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前瞻性的产品结构调整,使伊利得以高速重返行业领先地位伊利跑的越来越快了。10月28日,伊利股份(600887.SH)宣布2010年前三季度总营收达到235.25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5.63亿元。这是继上半年以146.93亿元重返中国乳品行业销售额第一位置之后,又一个高速增长的季度。伊利在中国乳品行业的领跑始于7年前。2003年的前三季度,伊利以48.54亿  相似文献   

2.
邓荣芳 《中国广告》2007,(10):45-47
伊利、蒙牛都以牛奶来自大草原为诉求点,在消费者心智中曾经势均力敌,但在蒙牛赞助神舟五号上天、超级女声之后,伊利被消费者排在乳业的第二位;随着蒙牛与伊利高层的互换,随着伊利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蒙牛“老大”的形象岌岌可危,此时,蒙牛该实施怎样的传播,伊利又将如何营销?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16日,呼和浩特,镁光灯打向伊利,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代表伊利和北京奥组委签约,伊利独家获得北京奥运会乳制品赞助商资格,成为中国食品行业和中国西部第一个正式赞助奥运的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广告大观》2007,(7S):109-111
伊利冷饮启动奥运营销 伊利4月30日发布的2006年财报中显示,伊利冷饮以22.8亿元再次刷新冷饮行业纪录,而伊利冷饮也因此保持其12年行业领先地位。借此东风,日前,伊利冷饮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围绕奥运主题的全产品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5,(4):34-35
在伊利液态奶经销商大会召开期间,本刊记者与众多到会商家进行了交流。不少商家告诉记者。伊利高管事件目前对市场影响不大。伊利市场份额保持稳定。潘刚等高层领导向经销商介绍了伊利公司的构架,伊利的各个事业部好比是独立的公司,集团的变动对事业部不会产生直接的冲击。再加上伊利公司采取了增加奖励的办法.伊利的经销商队伍在2005年会比较稳定。部分商家向记者表达了他们对伊利的担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5,(1):A007-A007
伊利高管郑俊怀等人因涉嫌作假帐和挪用资金被拘.导致伊利公司社会法人股被冻结:但伊利乳品市场受影响不大.而且伊利新的管理层也向外界宣称:有能力、有信心保持和发扬生产经营的良好势头.以更优质的产品来回报消费者。伊利总裁潘刚声称:“这几年伊利既有快速成长的时期.也经过很多危机,关键是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据悉,伊利已开始谋划明年的工作。对此潘刚谈到:“伊利属于基地型企业.  相似文献   

7.
潘刚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走进公众的视野的——2004年12月17日.在伊利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35岁的潘刚临危受命出掌伊利。仅仅1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带领伊利彻底走出危机的阴霆.而且创造了伊利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的品牌活跃度,离不开民企品牌的蓬勃发展。七月份以来,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在国内外的表现都值得可圈可点。在兴奋于联想超越惠普,伊利与美国乳业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百度进行品牌整合的同时,也不禁为世界财富500强名单中,民营企业可怜的份额而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9.
《商务周刊》2010,(18):83-83
“从奥运到世博,伊利奶粉作为中国奶粉行业的唯一代表,持续服务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大全球盛会,这是中华民族奶粉品牌的骄傲,更吹响了中国好奶粉走向世界的营销号角。”伊利奶粉团队负责人豪气干云,“与奥运营销相比.伊利奶粉的世博营销还担负着一项重要的战略使命:迎合世博本质消费需求,创新性的体现伊利奶粉专业品质和国际化服务水准的力量,并展示伊利集团绿色产业链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末。伊利集团董事长郑俊怀等五名高管因涉嫌挪用公款和虚报业绩,被集体刑事拘留。事发后,伊利的未来走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伊利的发展规划、市场策略将有什么样的调整,敬请关注本刊的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11.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1):I0015-I0016
伊利集团是中国乳品行业的成头企业。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高居行业第一,一直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伊利也连续三届位居行业首位。  相似文献   

12.
唐薇 《新财富》2007,(5):186-187
喝牛奶的人,绕不过伊利;而提起伊利,叉绕不过带领它再次腾飞的少帅潘刚。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数据,2006年伊利品牌价值大涨16.24亿元,以152.36亿元继续蝉联行业首位。作为这家中国最大乳品公司的掌舵者,年轻、谨慎、内敛叉颇具上世纪70年代性格特征的潘刚,无疑已成为伊利品牌的最佳代言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12月发起“为消费者而变”的品牌升级行动至今。伊利的“变形”始终未曾落幕。不久前,伊利在《变形金刚3》中的植入,使其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经历升级、变形后的伊利,将如何为饱受信任危机折磨的中国乳业带来创新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销售与管理》2009,(8):14-15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月11日发布公告称,将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投资2.89亿元,建设华北地区年生产4.5万吨奶粉项目。这是自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伊利对外公布的首笔大投资项目,投资方向选择在三聚氰胺事件后伊利各业务板块中恢复速度最快的奶粉上。  相似文献   

15.
文宇 《成功营销》2011,(1):104-104
当人们对伊利的印象还停留在世博成功营销的余温中时,伊利即出人预料地做出又一重大举动:换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伊利集团健康、快速的发展,也成为了业界讨论最多的话题。2005年伊利集团在大危机后又实现了大增长,主营业务收入121.75亿元,较2004年强劲增长39.38%,连续三年蝉联中国乳业第一名,纳税更是高达近9亿元,比第2名高出很多倍,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伊利的品牌价值高达152.36亿元,比行业第2名高出了近一倍。同时伊利运营效率行业第一,企业发展非常健康。  相似文献   

17.
因涉嫌挪用公司巨额资金用于个人盈利,内蒙古伊利集团公司董事长郑俊怀等5名高层管理人员被公安机关刑拘,伊利危机引发全国注目。一时间,有关伊利的传言甚嚣尘上:政府托管、资金链断流、管理出现真空……  相似文献   

18.
3月至5月,为完成《中国市场品牌成长攻略Ⅲ》之伊利篇的完美力作,中国人民大学及央视广告中心的伊利案例写作团队,先后走访了位于北京的伊利大厦与地处呼和浩特的伊利集团总部,并参观金川开发区伊利工厂。与伊利集团相关高层进行了深入沟通,庞大的伊利集团在我们脑海中变得具象、立体、生动起来。初次造访伊利大厦,你很难想象这是一家2011年营业收入超过375亿、世界乳业排名第十三位的中国大型乳品企业,位于  相似文献   

19.
潘刚     
《新财富》2009,(8):111-111
2004年12月,在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及其他4名高管被拘后,35岁的潘刚临危受命,在他的执掌下,伊利2005年销售业绩突破100亿元,稳坐中国乳业老大的位置。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伊利除了将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天山草原和黑龙江杜尔伯特三大奶源基地收入囊中,还推出名为“奶联社”的奶源管理模式,即由企业搭建技术、管理、设备和资金平台,  相似文献   

20.
赵跃鹏 《广告大观》2005,(10):118-120
“蓝色天空多美丽,绿色是大地的旋律——”,伊利品牌形象片《天然天地篇》在央视投播,号召消费者“进入我们的天然天地”的同时,维传凯普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划伊利新的产品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