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何更好地发挥信用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而良好的信用体系建设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基于三维信用论视角,从诚信度、合规度和践约度三个维度分析中国2011—2019年247个地级市的信用体系建设水平,通过DEA-Malmquist方法计算出对应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证检验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发现:(1)城市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正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2)城市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提升社会信任、减少银行违规风险和优化市场环境来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3)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在东中部、大型规模以上和资源型城市分组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城市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空间外溢效应,能够正向提升邻近城市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本文不仅拓展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信用层面的研究范畴,而且推进了社会信用体系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理解。  相似文献   

2.
信贷,作为金融服务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信用意识低劣也严重影响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加强金融管理、重塑信贷关系已刻不容缓。1、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体系。一要建立健全信贷管理组织体系。银行要成立由行长(主任)挂帅的信贷管理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信贷投放与贷款清收工作,建立贷  相似文献   

3.
横向信用联系: 民营企业的内生性外源融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源性融资对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内源性融资特征明显,外源性融资严重不足。现行融资体制是一种纵向的信用关系,与国有企业之间是一种内生性依存关系。基于民营企业的体制外生存事实,很难从现行融资体制中获得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与现行融资体制处于不同的信用体系之中,支撑民营企业外源性融资机制的是一种横向信用联系。只有内生性融资机制的存在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困境,同时又不损害其可贵的内源性融资基础。培育民营企业内生性的横向信用联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应积极发展社区性的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民营金融组织和民营企业的互助性融资担保组织。  相似文献   

4.
我国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创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信用信息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矫正信息不对称、促进重复博弈两个方面。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体系非常必要。政府主导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存在着公共物品一信息质量、商业激励一政府职能的两对矛盾,因此有必要对此模式进行创新。本文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的创新方案:构造产业链转变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理顺关系;建立信用联盟鼓励创新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信息》2006,(2):F0004-F0004
哈尔滨中贸商业信用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帮助企业建立信用体系的唯一专业机构。该公司根据中国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授权.在商业信用总平台下经营商业信用地方子平台,建立商业信用体系,为有信用的企业提供第三方信用服务,为企业盘活资产提供有效手段.为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供法律保障,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回款难和销售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龙永俊  杨军 《经济师》2005,(4):248-249
中小企业融资难重要原因之一在担保难 ,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是解决担保难行之有效的办法 ,而民营信用担保机构正在逐步成为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主体 ,但在发展中尚存在诸多问题 ,唯其正视这些问题 ,提出有效对策 ,才能保证民营信用担保机构进一步发展并以促进整个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日显重要。本文从国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背景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政策性担保体系的运作现状与弊端,进而提出加快山西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视角--构建信用评级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民营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客观上需要一个媒介来传递有关民营企业经济实力的信息,以降低资金供方与需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评级体系扮演这种角色正相宜.本文分析了信用评级体系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作用,得出信用评级体系与其他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措施之间的相关性.在分析我国建设信用评级体系的制约因素后,为构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峰 《时代经贸》2012,(24):55-55
机构信用代码是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的、覆盖全社会的,能准确识别机构身份的、架起信息共享桥梁的“机构经济身份证”。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对于推动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推反腐防腐工作开展、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助力和谐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可以搭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提升中小企业的资信等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机构数量偏少、资金规模偏小、放大倍数不高、风险准备不足、再担保机构缺位、信用环境较差等问题。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尽快健全信用担保网络,规范担保机构运作,建立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完善担保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能否解决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民营经济能否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从信用的角度出发,撇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外在原因的分析,转而寻找内在理论根据,并试图从本质上找到引起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通过对企业信用决定论、信用价值论和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博弈论的初步探讨和分析,认识到信用是实现民营企业融资的根本,并指出该设想对实现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监督机制建立了借款人融资条件决定的道德风险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效率及其对农村融资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商业银行缺乏明显的监督比较优势,由其组建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将难以长期持续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因需要全部自有资本运营,对民营资本监督效率提出了过高要求而难以在农村地区普遍设立;资金互助社从农户生产经营中内生出来能有效实施相互监督和合同互联,与专业合作社或龙头公司联合发展时可显著改善农村融资状况。当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体现了政府隐性存款担保下国家对于民营资本金融风险的过度防范,以及商业银行为了经营特许权价值作出短期选择的双重契合。进一步的改革需要逐步从国家外生主导模式向民间内生成长模式转变,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和各类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所有权性质、商业信用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信用的再分配理论认为,易于获得银行信用的企业会将这些信用以商业信用的形式再分配给难以获得银行信用的下游企业。本文以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检验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信用再分配功能,结果发现,尽管国有企业获得的银行信用显著多于私有企业,但提供的商业信用净额却显著少于私有企业。而且,国有企业获得的银行信用与提供的商业信用不相关,而私有企业获得的银行信用与提供的商业信用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信用但并没有发挥信用再分配功能,而私有企业尽管只获得少量的银行信用却较好地发挥了信用再分配功能。这些结果意味着,如果银行体系适当增加对私有企业的信用配置,同时减少对国有企业的信用配置,可以充分发挥私有企业的信用再分配功能,提高银行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银行信贷集中问题的成因,讨论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难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以行为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为基础,考察授信者行为因素对银行授信决策的影响,以探讨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形成和银行信贷集中问题产生的机制。然后本文讨论了分析信贷集中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所依赖的假设和变量,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做出了研究。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信贷资金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民营中小企业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型信贷市场中很容易受到信贷歧视,商业银行对此类企业的"惜贷"乃至拒贷不仅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差强人意的融资地位,而且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计划金融体制对于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种种束缚作用以及在金融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严重不合理性.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垄断型信贷市场融资担保模型来分析市场垄断和利率管制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影响,担保对于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以此说明改革我国金融体制、开放信贷市场和实行利率自由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由来已久,特别是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环境下如何明晰银企关系,形成与之匹配的信贷策略,是化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关键。本文首先建立银企演化博弈的理论框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演化过程及演化稳定性标准进行探讨,并从创新风险与监管奖惩两个维度构建银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类群体在长期信贷博弈中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银企双方均对高收益策略有模仿倾向,但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与银行的长期合作中会对少数企业的违约行为具有抵御性;研发创业期企业所受融资约束最高,当且仅当创新成功率高于最小下限时,商业银行才考虑与企业发生信贷关系;政府、信用担保等外部力量与内生要素的相互制衡对实现银企信贷稳定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金融体系自身缺陷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是有其特殊性的,主要在于现有的金融体系所存在的缺陷阻碍了中小民营企业从正规渠道融得资金,这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信贷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机制存在许多缺陷;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出现多样化趋势,但蕴涵较大的金融风险;直接融资渠道缺失与资本市场缺乏层次.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松散割裂型银企关系现状使得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在转轨经济时期,民营企业与银行构建新型紧密型银企关系是最适合的选择.民营大企业可以和银行建立关系型合作关系.民营中小企业可以实施主办银行制度.民营企业与银行紧密型银企关系的建立离不开银行和企业各自的改革和努力,也离不开信用制度的完善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根本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借鉴美国、日本为发展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成功经验,得出我国应设立专门的政策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完善资本市场与创立风险投资基金等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在外源融资渠道狭窄,内源融资所占比例大,且资金严重短缺。导致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极其复杂:民营企业自身因素是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的一个大环境;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必须发挥政府、社会、银行和民营企业各方面的作用,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才有望逐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