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小金库”这种违规形式,凡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收支不在本单位财会部门账上反映,具有逃避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的性质,小金库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3.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4.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此类资金的形成是一种典型的损公肥私现象,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对“小金库”的查处,  相似文献   

5.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账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的“小钱柜”。审计“小金库”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业务。为此,本文拟就如何查证“小金库”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审计方法查处“小金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金库”及建立方式 (一)何谓“小金库” “小金库”也称“账外账”,即: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目前小金库的形成范围之广大,资金数额之巨大,给整个经济运行设下了一块绊脚巨石,如不整治,则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7.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或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法定账内核算.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审计情况看,随着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单位可支配现金的减少,“小金库”在一些单位或部门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其设立方式、存在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小金库”引发的矛盾及职务犯罪也时有发生,必须认真治理。  相似文献   

8.
审计中,我们常见的是“账外账”,也叫“小金库”,一般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并小范围违纪违法支出的行为。由于“小金库”负面影响很大,危害严重,财政法规处罚设定一般较重。近几年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发现,为逃避监督和处罚,许多单位“账外账”的花样不断翻新,其违纪的隐蔽性更强,“账内账”即是其变柜形式的典型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去向和清查方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准设“小金库”,但事实上设“小金库”的情况仍然存在。它像依附在社会主义经济肌体上的恶性毒瘤,无情地吞噬着国家的资财;它又如一张张温床,孕育着腐败与犯罪。危害匪浅。  相似文献   

10.
杨勇 《现代审计》2008,(5):47-48
一、当前“小金库”的主要表现“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匿各种应交收入,或以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移到本单位财务账外,不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私存私放各项资金。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1.
一、“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区别 1.概念不同。“账外账”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相似文献   

12.
杨萍 《甘肃审计》2003,(12):21-21
所谓“小金库”是指那些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并且不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根据国家规定,凡违反国家财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都在清理检查的范围之内。几年来,通过审计检查,发现“小金库”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状况的存在无论是对单位、部门还是对领导干部本身都具有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张澜 《广东审计》2003,(4):39-41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或虚列支出、转移资金,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法定账内而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电力施工企业由于依附于目前仍具有垄断性的电力集团,其所从事的电力建设施工项目又具有投资大、周期短、流动性强、隐蔽工程多等特点,在客观上为各单位设置“小金库”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查处“小金库”增加了难度,致使各电力施工单位私设“小金库”的情况屡禁不绝。  相似文献   

14.
国家明令禁止单位私设“小金库”,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令不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小金库”乃是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资金。其性质是化“大公”为“小公”或化公为私。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为什么私设“小金库”问题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屡禁不止呢?究其原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谢彬 《现代审计》2005,(4):20-20,19
小金库,即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进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在新形势下,应如何治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呢?笔者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16.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而进行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近年来,“小金库“屡禁不止,据披露,1998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审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小金库”已成为国家资产和税收流失的“黑洞”,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一、“小金库”的来源 “小金库”是指单位或部门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隐匿国家或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会帐目、私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私存私放的资金。由于“小金库”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极易导致少数人私分、贪污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它是腐败的温床,因此必须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研究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小金库”影响和危害 “小金库”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息,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是非税收入泛滥和无序的表现,而且诱发请客送礼、铺张浪费、挪用私分、贪污贿赂等许多问题,也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小金库"又称账外账,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务院先后11次布置清理“小金库”,清理结果,“小金库”有禁不止,屡查屡犯现象仍然严重。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