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健 《山西农经》2020,(4):84-85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由于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重视,农村生态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并带动了当地经济及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生态旅游业普遍存在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因此,从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保证农村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海南省农村的农业生态旅游已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但是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但阻碍旅游开发而且还阻碍海南农村地区建设有效的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研究农业生态旅游的效益问题势在必行。文章基于海南农村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及对其效益研究的一些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确定农业生态旅游与其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发展条件。采用层次分析法评判模型,对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开发进行分析评价,通过确定效益评价指标,得到适合的模式效益。进而改变当地农村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的农村生态旅游,全面提升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将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有机结合,以可持续发展旅游为指导思想,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开展旅游,推动地区生态保护、经济进步、旅游业发展。文章选择以马鞍山含山县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发展。通过对含山县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机遇的分析,对比研究现阶段含山县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杜波 《山西农经》2021,(1):49-50
乡村旅游开发已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正确认识乡村旅游业与农村经济的关系。乡村旅游产业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能够刺激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各地要最大程度挖掘和利用好旅游资源,结合当地人文与自然特色创新乡村旅游项目,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共同发展。研究与分析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发展策略,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林业统计资料,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2003~2012年生态旅游产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以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容量、从业人员和建设投入均实现快速增长;生态旅游服务业在林业经济内部有着较强的规模效应;生态旅游业技术进步年增长率为1.1%,但中国整体和区域层面上生态旅游开发技术效率仍徘徊于较低水平上;区域层面上生态旅游业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出中西部高于东部地区的情形,区域间东部地区技术效率先降后升,中西部地区省际差异总体表现为不断增高的态势;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是影响生态旅游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但相关资源配置未实现最优,同时规模效应在当前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尚无法体现,市场化程度提升对生态旅游服务行业技术效率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这其中旅游季节性便是显著问题。由于内蒙古旅游淡旺季对比十分明显,旅游的季节性波动,特别是旅游淡旺季的巨大反差,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子系统及旅游者的游览效果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指出旅游季节性已经是一个制约草原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其成因及影响分析可以看到,相应解决策略要立足实际突出自身特色发展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原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农村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山水,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发展原生态旅游既利于农村旅游业发展,又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升农村整体竞争力。本文从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原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最后根据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思路,对如何推进山区原生态旅游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河北省,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获得河北省生态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河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等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河北省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济快速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人们期望通过多元化旅游模式来在典型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由此导致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即农业生态旅游的产生。研究从二元化经济科技和激活区域旅游市场等角度阐释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理念和经济角度分析制约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空间的问题所在;从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等角度给出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我国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旅游模式前景分析,说明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在规划布局、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故本文立足于优化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角度,探索并创新与经济转型背景相适应的农村生态旅游模式实施路径,以期通过该路径提升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及权衡协同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促进乡村旅游业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效把握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宏观态势。[方法]文章构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时空动态差异,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乡村旅游亚系统的权衡协同关系及权衡程度。[结果](1) 2009—2019年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整体呈趋好性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亚系统作用强度不均衡,趋势变动最为明显的是呈上升趋势的资源环境和呈下降趋势的发展成效,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异系数逐渐缩小,空间格局由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高四周低演变;(2)各维度对发展影响力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为强等作用维度层,经济环境为中等作用维度层,社会环境为弱等作用强度层。绝大多数双因子的组合结果均优于单因子的作用强度,即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是多因子组合作用的结果。[结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系统相对协调,但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成效联系度不强,互动促进作用弱而独立性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对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以期对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方法]基于阿坝州生态环境现状,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以及乡村旅游发展4个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2010—2016年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在2010—2016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10年的0133增长到2016年的0820,变化幅度明显,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水平。[结论](1)社会发展可持续水平在4个系统中的权重值最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对平衡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协调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开发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是实现阿坝州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阿坝州乡村旅游发展在整体生态环境可持续系统中的贡献值逐渐增大,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阿坝州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对四川省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开发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20个具体指标构成评价综合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系统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在综合评价层中,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开发情况的权重值分别为0.426 5和0.328 4,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0.104 2和0.140 9。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85.48,为2级水平。[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有较大提升空间;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增加交通便捷性,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队伍是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乡村观光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节假日时间增多、城市病日益加重及交通便捷等状况为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存在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层次偏低等问题。基于此,该文从强化政府引导和监管、加强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创建优势品牌及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的基础。梳理现有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以期对后续研究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文献综合分析法和比较与归纳分析法,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的选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评价客体及尺度、评价后指导方向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遵循相同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其评价要素、层次结构和评分标准进行重新修订,选择不同的影响因子和特征值构建相应的评价模型。(2)目前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采用更多的是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3)评价研究区域范围已涵盖中国多省域单元;评价尺度不同,评价客体数目侧重有所不同,省市级尺度评价客体数目多为单客体,景区、景点级评价客体数目侧重多客体,而县乡村级尺度,根据自身研究目的不同,单客体和多客体各有研究。(4)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的指导建议较多地从注重自身观赏价值、特色文化内涵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和完善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根据具体评价地区、具体评价结果,分重要性先后次序给出合理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建议。[结论]在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中,评价方法总体略显单一;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环境补偿能力的关注较少;在时间跨度上的指标动态监测和整体评价监测方面欠缺。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经济转型困难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新乡市城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影响河南省城郊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并针对指标评价结果从加强政府引导,强化政府监管;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培训力度,注重人才引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环保意识,注重生态效益等方面提出促进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涵,文章从全域旅游视角研究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以期为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查阅法,了解南矶旅游开发及社区参与的现状,结合实证分析法,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南矶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结果](1)目前南矶乡村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当地居民对参与旅游发展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参与的水平与能力都较低,湿地资源作为当地社区福祉的根本同时也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当地旅游开发应将社区作为核心利益群体;(2)提出政府、保护区、旅游发展协会、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五位一体”的社区参与式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并从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开发经营、产品开发、收益分配和环境保护等5个方面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实施途径,以形成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社区居民自发旅游和乡村旅游创客等多种旅游开发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出融湿地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结论]该文所构建的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将社区参与作为一个实质性要素,强调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建共享,并兼顾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这将有利于全方位盘活社区资源和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实现旅游业与社区共生发展,因此这种开发模式比较适合于那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而旅游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且位于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乡村地区进行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构建海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种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有效评价和量化的方法。[方法]文章以海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在参阅相关文献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海南旅游自身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海南乡村旅游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管理服务系统等4个维度、39个具体变量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并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结果]系统层四大系统权重大小分别为:乡村旅游资源系统乡村旅游管理服务系统乡村旅游环境系统乡村旅游经济系统;要素层权重分别为:乡村资源质量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指标层权重分别为乡村环境质量指数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文化保护投入乡村(门票)收入比例=乡村综合管理水平乡村旅游地设施=乡村旅游投入比例乡村旅游机构与制度完善程度。[结论]从总体来看,海南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其中系统层乡村旅游资源系统和乡村旅游管理服务系统所占比重较大,说明海南乡村具有较高的资源禀赋,也证明了乡村旅游管理服务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指标层每一项具体指标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权重大小不一,总体相差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基于乡村旅游的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以期对海南省全域旅游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与环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经济系统竞争力和社会系统竞争力构成准则层,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最大隶属度,得出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综合评价值。[结果]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为88.79,处于二级水平,竞争力强。[结论]资源与环境在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中优势明显,且对全国市场具有重大的吸引力;独特的热带风光、较高空气质量指数以及经济特区、生态立省、国际旅游岛等政策优势是海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主要竞争力;海南省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中应重点关注差异化发展模式,把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强化和突出热带、慢生活、富氧等独具地理和文化特色的元素。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考虑到空间溢出效应,将资本因素划分为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3个纬度,结合劳动力投入量,通过构建前沿的计量经济学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2000~2009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农村金融规模、效率、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村经济存在反向作用,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具有显著而正向的直接影响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良好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各省市在加大农村金融投资规模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