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台湾汽车业销售体制、销售方式和销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的购买愿意进行研究,研究了销售中的价格、保证和品牌对消费者购买愿意的影响,并针对台湾目前的汽车销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汽车产业全球化,企业集团化,生产集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从事台湾汽车业经销通路行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改进台湾汽车业的销售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研究台湾汽车业销售体制、销售方式和销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的购买愿意进行研究,研究了销售中的价格、保证和品牌对消费者购买愿意的影响,并针对台湾目前的汽车销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汽车产业全球化,企业集团化,生产集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从事台湾汽车业经销通路行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改进台湾汽车业的销售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销售以其独特的优势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在网上购买商品,这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向传统的窜货带来了挑战。研究主要对网络渠道窜货的危害、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20年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电市场日趋成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孕育了一些知名品牌,在产品同质化,消费者更理性化有选择购买下,大多数厂家仍沿用着经营初期传统的销售模式和管理方法.竞争的现实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产品和推广方面的创新.但是,研究、探索适合现今社会销售方式已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焦点,而家电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和市场的销售模式,这关系到企业现在乃至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针对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三种销售模式来探讨今后发展方向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汽车业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汽车行业的营销策略在历经销售汽车、销售服务之后,发展到现在的汽车文化营销。消费者购买的将不仅仅是厂家生产的汽车、厂商提供的服务,更是购买了厂家赋予汽车的文化底蕴。汽车市场上的竞争不再只是价格服务战,还是无声无息的文化战。众多厂商以飘散着不同文化韵味的汽车来攻占人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码产品价位的日趋平民化,国内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潜在购买需求不断转化为现实购买行为。大量知名企业开辟了数码产品的生产线,力图在目标市场的占领中抢得先机。数码消费市场呈现出供销两旺的发展态势。然而,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求最终利润实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畅通无阻,作为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销售环节更是如此,好产品,好经销商一个都不能少!然而,当前国内数码产品行销领域经营管理相对来说比较滞后,表现在规模小、形象差、服务不到位等方面,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育。针对这些方面,本文就经销商的经营管理意识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鉴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品捆绑销售与传统捆绑销售相比具有便捷、灵活等新的特点,本文基于有序Probit模型,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各种影响因素对网络消费者多品牌捆绑商品的购买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消费者在线购买多品牌捆绑商品时主要受到消费者的上网时间量、商品折扣、捆绑方式及商品平均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上网时间量和商品平均价值是负相关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营销建议,为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莹  朱建荣 《现代商业》2012,(14):22-24
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后总结出了网络口碑质量的三个维度,即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口碑质量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模型,建立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口碑的相关性、全面性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可以通过这两个变量来计算和推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网络口碑质量越高,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越大,消费者越愿意购买。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为线上服装经销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购买服装时,如果一家服装店不能让顾客试穿的话,有很多顾客就会马上离开;购买品牌电脑时,如果消费者不能亲自试试性能,感觉一下质量,大多数消费者就会对其质量表示怀疑;购买手机时如果销售人员不太愿意让顾客试验效果,顾客马上就会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会受到价格表述方式的影响,被称为价格框架效应。在控制价格折扣绝对水平的情况下,价格框架会影响捆绑产品促销的吸引力。在营销实践中,不相关的交叉捆绑销售越来越普遍,如何采用合适的价格表述形式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价值和重要性相似的实用性产品和享乐性产品捆绑的情况入手,分析了捆绑销售中价格框架与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一个享乐品和一个实用品捆绑销售时,价格折扣体现为享乐品上比实用品上的节省使消费者有更少的预期愧疚和更高的购买意向,预期愧疚在价格框架与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态度功能理论,采用二手数据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仿冒奢侈品比较,研究我国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什么样的仿冒轻奢侈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较之在产品炫耀性大时,消费者对仿冒奢侈品有更大的购买意愿,在产品炫耀性小时,消费者则对仿冒轻奢侈品有更大的购买意愿.较大的产品炫耀性增加了消费者对仿冒奢侈品持有的社会调节态度,较小的产品炫耀性增加了消费者对仿冒轻奢侈品持有的价值表现态度;产品功能态度中介了产品种类及产品炫耀性与仿冒产品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零售市场的发展,消费者一改原有单一渠道购买方式,倾向于采取实体店、网上以及移动终端相结合的跨渠道购买方式。从本质而言,消费者不同渠道的购买方式是渠道选择的差异。对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进行研究,不仅是适应新经济发展形式的要求,而且是为企业在多渠道环境下维护顾客忠诚、制定合理的渠道营销策略、开展线上线下业务提供合理化建议。本研究在界定消费者介入与跨渠道购买内涵的基础上,对消费者介入对跨渠道购买意愿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并初步建立了影响机理理论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网购已成为我国消费潮流,但是网购风险令消费者有所顾虑。有的企业利用网络技术提高网店信誉,坚定消费者购买决心;有的企业提供货到付款方式消除消费购买顾虑;有的企业利用实体店体验、网店销售方式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实证研究分析表明,顾客感知风险由低到高排列:实体店体验、货到付款、网店信誉好;情景影响感知风险,感知风向影响购买决策。因此,线下体验与线上购买相结合(OTO模式)值得电商企业推广。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     
与消费者套近乎可促进销售2010年的《消费者研究杂志》上刊登的一份题为销售环境中‘偶然性相同'因素对消费者态度和购买倾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的文章中显示,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今天,通过与消费者套近乎可有效促进销售。该研究一个关键词是偶  相似文献   

15.
<正>一、对消费者的调研发现对消费者的调查表明,超市提高食品安全是一项能带来积极回报的“投资”,而不是“成本开支”。 1.首先,中国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2.食品安全是影响消费者消费选择哪种渠道购买食品,特别是生鲜加工食品的主要因素; 3.大多数消费者愿意为改善的食品安全多支付一点额外的费用; 4.改善食品安全能够帮助零售商增加销售、进行溢价销售以及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促销方式相关研究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相关文献,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餐饮外卖的促销方式及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针对外卖平台、外卖平台商家、促销方式提出相应建议,将促销方式归类为满减、打折、优惠券以及限时抢购,从购买行为的消费者注意、翻看网页、购买、再次购买各阶段分析这四种促销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发现消费者更倾向于满减活动,其次是打折,最后是优惠券和限时抢购。  相似文献   

17.
新产品预发布已被广泛运用到商业领域中,本文着重从消费者的独特视角来探讨其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延迟购买,提出五大关键因素促使消费者延迟购买并愿意等待被发布新产品的上市:预发布所提供信息的具体程度和可信度、公司的市场支配地位、产品的创新程度、对消费者的学习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本研究的管理意义和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数据表明,95%以上的消费者在身临销售现场时,会出现忘却原有记忆形象和特定信号,游离在各种品牌面前犹豫不决的所谓"别入态度"。因此,40%的消费者是任现场决定商品购买的。在欧美、日本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19.
“团购”行为特点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吴国庆 《商业研究》2003,(23):145-147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决定着企业的产品能否顺利销售的关键,而现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多样化及集团性趋势越来越突出。团体购买行为是现今消费者购买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这种新的趋势到底对谁有利?这种新的购买方式能不能被企业所接受?这种新的消费行为方式是不是一出现就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能给企业的营销工作以合理的分析,同时能够就消费者购买行为以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农产品销售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线下渠道销售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因而,越来越多的经营业主开通线上渠道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从顾客需求、购买成本、购买便利与沟通交流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产品线上渠道营销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产品线上渠道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