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析独立董事制的制度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缺陷,要改变上市公司董事会“内部人控制”状况,应从改造监事会入手,设立独立监事,让独立监事和内部监事共同承担起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有效的制衡机制;应该建立一个以中小股东作为聘用方的能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组织,来聘用独立董事。  相似文献   

2.
对上市公司而言,慎选独立董事有着特殊的重要性,错选独立董事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代理问题;保护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独立董事的基本工作目标,独立董事就应该由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来选择;上市公司股东应将愿意独立董事的诚信、声誉、能力、个性及其职业与公司所属行业的相关度作为选择独立董事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庆 《经济管理》2006,(21):29-34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利用合成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效果较弱。要提高独立董事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必须在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革的基础上,加强独立董事市场的建设,并提高独立董事行权的能力和意愿。  相似文献   

4.
娄雄 《经济咨询》2004,(6):26-28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由来及在我国的基本情况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是指在其任职蕈事的公司中不同时担任管理职务的董事,并且在经济上或者相关利益方面与公司及经理层没有密切的关系。独立董事不受制于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从而能有效制衡控股股东和监督经营者,确保董事会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操纵,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建立合理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如波 《经济论坛》2002,(17):9-9,5
一、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制度安排 1、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提高董事会的整体素质,实现董事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董事会的整体决策能力。独立董事大部分是经济、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他们以其专业知识和独立判断,在公司战略、运作、资源、经营标准以及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出独立的判断和恰当的评估,能够使董事会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从而提高公司董事会的整体素质和决策能力,促进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2.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健全董事会制衡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50%以上来自第一大股东,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内部人控制下,董事会中没有小投资者的代言人和利益保护者,致使中小股东利益频繁受损。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并依法扩大其职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舶来品”,并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在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滥权、中小股东保护机制缺失等治理背景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行权能力及激励约束机制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独立董事可以看成是剩余控制权进一步社会分工的结果,股东拥有终极控制权,独立董事为上市公司的职业监管者,监管的对象是代理问题,而其本身与股东、政府、公众、董事会构成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过程就是解决独立董事与本土上市公司各利益主体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选择──股东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市公司而言 ,慎选独立董事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错选独立董事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代理问题 ;保护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独立董事的基本工作目标 ,独立董事就应该由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来选择 ;上市公司股东应将愿意独立董事的诚信、声誉、能力、个性及其职业与公司所属行业的相关度作为选择独立董事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独立董事履职的主要手段是董事会的投票。除参与董事会全体会议表决外,当涉及股东与银行之间的关联交易时,还需由独立董事单独投票表决。这也意味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作用应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我国《公司法》、《证券法》要求独立董  相似文献   

9.
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一系列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解决代理问题,达成利益一致的要求推动着现代公司治理的发展.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客观地监督管理层,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防止内部人的控制.董事会下属的提名委员会负责向股东大会提交每年改选的独立董事名单和候选人名单.而在我国,这一项制度尚不成熟,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控股股东操控董事提名权的问题,并由此来控制公司意识,不利于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将从独立董事提名权的保护出发,探讨提名委员会及其它相关制度对提名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表明:(1)上市公司年度内举行独立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即独立董事越勤勉,越有可能实施累积投票制度;(2)上市公司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即独立董事运作机制越好,实施累积投票制度和网络投票的可能性越高。基于此,本文建议从单纯强调独立董事规模与比例,转向注重提升独立董事的勤勉程度和完善独立董事运作机制,切实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在董事会机构、董事会会议、独立董事、董事会外部制约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解决的对策是: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改变大股东完全控制董事会的局面;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营造独立董事充分行权的环境;加强对董事的违规处罚力度,强化董事的诚信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董事会考评机制.对于董事会的考核可以从两方面去进行:一方面是对董事会的整体考评,另一方面是对董事个人的考核.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考核评估方法,由非投资相关者专门针对董事会进行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以来并未在上市公司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反而使原有的监事会被边缘化。为解决二者的冲突问题,首先,要对二者的职责合理定位,独立董事侧重于对经理层监督,监事侧重于对董事层监督,避免交叉重叠、效能弱化;其次,要强化独立董事、监事的独立性、胜任能力、诚信等素质,积极推进法制、激励约束机制、用人机制、保险机制、绩效评价体系等配套措施建设,使企业内化的外部监督与内部的监督共生互动,重建公司治理的监督架构。  相似文献   

13.
丁和平 《技术经济》2006,25(8):70-72
一段时间以来,连续出现的财务欺诈及违规的关联交易现象,侵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诚信问题的恐慌,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对于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目前在上市公司实行的独立董事制度的总体效果还不十分理想,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找到有针对性的对策,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时于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监督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资本市场有序健康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借鉴Fama和French(1998)公司价值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从公司内部现金和股利价值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将独立董事引入公司董事会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内部所持现金的价值,明显降低了股利对公司价值的贡献。这一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有效地抑制了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牺牲投资者利益、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文章还发现,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的负相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独立董事制度与双层委托代理结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双层委托治理结构的核心加以改善,一方面可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本拟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资格、运作、制度安排等方面做一粗浅分析。以求得对独立董事行为的理性解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设计中的若干缺陷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独立董事的选任程序、任职资格及工作方式、基本职权和责任、激励机制、与监事会的关系等方面,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逐一分析后认为: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并不意味着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而言,治本之道应是公司股权的多元化和合理化,独立董事也只有在股权结构相对合理的条件下才能更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静 《经济问题》2012,(4):69-73
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不仅体现在公司价值的提升上,更应该体现在各类代理成本比如不必要资本支出的削减上。选取2007~2009年9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资本支出水平为切入点,分析独立董事和CEO权力对资本支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层权力越大,越倾向于加大资本支出,任职时间长和两职合一的高管层更是如此;(2)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能够有效抑制高管层滥用权力增加的资本支出;(3)通过对不同股权性质企业分析,国有企业中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对抑制资本支出水平的有效性显著强于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设计了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质量的评价标准,并进一步构建了“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指数。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质量主要受公司的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的人数、公司规模、上市年限和是否海外上市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程柯  陈志斌  赵卫斌 《技术经济》2012,31(3):103-109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6—201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独立董事职能的角度,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了独立董事机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整体上可明显改善投资效率;相比国有上市公司,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更显著地改善投资效率;提高独立董事薪酬水平对改善投资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将投资非效率区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种情形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