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在众多企业哀鸿遍野的特殊困境中,恒力集团依旧保持了高度稳定的增长速度,给了整个行业最后的信心.这不得不让人感叹,身为行业龙头的恒力,已经在纺织行业中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在恒力看来,2012年的经济行业困境主要体现在纺织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虽然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使企业认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为着力解决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提供了契机,也为企业向高端挺进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2.
素有"中国大陆多孔丝专家"美誉的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是著名纺织企业恒力集团下属的核心子公司,目前具有年产60万吨熔体直纺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化纤行业高端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知名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纺织》2011,(2):59-59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加上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等因素,已影响到部分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能力,进而对消费增长构成制约,特别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纺织服装企业,大批外贸出口企业订单持续减少,接不到订单的企业越来越多,不仅让本已微利的纺织企业无"利"可图,纺织出口企业更是受到重创。化纤龙头华联三鑫的关停,江龙集团的倒闭重组,许多企业出局。  相似文献   

4.
10月29日,由吴江市恒力集团在宿迁投资的二期德力化纤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由此,恒力集团在宿迁的总投资达到75亿元,成为目前江苏省最大的南北产业转移项目。恒力集团是一家大型现代化民营纺织企业,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企业。近  相似文献   

5.
梁文 《中国纺织》2009,(4):111-111
金融危机对纺织行业带来的危机和影响,给不少企业带来种种压力。但江苏恒力集团却依靠自己独特的发展秘籍,2008年销售额达到139亿元,各项经营综合指标继续保持同行业领先水平。记者在采访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时,他说:当前,国家出台了振兴纺织行业的规划,还会相继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这将是鼓舞纺织企业战胜危机,实现良性发展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江苏吴江有这样一个说法:在中国,谈专业纺织市场,不能不谈到盛泽东方丝绸市场;而谈东方丝绸市场,又离不开市场周边的大批纺织化纤企业。二者相生相荣,一起筹造了"盛泽织造"的辉煌。而素有"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生产基地"、"中国大陆多空丝专家"等美誉的恒力集团就是盛泽化纤业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7.
素有中国大陆多孔丝专家美誉的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目前又有了新的发展目标——打造全球设备最先进、产能最大、产品品质最优的工业丝生产基地。江苏恒力化纤是著名纺织企业恒力集团下属的核心子公司,目前具有年产60万吨熔体直纺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化纤行业高端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纺织》2009,(12):44-45
从白手起家到坐拥130亿元资产,他只用了15年;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具有亚洲最大织造能力和全国涤纶长丝产能前三强的大型现代化纺织企业,他带领着28000恒力人一直在努力向前。他,就是年仅38岁的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建华。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他早就已经把明天的超越看成生活和行动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在回顾恒力发展的道路时说,"纺织是个好行业,因为有人就会有穿衣需求,就会有无限的市场;企业经营者要踏实、专注;企业要创新,做就做到最好!"几句话概括了他多年来在纺织行业打拼的感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信心、专注、创新也正是这家企业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0.
从白手起家到坐拥130亿元资产,他只用了15年;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具有亚洲最大织造能力和全国涤纶长丝产能前三强的大型现代化纺织企业,他带领着28000恒力人一直在努力向前.他,就是年仅38岁的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建华.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他早就已经把明天的超越看成生活和行动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日前,恒力集团第二届迎新长跑比赛在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铿锵有力的宣布声中开幕。来自恒力集团下属子公司的800余名选手奔跑在恒力工业区大道上,恒力人以奔跑的速度与激情迎接新年的到来,奔向企业发展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日前,恒力集团第二届迎新长跑比赛在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铿锵有力的宣布声中开幕。来自恒力集团下属子公司的800余名选手奔跑在恒力工业区大道上,恒力人以奔跑的速度与激情迎接新年的到来,奔向企业发展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期,纺机企业遭遇的困难甚至要比其他行业企业更为严峻。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宗明表示:"在困境中求生存和发展,企业一定要抓住一切有益于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纺织服装周刊》:欧瑞康纺织集团作为瑞士高科技集团欧瑞康的事业板块之一,近一年的销售业绩发生了哪些变化?你们如何看待并应对目前全球纺织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创新感言:企业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企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我相信身在市场中,事事在变,但创新不变。创新事迹:大海航行靠舵手。为彻底改变青岛国有纺织业面临的困境,闫勇以创新实践作为不断发展的驱动马达,以"做中国功能性纺织品专家"为愿景,以"特色纺织、科技纺织、健康纺织"为发展方向,带领  相似文献   

16.
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纺织企业已经开始预备"过冬"了,而现在,2012年的立春早已过去,纺企的春天却还远未到来……2012年2月13~17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出版社党委书记迟宗君、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冯德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以及棉纺、化纤协会等有关人员一行12人与福建纺织行业协会、当地政府领导一同深入12家纺织服装企业座谈、交流,了解企业在订单、用工、融资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及各地政府扶持企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从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正常的生产,但今年的形式明显不容乐观。开工时间明显滞后于往年,工人返工率也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面对着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和近半闲置的机台,不少纺织服装企业迅速做出应对,但看似轰轰烈烈的生产背后,不少纺织服装企业表示严峻的经济形势所带来的发展压力已经显现,企业存在许多发展困境,需要政府和协会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7.
《纺织服装周刊》:瑞士立达公司作为世界知名纺织机械制造商,一直致力于高端纺机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在中国纺织行业面临困境的今天,业内企业不可避免受到波及,请您谈谈立达公司如何看待这些困难?采取了怎样的措施?Roger:立达集团成立于1795年,从最初的棉花贸易到后来的纺纱机械生产,可以说见证了纺织装备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欧洲市场在回暖,现在已明显感觉到欧洲订单在增多。但中国企业成本上升后,要获取更优质的订单,企业才能维持良性发展。这时更应积极到欧洲参展。"已到巴黎参加过四届中国纺织服装贸易展的南京南鑫纺织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肖琳 《中国纺织》2012,(7):62-64
2012年前三个月,中国出口日本的纺织服装产品同比增长约7%,同期,日本自越南、柬埔寨进口的同类产品同比增长逾40%。而当下一些国外企业采取"Chinaplusone"(中国+1)的形式下单,从另一个侧面对中国企业订单"流失"作出了预警。"这几年纺织业成本不断上涨,而产品价格却涨不动,企业利润不断下滑,如果再不寻找出路,只能等死了。"这是浙江沿海等地做外销企业老板面临的困境,对于他们来说,转移是出路,但究竟是向内转还是向外移,也很困扰。  相似文献   

20.
江苏白兔集团作为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企业500强之一,也是华东地区专业生产优质高支棉线(纱)最大的企业和江苏省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将企业纺织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并根据这一定位进行了企业的相关配套建设,在企业技改方面也坚持这一基本发展理念。2008年的持续盈利,实现了企业在困境时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