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大国、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此时我们多么渴望平台经济和资本向善,引领科技创新反哺实体经济,构筑起中国在制造业领域新的竞争优势,实现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2.
张世国 《中国外资》2009,(6S):18-22
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所有"时代的来临,只会加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而不会促使中国另起炉灶,主动放弃制造业大国的基本优势。  相似文献   

3.
范浙宁 《财会学习》2015,(16):20-21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倔起,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也愈来愈大,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模式也在快速发生变化。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制造型企业转型发展的要求,目前中国部分企业正在经历经营模式与业务的转型。财务管理部门的转型压力在加大、转型节奏也在加快,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制造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做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互联网应用通过节约交易成本这一主要渠道显著地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互联网应用对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资本密集制造业企业、出口型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互联网应用通过节约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管理成本节约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更大。因此,应提升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将节约的销售成本与管理成本投入研发活动之中,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经济创新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传统制造业转型这个问题点切入,通过描述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现状,分析红领集团与互联网经济融合的新模式,阐述了传统制造业必须利用互联网思维,在生产流程、业务流程以及商业模式等各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的崛起有金融发达的源头,强大的金融服务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制造业的振兴同样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制造业"空心化"现象及其成因2012年我国企业500强中的5家商业银行利润总和已超过272家制造业企业利润总和(见表1)。制造业与银行业之间盈利水平的悬殊反差,将会诱使更多经济资源不断"弃实投虚",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衡,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已出现"空心化"隐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第一,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价格竞争优势,尤其是很多创新程度较低的中小企业出口渠道已经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7.
温彬 《银行家》2014,(4):56-57
正数年前,中国的制造业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数年后,特别是2012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存款"脱媒"已呈加速之势。银行存款市场化定价部分的占比不断提高,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开始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银行资金成本的刚性上升会进一步推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过去十年是中国银行业增长的"黄金时期",期间,银行  相似文献   

8.
摘 要: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房地产投资是其“多元化”投资战略的主 要形式之一。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国 A 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制造业企业 房地产投资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发现制造业企业房地产投资能够提升企业杠杆率。机 制分析表明,制造业企业房地产投资通过发挥挤压效应和抵押效应进而提高企业杠杆率。 制造业企业房地产投资对企业杠杆率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小企业中更显著。在区 分长期杠杆率和短期杠杆率后,制造业企业房地产投资对企业杠杆率的提升作用表现在 长期杠杆率方面,同时该提升作用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提出企业应当加大 研发创新,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完善系列政策避免制造业企业盲目进行房地产投资而导致“企业空心化”。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7,(11)
前不久,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一次采访引起了轩然大波,原因是曹德旺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总体税负过高。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等企业家在央视对话节目中,也表露了同样的观点。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有迹象表明,一些制造业企业正在撤离中国,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企业已经迁往越南。对于制造业企业撤离中国的原因,有媒体和专家将其归咎为土地及人力成本的上升、非完全市场化的经营环境等因素。但不可否认,税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且其逐渐由隐形问题变为显性问题。随着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税负过高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如何为制造业企业减负,不让税负拖中国制造业的后腿,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制造业企业"减税"已成为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政策。  相似文献   

10.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它对我国的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经济形势和产业形势带来了深刻影响。传统的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其在国际上的巨大市场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而迅速萎缩,"中国制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金融危机也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产生深刻的变革,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中国制造企业应当积极应对挑战,使制造业有一个更加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冲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它对我国的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经济形势和产业形势带来了深刻影响。传统的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其在国际上的巨大市场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而迅速萎缩,"中国制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金融危机也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产生深刻的变革,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中国制造企业应当积极应对挑战,使制造业有一个更加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闫笛 《财会学习》2020,(11):97-98
我国国民经济在发展时制造业可起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制造业企业在实行经营管理环节时离不开财务管理的支撑,为此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便有很大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了企业发展时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在制造业企业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遵循《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规划中"金融服务实体"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发创新能力、出口竞争力以及价值链嵌入度四个方面,对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跃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会导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发能力、出口竞争力的下降,更进一步还会阻碍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攀升。因此,应着力完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金融体制配置效率,以真正提升金融业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支持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较于传统经济,在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研究数字化程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选取广东省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5-202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数字化程度为解释变量,研发强度为中介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化程度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程度与制造业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与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在技术创新和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实证检验了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传导机制以及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缓解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问题;机制研究显示,数字金融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遏制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缓解规模大、盈利、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短债长用问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融》2011,(7):1-22
<正>我们预计中国名义国民生产总值(GDP)在2011-2015年翻一番,至2015年接近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然而,随着收入快速上升,中国在低端制造业的竞争力很可能被迅速侵蚀,这将会在2016-2020年造成严重的就业问题。如果未能处理好这个问题,"中国危机"可能会在2020年之前被引爆。在过去30年中,中国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然而,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长期预期,乐观派和悲观派的两大阵营向来是各执一词,水火不容。乐观派认为中国正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2015,(10)
这个时代离我们很近,这个时代又离我们很远。当"互联网+"出现在2015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中,接踵而来是对传统行业转变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的火热宣导。面对铺天盖地的"互联网+"信息,仿佛我们所有企业都身处在这个时代,离我们很近。然而在号称世界工厂的珠三角,被欧洲经济萎靡影响的出口型制造业,大量的中小传统制造企业在阵痛中才刚刚被迫着向信息化艰难的转身,这个时代离我们还很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的"世界工厂"? 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是惊人的.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快的.其中,1985年至1990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上升了1.86倍,1991年至1996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又上升了3.75倍,而世界上其他的制造业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增长相对较低,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和自豪,也为我们国家带了丰硕的经济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制造"伴随而来的其他问题.面对我国制造业的这一局面,我国政府适时推出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希望通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从产品到品牌这一条主线,来谈一谈制造业的转变方向.通过先进标准、创新驱动、人才战略、品牌信任来抢占国际至高点,打造"品牌中国"  相似文献   

20.
袁静 《财会学习》2020,(13):91-92
制造业作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体现,占据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其发展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迎来了发展良机,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企业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传统的产品、渠道为王逐渐转变为以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想更高效的推进其战略目标,必须将全面预算贯穿于生产运营的全过程,提高其管理水平。本文主要从互联网+大数据下制造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切入,简单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为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