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信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有人问中国人的信用如何?可以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有人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信用为本.中国人恪守信义,他们的言行受着中国传统的“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无信,行之不远“等古训的约束,因此,中国人是守信的.但是,也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用,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信用危机.这两种回答你认为哪一个对呢?因为关于中国人的信用问题,无论从正反两方面都可以举出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深圳特区的开发而深入人心。说这句话的人——富兰克林,还有另一句名言——“信用就是金钱”。有多少整天忙于赚钱的人能记得呢? 信用失去了约束? 陈小玮:良好的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市场经济越是发展,人们交往的范围就越是宽广。彼此打交道的人.来自天南地北,完全不熟识.如何取得信任呢?就靠双方遵守信用。 自 1993年.党的 14大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有近10年的时间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经济信用状况令…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石,信用缺失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可以说,信用不仅关乎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乎到国家经济安全和整体性安危,从这一意义上说,信用危机是最大的经济危机。产品质量是企业信用的底线,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金融企业。对于金融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在次贷危机中,信用链条既是贯穿始终的“生命线”,也是一条使次贷危机不断放大的金融风险链条。  相似文献   

4.
方寿中 《开放潮》2002,(7):32-33
信用无价也有价。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也是一种生产力,可以转化为巨大的财富。信用的发达,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商业交易成本和社会交往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今年福建省“两会”作出了建设“信用福建” 的部署,习近平省长提出福建的信用体系建设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可以说,建立健全信用制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承认并维护个别利益的经济 什么叫市场经济呢?大概一百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百零一种以上的说法.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私有制的经济;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价值经济.还有说是自发性的经济、竞争的经济、优胜劣汰的经济、信用经济、法制经济等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回顾、问题、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十年回顾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第一次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当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在中国第一次以国务院文件方式提出了社会信用问题。1991年原国务院生产办就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组织进行了清理企业“三角债”和“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其目的就是力图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经营行为和经济秩序问题(实质就是社会信用问题)。当时,各级政府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国有企业拖欠债务、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可以说当时的工…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石,信用缺失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可以说,信用不仅关乎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乎到国家经济安全和整体性安危,从这一意义上说,信用危机是最大的经济危机。产品质量是企业信用的底线,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金融企业。对于金融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在次贷危机中,信用链条既是贯穿始终的"生命线",也是一条使次贷危机不断放大的金融风险链条。  相似文献   

8.
李志俭 《发展》2002,(8):31-31
一直以来,“信用”问题既是国人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着企业的难点。我们就“信用”采访中国市场信用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信用管理专家蒲小雷先生的文章,明确了“信用”的经济概念,企业存在的信用危机,以及企业如何加强信用管理问题。记者:最近“信用”这个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很高,您能讲一讲什么是信用?蒲小雷:西方“信用”(CREDIT)这个词是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的滞后产生的活动,信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和个人流通领域的赊销行为。我国对信用的理解要广泛得多,除了经济概念,更多地加入了社会学概念,表示道德…  相似文献   

9.
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然而,近年来,信用违规的事情却屡屡发生。信用危机已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力求探究产生信用危机的深屑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用之重     
在中国,如果你说某某人没有信用,他也许会火冒三丈。因为按照中国人的理解,没有信用往往被看作是缺乏诚实的表现。这里我们说中国人对信用记录的陌生,丝毫没有怀疑国人诚实性的含义。大多数国人不愿借贷,其实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信用。  相似文献   

11.
周宏 《理论观察》2007,(4):179-180
信用话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或报告中经常用整段文字对信用体系的建设进行表述,各级政府部门都在讨论信用体系的建设,打造各种各样的“信用工程”;大量社会资金涌入与信用有关的各个服务领域;各种媒体每天关于“信用”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报道不下数十篇。这充分说明,信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义主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解决信用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是,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大搞“信用建设”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彭定安 《辽宁经济》2004,(10):20-20
把信用、信誉问题放在理性的层面上来认识、思考,它是理性的,黑格尔在他的《小逻辑》这本书里提出了关于“理性的狡猾”的问题。他在论述当中说:现代化就是要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人们的动力是什么?就多数人来说,是人的贪欲。人对钱财的一种贪欲,这种贪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杠杆。所以说,黑格尔不是从一般的道德层面上来谴责贪欲,  相似文献   

13.
何峰 《魅力中国》2009,(24):42-42
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企业信用缺失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导致了我国市场秩序的混乱,资源浪费严重,甚至造成了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加以重视和研究,探讨中小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途径,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刘永好对企业的信誉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他说,如果说顾客是水,企业是船,那么信用就是船与水直接接触的壳。壳出了问题,船就会进水,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损失很大,甚至沉没。“无信不立”,实践已经证明,诚信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在当前社会存在信用危机的情况下,企业重视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宜逊 《浙江经济》2002,(17):14-14
任何一种道德观念的产生、普及,都是“自律+强制”的结果,信用也不例外。在建设“信用浙江”中,抓住重点是关键。在新世纪之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信用浙江”是十分正确的。这是“制度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浙江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任何一种道德观念的产生、普及,都是“自律+强制”的结果,信用也不例外。目前浙江省“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的民  相似文献   

16.
郭丽 《辽宁经济》2003,(11):28-29
一、信用的定义和分类 《辞海》里“信用”有几种解释:“以诚信任用人;信任使用。”;“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可见,信用与信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按照拉吕·霍斯默的解释,信任是“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企业,自愿承认有责任确认和保护所有参与共同事业或经济交易的人的权利和义务。”戴维·J·弗里切认为,信任由可预见性、可依靠性和信赖这三个基本要素构  相似文献   

17.
信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春秋战国时期“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之精华流传甚广.一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引以为傲的文化的精髓。而这里面的“信”.指的就是诚信、信用。而在当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尤其政府信用问题更需反思。  相似文献   

18.
接下来十年对中国的发展非常关键,如果干的好有可能是欧美,干的差就是拉美,或者更准确说干的好像欧美—线水平奋起直追,如果干得不好结局比拉美还要惨. 经济学界提出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深度城市化、大消费时代和人民币国际化. 也有人指出,消费升级、大众创业和中国信用的输出是新常态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华  邹曙光 《山东经济》2006,22(1):24-26
中国市场经济中最缺乏的就是信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晚,信用基础薄弱,社会信用制度很不健全,各地各行业失信问题非常严重。信用缺失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府、企业、个人本身,而是缺乏一种外在的压力,包括法制方面、管理方面、环境和道德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保证整个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信用”一词在《辞海》上解释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众所周知,自古经商之道在于一个“信”字.经济学范畴的信用有其特定涵义,它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表示债权人(即贷者)和债务人(即借者)之间发生特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商业信用是信用形式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目前在我国,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危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