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页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发展农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就必须加强和重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进入了依法实施阶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的落后不仅是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落后,更重要的是“人的落后”。因此,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太小,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民人均收入低,投资意识差等等。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应对策是:转变观念,搞好服务,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转变投资理念。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农村逐步推行财税制度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财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减轻了农民负担,遏制了农村“三乱”;强化了农民的税收意识,提高了农民纳税积极性;促进了乡镇财税体制改革,规范并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促使乡镇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发展了经济,改善了干群关系;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增强了决策民主化,提高了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保持了农村社会稳定;使农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对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新阶段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逻辑进路主要表现在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上,通过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实现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在现实图景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行政权力的“偏离”与“越位”、治理制度的“虚置”与“空转”、区域分化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以及专业人才的“留不住”与“引不进”问题,应从促进政府职能转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施政经分离,构建市场化的现代治理体系;激发动力,增强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以及通过外引内培,构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引擎等方面整体谋划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参保行为态度、参保主观规范和参保行为控制决定了其参保行为意向,农民参保行为意向和参保的行为目标又决定了其参保的行为。以广西百色为例,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参保意愿;充分发挥村干部或农村“领导人物”的作用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三项措施增强农民的参保意愿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从发展农村教育出发 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利用现有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要在各省市建立“农民工输入、输出基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相似文献   

7.
朱健国 《新经济》2002,(2):78-79
坐在舒适的书斋时,我常常佩服一些“大红头文件”和学者,他们关于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要害的论述真深刻,然而一旦到农村实地考察一番,才知“如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目前中国三农问题火烧眉毛的要害,并不在什么“资源紧约束,城乡结构二元对立”,也不在以减负实行新的“均田免赋”,有人说,中国农民现在有八苦:“供养大量公权人士,是农民的第三苦;缺乏社会保障,是中国农民的第四苦;观念落后,是中国农民的第五苦;资源缺乏,是中国农民的第六苦,创业难挣钱难是中国农的第七苦;经常受凌辱,是中国农民的第八苦,”但我在农村实际感受后发现。没有表达权,是中国农民最大最根本的苦,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8.
刘玫 《发展研究》2003,(6):35-36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好“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产……  相似文献   

9.
农村成人教育创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如丹 《发展研究》2007,(9):103-105
发展能力的不足和发展机会的缺失是农民贫穷的本质,并正在成为加剧和强化这种贫穷的动力,农民发展能力的不足和发展机会的缺失又缘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不足.在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人多地少的福建农村要迅速地崛起,就应该避虚就实,大力推进农村成人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创新,提升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辛炎 《经济论坛》2000,(20):37-38
乐亭县成人教育在县政府的统筹协调下,认真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优势,在轰轰烈烈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看作是科教兴农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素质的过程,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一 在“八五”期间,乐亭县开展以“613”工程为主线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即: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棉、稻、果、菜、虾、地膜六项实用技术为重点的培训;每所乡镇成人学校抓好科技扶贫一个村;在农民中广泛开展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的“三学”活动),有效地普及了科学技…  相似文献   

11.
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五”期末,在国民经济高位运行和国家加强对“三农”的政策支持作用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体趋好。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供求矛盾趋于缓解;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优质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农民增收幅度由低走高,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继续增加。这些良好的局面为确保“十一五”时期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庞大载体和深层动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流动有利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素质的提升,同时又促进了农村家庭发展策略和老人赡养及子女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当前农村社区子女教育观念、农民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现代化变迁;农民工流动也导致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和乡凤文明建设“主体缺位”、“人才瓶颈”的问题;农民工群体的学历结构和职业结构是影响其“群体贡献力”的主观因素,流动距离、流动时间和社会认同是外部致因。  相似文献   

13.
陶莹 《时代经贸》2014,(6):206-207
云南省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大。要建设云南新农村,应从转变观念入手,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自主意识;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应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把劳务输出作为一大产业加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充分认识到调动农民积极性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保持惠农政策的连续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与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发展就是要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之间互相调适、平等发展的良性运行的社会。而“三农”问题既是人地关系紧张加剧的具体体现,又是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客观反映,严重制约着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若要化解“三农”问题,就应当遵循市场化、持续性、公平性原则,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的经济地位,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朱建华 《经济前沿》2001,(10):15-17
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1、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变化。1979年我国的改革始发于农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取向,一是突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分配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二是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绝大部分农产品开放价格,供求关系实行市场调节;三是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业商业建…  相似文献   

17.
实施“四下乡工程”扩大农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落后城市10年以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过渡,呈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农民消费满足率低,潜力巨大。解决我国农村消费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需求下乡”。除此而外,还要实施“四下乡工程”:完善补贴政策,推动“家电下乡”;改善农村物流,推动‘强市下乡”;扩大消费信贷,推动“金融下乡”;改造农村住房,推动“新居下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十分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三农”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并从现实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农村的现状,深刻阐述农村改革的伟大意义和农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农村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提出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等。江泽民同志以邓小…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吉林省提出变“快走”为“快跑”的起始之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继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粮食总产量力争实现510亿斤,增幅达到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增幅达到6%,力争实现8%。上半年,各地围绕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是农村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民最关心的核心问题,直接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本文就对完善农村“三资”管理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相关举措,从而为营风清气正的农村发展环境,确保了农村大局和谐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