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伟 《山西农经》2009,(6):12-15
分析山西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即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和沙尘天气严重等,提出了将移民扶贫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生态移民扶贫的方式,来实现贫困户脱贫和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多种生态功能,由于有限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严重衰退,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并诱发各种自然灾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预防森林灾害事故的发生,是当今生态保护的重点。其威胁生态公益林安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小城镇与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本文依据目前小城镇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指出应该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快小城镇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小城镇自身的优势,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小城镇,提出了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建设     
《浙江林业》2005,(8):1-1
桐庐县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积极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重点围绕“把桐庐建设成为生态功能良好、生态经济发达高效、生态环境富有特色、生态家园舒适优美、生态文化健康繁荣、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具有富春江山水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名县”的战略目标。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封山育林,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全县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112万亩,建成了以桐君山为中心的旅游板块,以大奇山森林公园为依托的怵闲旅游度假区,以县城新区中心广场为亮点的公园绿化,以具有“绿色长廊”美称的江北江滨公园和天目溪公园等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土地生态恶化,表现为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土地污染,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态意识、经济负外部性和相关法律不完善。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恢复土地生态,保护土地生态价值,必须树立人地和谐的生态意识、建立土地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土地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包头市九原区兴胜镇地处半干旱区,地貌类型以丘陵山地为主,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人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产生了水土流失、草场退化、风蚀沙化等严重的生态问题。通过实地调查,查清了该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该地区生态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生态足迹模型,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岭县的生态经济发展处于一种大生态足迹、低生态承载力、高生态赤字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2004,(11):3-3
国家林业局日前出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典型区域作为研究靶区。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本生态系统单元,大致估算了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跨区域的生态补偿。通过对补偿标;隹的估算,分析现存土地生态补偿机制问题,构建相应公平、高效的公共政策体系,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韦杨 《农家之友》2009,(13):19-20
梧州市是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梧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担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梧州市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宁波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并提出保护修复策略。研究方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确定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夹点,并引入廊道生态质量评价指标帮助确定各条廊道的合适宽度。研究结果:(1)识别生态源地23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2)识别生态廊道38条,廊道宽度集中在12~72 m。(3)宁波市生态廊道按质量分级,一级廊道6条,二级廊道10条,三级廊道22条,总体生态质量有待提高。(4)识别生态夹点区域14.37 km2,夹点的分布具有“南少北多、西多东少”的特点。研究结论:该方法识别了宁波市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及生态夹点,确定了廊道的适宜宽度,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提供有效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浙江林业》2006,(4):F0002-F0002,1
近年来,衢州市柯城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立足“生态建区”战略,以“绿化示范村”、“十个环境优美村”、“森林生态示范村”建设为抓手,营造“绿化造景”、“绿色人文”的理念,改善了农村的绿化面貌和生态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永兴县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的情况,在生态足迹原理的基础上,文章以永兴县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评价永兴县2007年至2011年五年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永兴县人均生态足迹远远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其中草地、化石能源用地和水域呈现严重的生态赤字。研究以为,综合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农田,发展生态农业,提高耕地的综合利用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体系,是生态安全前提下永兴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生境斑块破碎化程度日益加剧,生态要素连通性受阻严重,生态网络安全稳定受到威胁。准确识别生态网络问题,可为生态保护及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对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贯彻党中央生态文明思想,以神木市为研究区,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 VEST)结合地表覆被NDVI值,识别出对景观连通贡献最大的生境斑块作为生态源地,选取8项阻力因子构建综合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采用最小成本路径生成潜在廊道,利用重力模型对关键性生态廊道进行提取,并诊断出对景观生态连接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生态节点。经研究,神木市现状生态网络存在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生态斑块缺失严重,生态廊道连通性受阻,生物迁徙流通存在障碍。通过定量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识别出生态源地、廊道、节点,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出现状生态网络问题,研究结果可为高破碎化地区生态网络问题识别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和依据,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林西县是典型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直接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古林西县为研究区域,探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及其成因。在分析林西县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林西县区域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生态脆弱度较低,微度和低度脆弱区共占55%以上,极度脆弱区仅占5%左右。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林西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建设治理的重点方向,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理念起着某种先导作用。企业生态文化将生态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容,转变了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价值观,在企业中形成“人-自然”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近10年间经济社会发展对玛曲县生态安全的影响,本研究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玛曲县2009—2018年的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年间该县人均生态足迹以2.95%的增幅由5.562 hm2上升至5.72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以31.50%的降幅从4.906 hm2下降到3.361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10年间降幅达到37.50%;10年间生态压力指数在1.134~1.704之间起伏,生态占用指数在2.060~2.121之间波动,生态经济协调系数在1.817~1.245之间浮动。玛曲县近10年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存在冲突,生态环境的压力大。本研究为玛曲县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可以更加直接、全面而精确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特性。本研究以贵阳市为例,通过选择2008年landsat 5 TM和2018年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计算绿度指标、湿度指标、干度指标及热度指标来构建遥感生态指数模型,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贵阳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性作出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至2018年,RSEI均值由原来的0.544 0增长至0.759 1,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极差和差的区域面积比例下降了26.56%;贵阳市的西部、南部和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改善,归功于该市近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态资产评估与区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生态资产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评估和区划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作物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价值,得出全国的生态资产价值总量为940972.1亿元。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态资产密度,开展了全国的生态资产区划。  相似文献   

20.
郭昌永 《农家之友》2009,(16):21-23
生态退化是现在世界各地都面临的严重问题,广西天峨县亦属于典型的生态退化山区。本论文在借鉴各专家学者研究生态退化地区的基础之上,科学分析该区地理、气候、基础设施等因素,详细描述桂西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的进行过程以及成效,并且总结出一套能够实现生态退化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生态退化山区的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