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财会战线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财会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知识水平不高.难于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据国外有人统计.一个人在校学习获得的知识中只有5%-10%是将来必需的.也就是说有90%-95%的知识需要人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2.
知识“透支”是指知识的补充赶不上知识的输出。眼下审计人员中知识入不敷出的现象并非少见,如撰写审计报告或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或引用法规不当.定性不准,禁不住推敲;撰写审计信信息或思路老套,或反映问题陈旧;撰写审计调研或语言艰涩,或无新意等等。面对知识上“赤字”威胁,多数审计工作者善于挤时间进行“充电”,但也有的一味“吃老本”,结果出现业务不精通、水平上不去、质量提不高的现象。 中国历史上有个好传统,即做官必须读书学习。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以学识考宫,这其中透出一种文明的精神,即鼓励人读书上进,昭示…  相似文献   

3.
成人高校的教师多数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受过严格的学历教育,有着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这些人在进入成人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有的比较适应,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有的却不能够很好地适应,讲课虽然很认真,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陷入了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我们看到,人类其实有史以来都在追求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有钱幸福.有的人觉得有权幸福.有的人觉得自得其乐就是幸福。但我们追求幸福的方式大致来讲有两类.一是通过让别人不幸福而获得幸福.这包括偷盗、抢劫.计划经济也属于此.不过最主要一种方式的是战争,使民众不幸福而让自己幸福。另外一种方式,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我这个人可能有点书呆子气,谁都劝人家读书,朋友之间交往多是送书。我认为书是最好的礼,也是最好的营养品。现在缺营的人不多,缺知识的人不少,很要提倡读书。乡镇干部一天到晚忙得鞋壳里长草,读书时间确实不多,但决非没有一点时间可挤。有的乡干部说,整天和农民打道,不需要多大学问,把政策记就行了,不需要多少书本知识。有的干部说,不知道读什么书。认为和农民打交道不需要多知识是老皇历了。对现在的农民定得刮目相待。现代社会,信息道很多,有些农民见多识广。我触过一些农民,他们的知识面可广了,不管是对政策、对法律、对现代科技,都能提…  相似文献   

6.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创效的源头.这是企业多年来形成的共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有的单位亏损项目多.把亏损原因大都归结为市场不规范所致。笔者认为.项目亏损纵然有市场投标竞相压价等因素,但主要还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问题。因为市场的变化是不以某个施工企业或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尽管有些变化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规范的因素.但总体来看.市场对每个施工企业所面对的条件和环境都是相同的.谁能适应谁就占优势.反之就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讲.施工企业应把着眼点放在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上.转变观念.强化内部系统集成功能.  相似文献   

7.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同为对共产党人、领导干部提出的素质要求,三者之间虽然各有区别,各有侧重,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是一个缺一不可、不能分割的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讲学习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不是与生俱来、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获取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要认识和改造这种发展变化了的世界,就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得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否则,其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犹如无源之水、无…  相似文献   

8.
一、小康和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小康社会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指从贫困或温饱型步入富裕型社会的转型时期。小康社会用指标进行量化,便是小康社会指标。由于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很不一致,有的人认为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概括;有的人则认为用“恩格尔系数”(吃占消费支出比例)达到50%以下就可以衡量;比较多的人理解小康社会指标范围比较宽泛,认为除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林丽 《活力》2011,(1):95-96
灵感是英文inspirationd音译。柏拉图在他的《伊安篇》中指出:“同一个诗人的不同创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同一个诗人解说不同的诗.效果也不一样,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就是因为文艺创作活动并不是一种记忆.而是一种灵感。”凭记忆从事大致相同的活动的人,其水平应该基本相同:凭灵感就必定有成功,有失败。其实。凡属人类创造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参考     
调查显示逾半数中国市民对当前收入感到满意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新一项调查显示 ,有58.2 %的中国城市居民对目前的收入水平感到满意。但也有20.6 %的人表示不太满意 ,87.1 %的人表示很不满意。当人们被问及决定经济收入的因素时 ,34.2 %的人认为是技能的强弱 ;20.6 %的人认为是单位经济效益 ,18.1 %的人把决定因素归于国家经济水平 ,只有9 %的人认为职务、职称的高低是决定收入的因素。调查表明 ,人们的行业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目前最受追捧的行业是金融/经济、高新技术、商业/物流。与2000年初的调查相比…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知道.生活在21世纪的人掌握一门外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英语。如何学好英语.提高英语水平,是当前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其实,学好英语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自然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其实方法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就看它能否完美地与个人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一套方法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话,以后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可能我们都见过类似的情况:有的人整日埋头书案。学得很辛苦,但成绩仍不理想;有的人则懂得“有张有弛”,学得很轻松,而且名列前茅。以下几条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跻国 《秘书》2014,(3):8-9
从事秘书工作需要具有开阔的知识面,因此秘书人员必须加强知识积累,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虽然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的确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读书既能丰富和充实生活,更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工作水平的提高。美国有一句谚语:“让我看看你在读什么书,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人..”培根也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那么,秘书应该关注哪几类书籍呢?  相似文献   

13.
幸福心理学是研究幸福心理的一门学问.幸福心理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相互联系的.它包含了幸福的感情、需要、认知和行为等诸多因素。幸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具有多层次和多因素性。有的人认为幸福来自于我行我素、悠闲无争;有的人则认为幸福就是创造价值、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也有人认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是莫大的幸福等等。因此.幸福首先是一种个人的感情,可称之为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庞志兴 《乡镇论坛》2013,(30):46-46
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实已经酝酿很久了,但刚一出台.就遭到不少网友吐槽。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不是不想回家看父母.而是没有条件。的确.那么多人背井离乡.有的是为了谋生,有的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有的是为了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事业。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仅仅靠一纸法律条文还远远不够。如何创造条件.能够让子女“常回家看看”才是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一、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从领导科学理论的意义上讲.所谓领导者,顾名思义,即领而导之.是职务、权利、责任及利益的统一体。就传统观念而言,人们倾向于认为领导者是有特殊才能的人。他们制定决策、激励成员、处理突发事件.是群体的引路人。学习型机关的领导者除了具备以上条件之外.还必须学习新知识、熟悉新业务,掌握新技能.并努力建立一种能让个体成员扩张其能力的有效机制.激励他们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以谋求个人和部门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所谓“知识透支”,指的是知识的补充赶不上知识的输出。眼下文秘工作者中知识入不敷出的现象并不少见,如有的写文章胸无成竹,力不从心,有的作报告语言干瘪,了无新意,等等。面对知识上的“赤字”威胁,多数文秘工作者善于挤时间“充电”,认真学习。但也有的一味“吃老本”,结果出现“江郎才尽”的局面。古人云:“学者非必为仕,仕者必如学”。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做好文秘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文秘工作者的从政之本。一个文秘工作者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越多,眼界就越开阔,精神就越充实,思想境界就越高,就越能产生超凡的人格魅力。相反,就会“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知识功底不坚实,就无以转化为能力,不啻于“无  相似文献   

17.
企业有如思考着的人.为何有的“聪颖”.有的“愚钝”?在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看来.区别在于.你的企业是否有激发出实践智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营销到底有何捷径可寻?","到底该如何使自己的营销水平更高?","我怎么才能超越别人成为业务精英?"……经常有营销人问我以上问题,其实这几个问题殊途同归,都是讲如何又好又快地提高营销人的综合水平(包含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那么营销人提升有无最佳途径呢?  相似文献   

19.
同样的岗位,有的碌碌无为,有的成才很快,有什么秘诀吗? 一是勤读.“一勤天下无难事”。只有勤奋读书,博览群书,才能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政治素质,提高知识水平。上下几千年,纵横五大洲,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之所以有高瞻远瞩、洞察秋毫的敏锐目光,有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的博大胸怀,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超群智慧,究其原因都离不开勤奋读书。  相似文献   

20.
潘雷 《秘书工作》2011,(4):28-28
每个人读书的目的和方法不尽相同,有的以丰富个人知识体系为目的,涉猎广泛、博览群书;有的以学习专业技能为目的,目标明确、精攻细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