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讨大学生体育分项教学改革的成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我院2002级入学的本科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多项指标进行分项教学前后分析比较,经过分析得出体育分项教学改革实施以来较合理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罗心宇  俸洪斌  谭碧 《经济师》2011,(1):147-148
学生体质测试是反映在校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基本形式,也是国家了解我国未来主力军的重要渠道之一。文章通过随机抽取驻邕某高校2007年下半年在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总体水平一般,主要集中在及格以上范围,优秀同学较少,可提高空间广。  相似文献   

3.
运用体质监测、数理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云南财经大学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体能等指标进行测试,并结合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结果发现:云南财经大学1—3年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心血管机能指标差异不大,而各项体能特征指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而开设体育课程和坚持课外体育锻炼是造成学生体能特征指标差异性的手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现实背景及意义由于当前我国学生生活中的体力活动越来越少,运动能力、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维持主要依靠体育运动和锻炼。因此,为了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需要一个《标准》更好地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试验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普通高校中瑜伽教学影响广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等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瑜伽课程在高校实践中的实际效果与影响,指导大学生科学地进行强身健体,并为瑜伽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寻找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国家民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的结果,提出了气质类型与因材施教的问题。因调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本人对我校学生体育参与现状的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提出了应根据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气质类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进而来改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增强学生的体质,改变之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它反映着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的生理机能一系列变化.通过对玉林市中学运动负荷与训练密度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运动成绩,防止伤害事故,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晓波 《时代经贸》2011,(14):74-75
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练习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说明健美操对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地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2013年普洱市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墨江县第一中学生的体质存在不正常体重比列较大、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认识不足;父母对孩子的体质健康关注不够等问题,以上是影响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面对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二十年来持续下降的严峻现实,对普洱市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8)
实行中考体育考试制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热情以及意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考体育改革为向导,从初中生体质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体能训练课程的制约因素和优势因素,并对此提出"体能进校园"的策略有:培养专业体能训练团队,加强体能课程宣传力度,完善体育锻炼设施器材,结合中考体育项目设计适合初中生的体能课程,并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中展开教学。将体能训练作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一项重要的身体练习手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得到发展的同时可促进中考体育制度目标的实现,优化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晨跑活动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实验方法,对两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能力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发现,晨跑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能力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结论: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晨跑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课外活动的开展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练习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说明健美操对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地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之余,学校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中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身体素质以及身体各项机能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体育运动由于场地器材、体育的运动量这些因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学生之间的体能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不可避免吗地会出现突发情况。因此,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风险预估和判断,并且引进先进的体育保险来降低学校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以文献研究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浙江省高职院校1905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基础上,从身体形态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高职学生在身体形态发育方面要好于本科院校学生,但男生能量过剩较严重,而女生营养(或称体脂)指标方面却差于本科院校女生.经聚类分析,高职学生身体形态可以归类为:身高,(体重+胸围)/身高,腹部皮褶和WBH(三围比)等4个典型指标.同时经分析,笔者认为决定浙江省高职学生身体形态的因素中行为与饮食习惯较之运动锻炼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当前青少年健康体质水平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让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开展好体育活动,对于学生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巩固体育课所学技术技能、陶冶思想情操、丰富课余生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完成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努力构建生动活泼的校园体育氛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对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东川区城区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川区城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不高,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较低体重占49.92%,肺活量优秀人数占21.98%,立定跳远优秀人数占25.29%,学生身高体标准重指数和坐位体前屈,男女生存在明显差异。为使学生体质健康有所提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依据《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对铜陵市市区公务员体质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公务员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重超标现象严重,灵敏性随年龄增长下降明显,柔韧素质的整体水平较差,上肢力量素质良好,心肺功能、体质综合评定合格率一般。  相似文献   

18.
以“PlanT”康复花园的场所设计及志愿者参与性活 动设计为疗愈方法,通过循证实验设计,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评 价健康增益。研究结果表明:其花园参与性设计对志愿者有不 同的健康增益效果。26.67%的志愿者在参与活动后,曾由偏 颇体质转为平和体质,其中有16.67%转为平和体质并持续到 活动结束。活动结束时,在各体质的亚量表中,志愿者平和质 得分显著高于活动前,8种偏颇体质得分整体均有下降,其中5 种与活动前得分有极显著差异,2种有显著差异。调查问卷结果 表明:志愿者主观认为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对健康有明显增益 作用。选择9月采集中医体质量表数据,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 对比,得到实验组转为平和质的人数较对照组高14%,实验组 中有2种体质在活动前后的亚量表分数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均无 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对本案例45~70岁 人群的健康增益有效。  相似文献   

19.
如今,我国越来越注重国民的体质,体质的增强与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加强体育运动,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摔跤是众多体育项目中重要的一项,在我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探讨摔跤项目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学习态度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更能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促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在"以学生为本"为主旨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