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自2003年下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投资规模偏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能源,交通,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货币信贷投放偏快.通货膨胀风险凸现。针对经济过热的迹象,中央政府频频发出警告.人民银行两次调高了法定准备金率,提高了再贴现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设投资作为政府投资的一部分,其作用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样。在这一轮宏观经济波动中,城市建设投资增长过快,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膨胀、部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对16个超特大型城市①近年城市建设②贷款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3.
王林 《金融纵横》2004,(10):27-29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局部地区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等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行银行在本轮宏观调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心支行作为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监测反馈中心,宏观调控后金融运行中出现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可以说,这次央行加息,尽管其目的是为了化解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等方面突出矛盾和问题,但实际上,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仍然是在持续几年快速增长基础上快速增长的行业,其投资增长带动了其他行业的投资增长。尽管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余额到6月底上升至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7%,但上半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达7694亿元,同比增长24.2%,在资金来源上,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银行贷款增长为56.4%。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信贷投资增长偏快,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必须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坚决控制投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部分地区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等问题,中央作出了加强利改善宏观凋控的决策。作为基层央行,如何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完善和创新实践宏观调控的途径与机制,积极做好下阶段宏观调控工作,促进辖Ⅸ经济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上海金融》2004,(5):1-1
针对经济运行中所呈现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贷款过快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中央银行自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三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调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使准备金率由6%调高到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行业的同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过猛,肓目兴办开发区占用大量耕地。煤、电、油、运和一些重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物价特别是部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的瓶颈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抑制局部经济过热:在货币政策方面,加强信贷调控,适度从紧,提高仔款准备金率,严恪控制信贷投向;在财政政策方而,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规模减小,投资期限后推,财政支出增速明显减慢。从2004年一、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走势来看,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应对宏观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集中表现在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能源和部分原材料等供求关系紧张,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物价水平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为了加强宏观调控,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通货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家》2007,(8):32-33
当前投资增幅仍处高位,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贸易顺差仍在扩大,结构调整仍然滞后,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部分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出现投资过快增长、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国家发改委通过发布行业信息,及时向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这些行业发出预警信号。进入2D04年以来,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依然不减,为此,国家发改委、银监会等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新措施。半年来的事实和数据表明——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上升期。这是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需求不足之后出现的。长期被压抑的需求释放出来,出现了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猛、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的问题。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7%,主要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10%到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8月2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机械行业上半年经济形势运行分析报告显示.机械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利润由去年同期负增长转为较高速度的增长。但铜、铝价格暴涨.造成电工等行业部分企业亏损严重。而建材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行业整体经济效益较好.但产量增速偏快.投资增幅偏大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隐患。机械行业方面.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498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幅同比提高9.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永俊 《时代金融》2004,(6):14-15
2004年国内一季度GDP增长率为9.7%,超过去年全年增长速度,继续快速增长,尤其是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钢铁行业为107.2%,水泥行业为101.4%,电解铝为39.3%)。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2003~2004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运行特点进行的分析与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3年宏观经济在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投资需求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不协调;货币信贷增速过快;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增长“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城乡发展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4年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将注重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通过有效的微调遏制局部过热,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雪芳 《中国金融》2006,(11):25-26
社会上对当前经济形势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观点是认为当前经济出现“过热”现象,甚至认为出现了全面的总体过热。其支持性指标如下:GDP增长偏快,2005年全年增速为9.9%,2006年第一季度就达到10.2%;投资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05年为26.7%,2006年第一季度为27.2%;房价上涨过快,2006年第一季度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涨幅为5.5%,其中北京等地上涨幅度较大;货币供应量M2增长很快,连续两个月超过18%;信贷增长更快,1~4月份信贷投放已经占全年计划的63%;等等。普遍认为,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尽管当期可能不会出现经济失衡,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出现投资膨胀。  相似文献   

17.
在宏观调控中创建“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立足点是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的过快增长,尤其是部分行业投资的迅猛增长势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行政干预和政策措施。比如中央簟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利率浮动幅度,财政部宣布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最近又正式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的表述)。与此同时,政府的微观干预措施包括:国家发改委派出督察组,清理投资项目;国土资源部清理开发区项目;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许波 《济南金融》2005,(4):51-52
2003年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部分行业过热问题。从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看,宏观调控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信贷增长速度得到明显控制,投资特别是部分过热行业投资增长明显回落,物价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扼制,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在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控制了国内资金流向的同时,对境外跨境资金流入约束乏力,部分外资流入国家限制性行业,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宏观政策效果,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博览》2004,(6):4-5
当前国民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进一步显现,有些问题还在发展。集中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和地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得到有效遏止,资源的瓶颈约束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反映在货币信贷上,是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今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实际增加贷款8351亿元,已占全年预期目标2.6万亿元的32%,同比多增247亿元。  相似文献   

20.
去年六月以来,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信贷投放增长偏快、部分行业盲目重复建设,能源、运输全面紧张,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国家采取了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为了解当前湖南省工业企业的现状及国家宏观调控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我们对湖南省259户工业企业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