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碳减排是世界能源工业持续关注的主题,国际著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纷纷展开碳减排技术和途径研究。自200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不断上升,每年化石燃料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2012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达到316亿吨。由碳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减排已成为世界能源工业持续关注的主题。石油行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固定源中,石油行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核工业》2016,(3):33-33
<正>我国目前电力供给结构现状根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15.1亿千瓦,其中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9.8亿千瓦,占比为65.0%,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3亿千瓦,占比为35.0%;2015年全国总发电量5.60万亿千瓦时,其中化石能源发电量4.04万亿千瓦时,占比为72.2%,非化石能源发电量1.56万亿千瓦时,占比为27.8%。2015年,核电装机容量2608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比例为1.73%,核电发电量1695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比例为3.01%。  相似文献   

3.
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88%,电力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35%,是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要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云南是我国电力大省,也是清洁能源大省,装机中近90%为清洁能源。为当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云南优势何在经过多年发展,云南省已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电力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1.06亿千瓦,以水电和新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超过9000万千瓦、占比达86%,2021年清洁能源发电量3310亿千瓦时,占比达88%,具有在全国率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政策法规     
国务院正式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1月2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全面推进节能提效等作出部署。《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分别控制在40亿吨标煤和615万亿千瓦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能源综合效率提高到38%,《规划》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1年下降17%,  相似文献   

5.
前言化石能源的利用造成了二氧化碳大量排放。1965年~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达1万亿吨以上,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忧。为约束全球二氧化碳持续大幅增长,碳税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数字     
电力行业十一五二氧化碳减排约17.4亿吨中电联和美国环保协会共同编著完成的《中国电力减排研究2011》11月21日在京发布。2010年电力烟尘排放总量160万吨,比上年下降31.9%;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约29%;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呈现排放总量上升、排放强度逐年下降的特点。电力行业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从2010年的2.2亿千瓦增长到2.9亿千瓦,年均增长5.7%。而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就突破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水电装机总量的四分之一,继续稳坐可再生能源的头把"交椅",而水电发电量更是历史性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全国每使用5千瓦时  相似文献   

8.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与火电、水电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截止到2005年底,全球在役运行的核电机组已达443座,核电年发电量超过2.98万亿千瓦时,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西欧OECD国家的电力有43%来自核电。进入21世纪以来,受高油价和全球变暖的影响,包括美国、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电力生产消费现状我国电力生产情况。根据中电联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本文中我国数据统计口径均为中国大陆)发电装机容量17.8亿千瓦,人均装机容量为1.3千瓦/人;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9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8.6%。2017年,我国全口径发电量6.42万亿千瓦时,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0.4%,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2018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5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其中,我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火电发电量分别为1933亿千瓦时、1.21万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于全球能源发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延续当前能源发展趋势和现有的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将导致能源需求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高速增长,使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高出6℃,将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和不可逆转的影响.这样的发展趋势必须通过采取迅速的、强有力的行动来加以控制.能源行业应该采取综合排放限额贸易、行业减排协定和国家减排政策与手段为一体的政策和行动机制来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IEA(国际能源署)分别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450ppm二氧化碳当量和550ppm二氧化碳当量为目标,分析和评价了相应的政策行动措施及其对能源需求总量、能源结构、能源价格、能源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部门发展模式和投资结构的转变,将在全球稳定温室气体浓度和实现排放控制目标的行动中起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9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8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今年1~7月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502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7%;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52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8%;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建项目储备充足;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8.6%、风电平均利用率96.1%、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7.9%。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我国全年发电量1.91万亿千瓦时,2004年已达2.19万亿千瓦时,其中燃煤电厂的发电量约占80%,我国发电用原煤占全国原煤产量的50%左右,全国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工业排放量的56%。由于燃煤电厂基本上均是高架源排放,因此排放的二氧化硫对当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但对酸雨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我国的酸雨污染在加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尤其是煤电不得不加速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尽管政府和电力企业都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但燃煤电厂特别是现役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步伐,还不能…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可再生能源既受到较低价格化石能源的强烈挑战,也面临温室气体减排的机遇期,全球可再生能源维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3289亿美元,并购交易总额为939亿美元,共消费可再生能源电力5.56万亿千瓦时,生产液体生物燃料7485万吨油当量,可再生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0.14%.未来强烈的国家意愿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逐步降低的成本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实力,但在个别国家及地区将出现某些阶段性挑战.传统化石能源公司要因势合理制定战略规划,园地有序开发可再生能源,广泛开展国内及国际合作,关注储能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其中约4/5的原煤用于生产动力和热能,50%左右的原煤用于火力发电。燃煤发电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硫、氦氧化物及二氧化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全球气候构成直接危害。因此,我国电力生产必须采用清洁、高效的技术,走电力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煤炭工业》2013,(3):14-16
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会议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预期目标: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7.9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39.5%。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弃电量、弃电率逐年下降。2019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04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8.1%;全国可再生能源弃电量约51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约395亿千瓦时,"三弃"现象虽有所好转,但电力消纳压力依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许帆婷 《中国石化》2013,(11):52-53
当今世界,碳减排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行业与外交热点.碳交易制度也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中相继建立、发展.然而,作为一种旨在降低排放的制度设计,碳交易本身对工业排放无能为力.碳减排归根到底需要相应的技术作为支持. 碳捕集与碳封存(CCS)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国际社会对此高度重视.国际能源署(IEA)《2009年CCS技术路线图》更提出到2050年全球投资2.5万亿~3万亿美元建成3400个CCS项目的设想.碳捕集与碳封存技术为企业在碳交易市场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其中约4/5的原煤用于生产动力和热能,50%左右的原煤用于火力发电。燃煤发电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全球气候构成直接危害。因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三五"期间,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2016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这是时隔15  相似文献   

20.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其中约4/5的原煤用于生产动力和热能,50%左右的原煤用于火力发电.燃煤发电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全球气候构成直接危害.因此,我国电力生产必须采用清洁、高效的技术,走电力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