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丽娜 《中国海关》2011,(12):54-55
关于不可抗力条款 不可抗力条款是一项免责条款,其涵义是:买卖合同签订后,合同某方当事人并非出于自身过失或疏忽,而是因为发生了其所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该当事人可以免除或推迟履行合同的责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信用证付款条件下,进出口企业不仅应注重对合同条款的设置,还应注重货物品名的实际设置以及货物检验条款、装运条款、价格条款和付款条款的设置。这不但有利于信用证开立,信用证条款的履行,减少信用证的不符点,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顺利履行合同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商品数量是国际货物买卖的重要交易条件之一,在合同中严谨的规定数量条款对于双方顺利完成合同有着重要的意义。买卖双方是否能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合同的数量条款也是能否顺利履行合同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对外加工装配贸易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本文就如何开展对外加工装配贸易,首先阐述业务的特点,二是要慎重签订合同,三是阐明合同的主要条款,四是在履行合同中应注意事项,以利对外加工装配贸易健康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不可争辩条款,指保险人在寿险契约成立后经过一定期间,不得对被保险人任何告知或隐瞒之事实提出抗辩,而主张解除契约;虽足以证明被保险人有故意违反告知义务之具体事实,保险人仍不能免除给付之责任。  相似文献   

6.
<正> 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北京某甲和新疆某乙在2002年11月8日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某甲应于2003年4月30到某乙处提供一项重要技术服务:2003年4月24日,某甲所住居民楼发现一确诊"非典"病人;4月26日,某甲居住地的卫生部门对该居民楼实施了隔离措施,导致某甲无法按时履约。律师点评:不可抗力,通俗来讲就是指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包括某些自然现象(比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和某些社会现象(比如战争、罢工、骚乱等,近几年国际流行很盛的新名词——恐怖主义事件也可归入其中)以及某些政府行为(如订立合同之后,政府当局颁发新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而导致合同不能履  相似文献   

7.
李春景 《国际市场》2002,(12):44-44
有这样一个案例:我国外贸公司A向德国模具制造公司B发出购货合同书,欲以CIF价购进一批模具.A在购货合同书的背面条款中规定:"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由合同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果签订合同双方经协商后尚不能解决时,必须提交仲裁.仲裁应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根据该委员会的仲裁程序原则进行仲裁."B接受了A的订货要求并发回一份销售合同书,但其背面条款规定,如发生争议应由英国伦敦仲裁院仲裁.对此,A未做出任何表示.随后双方便开始履行合同,可是不久就发生了争议.A根据其购货合同书的背面条款在中国提起仲裁,而B却根据销售合同书的背面条款认为应在英国仲裁,而不是由中国贸促会仲裁委员会进行受理.  相似文献   

8.
保险行业风险经营中存在风险单位集合规模太小、道德风险及逆选择三大难题。只要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与不符合约定就得承担继续履行违约责任。应强化非精算保险业的发展、信息披露与风险分类 ,制定免赔条款和共保条款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9.
<正> 在国际营销中,包装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作为履行合同条款和保护商品的作用,成为促进销售和多创外汇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包装装潢与国际市场营销要素现代营销观念从整体上运用营销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股权疑案     
邓宜平 《创业家》2003,(8):79-80
转让公司股权,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来签订和履行合同,看看转让时是否通过了股东大会,是否到工商局登记备案,是否签订了模糊条款,否则,打起官司来,花的就不仅仅是律师费了!  相似文献   

11.
2009年通过的新《保险法》首次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有益于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保险人解除权的滥用情况,是我国保险业和保险法的进步和发展.本文通过对不可抗辩条款概念和起源、我国的法律规定、设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对不可抗辩条款在我国的适用进行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老人与店铺服务□︹美︺派克·安德比尔亚瑟王传说中的幻术家梅林越活越年轻,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却是过一天老一天。年少不知老来的滋味,不能体会老人的艰辛。如果说老龄化是不可抗拒的人口变动趋势的话,工商企业就应该估计到这个日益壮大的消费群体的特殊需求,并尽可...  相似文献   

13.
化解信用证风险隐患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证中的"软条款"(SoftClause)在我国有时也称为"陷阱条款"(PitfallClause),是指在不可撤消的信用证中加列一些条款,使出口商不能如期收汇.据此条款开证申请人(买方)或开证行具有单方面随时解除付款责任的主动权,即买方完全控制整笔交易,受益人处于受制人的地位,是否付款完全取决于买方的意愿.这种信用证实际变成了随时可以撤销或永远无法生效的信用证,银行中立担保付款的职能完全丧失.带有此种条款的信用证实质上是变相的可撤消信用证,极易造成单证不符而遭开证行拒付.  相似文献   

14.
杞易航 《商》2012,(21):156-156
2009年,我国在新《保险法》中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该条款以保障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对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进行限制。但不可抗辩条款在我国立法和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谈及引入不可抗辩条款后的实质性效果,探究在实务中运用该条款存在的问题,以求提出我国保险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条规定了当事人在合同中使用标准条款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对合同的标准条款做出规定。何为标准条款?所谓标准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比如保险合同中关于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条款、铁路运治合同中关于承运条件的条款、银行借款合同中关于利息和借款使用条件的条款等,都是由一方当事人事前制定,由另一方当事人无条件接受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可变更的,因此含有此类条款的合同又被称为格式合同、定…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不管你是欢欣鼓舞,还是嫉妒愤怒.“中国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和大规模的制造业相伴而生的必然是中国物流的崛起。制造商需要机器  相似文献   

17.
合同时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签订的拥有经济、法律以及行政效益的协议,签订之后企业要严格履行合同中的条款,所以合同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本文对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制度创新是基础 经济互补是关键──对“九五”时期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的探讨秦池江经济体制改革进展到今天,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路程,就会发现改革乃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从根本的属性上来看,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不可替代的,通...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7年下半年开始施行的国际商会UCP600的解释,一个信用证中无论有没有不可撤消条款,都被视为不可撤消信用证。因此,信用证这种具有银行信誉的付款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付款方式。但是,有时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却又使得信用证的生效和结汇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受益人疏于防范,就会给自己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外贸行业与国外进行经贸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且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因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情况,尤其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针对违反合同的情况,违约方应承担什么责任,另一方应采取什么办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实际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所谓违反合同又称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必然会对他方当事人造成损害。要求违反合同的当事人对他的行为负责,采取措施,弥补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