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03~2004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运行特点进行的分析与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3年宏观经济在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投资需求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不协调;货币信贷增速过快;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增长"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城乡发展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4年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将注重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通过有效的微调遏制局部过热,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04~2005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进行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4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即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很大;电力、煤炭盲目建设现象严重;新增贷款出现中长期化倾向:企业库存和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蕴含着潜在的信贷风险;货币资金体外循环风险加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5年经济金融政策的突出变化是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主基调是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反弹,防止通货膨胀;二是扩大消费需求,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03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的分析与预测,提出200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呈缓慢复苏态势。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将影响我国出口增长放缓,进口增长加快,贸易顺差缩小;外汇储备稳定增长,保值问题日益突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但会加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SARS对外商投资的负面影响有限。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工作将面临制止经济增长回落的短期目标和提高经济投资增长质量的长远目标问的矛盾。为此,宏观调控一方面将采取多项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将出台一些政策措施,纠正和抑制经济中的过热现象,以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所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随着投资、出口调控政策的不断完善,2008年需求增长水平较2007年会略有降低;但各个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将带动供给潜力的进一步增强。预计2008年社会经济总供求关系,将由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供给不足,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产能过剩。根据对经济走势及主要问题的分析,文章提出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金统 《南方金融》2004,(7):9-11,24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扩张周期。进入今年,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投资继续高速增长,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求关系全面紧张,物价加速上行。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4月份开始,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人民银行从今年一季度开始也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抑制投资过热,缓  相似文献   

6.
记者:2004年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非常关键的一年。我国经济在“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稳健型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成功地避免了因投资过热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经济增长中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明显化解。央行也较早出台了货币政策措施加以调控。您认为.2004年的金融运行和金融调控存在哪些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资料表明: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预调和微调,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控制基础货币的增长,引导货币信货适度增长,今年一季度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平稳,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003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的分析与预测,提出200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呈缓慢复苏态势。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将影响我国出口增长放缓,进口增长加快,贸易顺差缩小;外汇储备稳定增长,保值问题日益突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但会加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SARS对外商投资的负面影响有限。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工作将面临制止经济增长回落的短期目标和提高经济投资增长质量的长远目标间的矛盾。为此,宏观调控一方面将采取多项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将出台一些政策措施,纠正和抑制经济中的过热现象,以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调控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银行家》2005,(2):13
总体说来,2004年是金融调控成效显著、金融改革发展迅速的一年。 首先,货币信贷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M2增长速度已从2003年8月最高时的21.6%回落至2004年末的14.6%,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针对部分行业过热和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人民银行继2003年9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之后,2004年4月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并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此外,人民银行还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调节利率杠杆和加强信贷政策引导等手段,进一步巩固了宏观经济的调控成果。  相似文献   

10.
2002年4月份,金融运行继续健康平稳。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长平稳,货币流动性有所上升;企业存款明显增加,居民储蓄快速增长;基础货币增长很快,人民币保持稳定。本文在此基础上对金融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许波 《济南金融》2005,(4):51-52
2003年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部分行业过热问题。从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看,宏观调控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信贷增长速度得到明显控制,投资特别是部分过热行业投资增长明显回落,物价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扼制,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在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控制了国内资金流向的同时,对境外跨境资金流入约束乏力,部分外资流入国家限制性行业,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宏观政策效果,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01-2004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05年辖区经济进入高位调整增长期,C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企稳,消费需求继续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稳步回落,金融运行保持相对平稳状态,整个经济金融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资金趋紧等新问题。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和辖区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分析,预计2006年全辖经济将继续高位小幅回调,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加强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政策环境看,虽然经济周期波动、宏观调控短期政策对2005年我省经济增长率有较大影响,但从根本上看,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缺口的决定性因素是体制、结构和增长方式。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2005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能否成功启动居民消费需求是能否充分发挥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前提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内外专家对2003年世界经济形势的总体评价是偏紧。国内方面,总体经济运行状况尚好,但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解决;宏观经济供求总量仍然不平衡,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但结构调整需要继续推进;经济增长的自主性正在增强,但体制和制度性障碍对经济的自主增长还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2004年.在这一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正确地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措施,防止了部分行业、部分地区的投资过热,确保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金融行业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精神,积极贯彻"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原则,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努力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促进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全辖经济运行出现良好转机,金融运行质量提高但经济金融运行中几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货币政策在取得明显效应的同时,面临着调整的压力;二是资产运营虽出现积极变化,但效果显现尚需时日;三是银行负债结构变化明显,但与政策预期差异较大;四是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效果反差明显。对此,本文提出,2001年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国内宏观形势分析与2005年形势及政策走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2004~2005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进行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4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即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很大;电力、煤炭盲目建设现象严重;新增贷款出现中长期化倾向;企业库存和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蕴含着潜在的信贷风险;货币资金体外循环风险加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5年经济金融政策的突出变化是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主基调是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反弹,防止通货膨胀;二是扩大消费需求,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的上升阶段,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点的提高可以实现高增长和低物价,新一轮重化工业的启动继续拉动投资的高增长计划轨加快转向市场轨使经济增长进一步以市场调节为主。在此背景下,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要素市场发育的滞后使经济增量结构存在不良变化的倾向。因此,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总量控制方面,例如适度紧缩银根和货币供给等。对于实施直接控制地方和企业行为的政策措施则应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备受关注.因为它是我国来年经济工作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2007年会议的主基调是“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2008年是“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2009年的中心则是“调结构、惠民生”.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工作重点是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重点是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浙江金融》2004,(3):1-1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需要密切关注”。报告分析认为,2003年,我国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密切监测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并积极与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沟通和协调,从一季度起,就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预调”和“微调”,及时采取了必要的调控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