynamic energy efficiency during 2001–2010, and then explores energy efficiency determinants by considering spatial effects, which is conducted based on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evident spatial correlations between regional energy efficiencies in China. We find that, there exist evident disparities in cumulative effects of energy efficiency among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Interestingly, significant energy efficiency spatial spillovers can be clearly found between regions within the western area and across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areas. It is found that, energy structure, energy pric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R&D stock are significant at national level. However, energy structure and railway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re insignifican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while energy price and R&D stock are insignificant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areas, respectivel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 level are found to be insignificant at national level, but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significant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areas, and urbanization level is significan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Surprisingl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 level are found to have positive impacts on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western area. In addition to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local conditions, policies making should take efficiency spatial spillovers into consideration. Several interesting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基于DEA模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7—2016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将测度结果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并对各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2007—2016年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三个区域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东部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相一致。通过收敛性检验可以看出2007—2016年,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发散趋势,即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Haze pollution has become a new threat to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it may be that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ur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ants. A dynamic spatial autoregressive (SAR)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and haze pollution.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direct impact of factor market distortion on haze pollution and control potential endogeneity problems, a newly developed intermediary effect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 is utilized to explore how factor market distortion indirectly affects haze pollu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regional haze pollution i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haze pollution; that is,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exacerbates haze pollution. In general,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not only directly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haze pollution but also further intensifies it by distorting the local factor market,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factor market distortion is approximately 7.04%. The results of the regional inspection found that competition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eastern region did not lead to haze pollution, and distortion of the factor market did not exist as an intermediary effect. However, both direct and intermediary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refore, an offici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that includes ecological constrain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guide the benign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and 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echanism must be developed for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reduce haze pollution. In addition, the free flow of factors and marketization are equally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标:从空间维度考察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9~2018年30个省份和四大区域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金融集聚的空间效应,即特定地区农民消费如何关联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金融集聚。研究发现:在全国省级层面上,农民消费不仅受本省农村金融集聚的显著影响,同时还受到邻近省份空间溢出的显著影响。分区域检验显示,一方面,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农民消费受到域内金融集聚的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这一区域差异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一致性,但农民收入影响更大。另一方面,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民消费受邻近区域金融集聚溢出效应的影响显著,但东部地区则不显著。研究表明,一是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具有重要影响,二是农民收入过低会弱化金融发展对消费促进效应,增加农民收入是提升消费的根本;三是加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金融合作有利于实现共赢。研究创新:将空间效应引入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探究了该影响的空间特征及关联性。研究价值:对农村金融集聚的消费促进效应做出了更全面的评价,为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消费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抓手。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法,研究2010年我国31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影响显著,虚高了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且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规模效率不足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主因,但其提升空间相对较大,全国26个非综合技术有效地区规模效率递增率高达100%,因此,加大规模投入是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的首选途径。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反映在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总体呈东、中、西高低排列,其中,中西部地区规模效率的巨大鸿沟是其综合技术效率不足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accepts the null hypothesis. Namel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universit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at is to say, although the efficiency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universities i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eastern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the average efficienc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iciency difference among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statistically. Therefore, it shows a balanced development trend for th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相似文献   

20.
刘绍君 《企业经济》2012,(1):136-140
低碳环保下,环保投资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存在差异。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东中西部环保投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CSHJ)是当前环保投资的关键,其在东中西部对经济增长影响度远大于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GYWR)及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XJXM);但是环保投资政策受到区域差异化影响而不同,在东部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CSHJ)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GYWR),其效果要好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在西部,要加强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XJXM),其效果要好于中部,中部好于东部。因此,政府应实施区域差异化投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