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4,(9):45-45
近来年,白酒市场上大打“情感”文化牌的白酒品牌难计其说,不得不让人感叹情感于人的魅力之大。产自酒乡四川古蔺,由深圳南方酒业有限公司操盘运作的“忘年交”系列酒,秉承着“中国式的情感”白酒理念,一路杀人酒海战场。  相似文献   

2.
当五粮液带领五粮醇、五粮春、京酒、金六福等100多个品牌成功杀入白酒市场时,当初扩张时的经历至今还“让人欢喜让人忧”。谁都清楚,倘若其中任何一个品牌稍有差池,对这个千年白酒的“国粹”都将是毁灭性打击。在鲁酒和湘酒凶猛的攻势下,在众厂商追捧“政治酒”、“文化酒”等时尚定位中,五粮液系列品牌如何定位?如何制造差异?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份策划就是五粮液从“一枝独秀”摇身变成“酒业帝国”的向导。  相似文献   

3.
五粮春是五粮液系列酒中最优秀的品牌之一,也是整个中高档白酒市场中最优秀的白酒品牌之一,无论是酒水的品质,还是品牌的形象,五粮春在业内都享有很好的口碑。五粮春“系出名门,丽质天成”的广告语更是有口皆碑。在五粮春的重点市场江苏,五粮春曾经持续畅销多年,创造了单品销售名列前茅的良好业绩。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5,(33):30-31
近几年,皖南白酒业的有识之士一直在酝酿皖南白酒品牌的崛起。今年,拥有强大资本背景和优秀技术、产能实力的安徽徽府酒业有限公司在经过充分市场论证和准备后,推出了大气天成的“徽府”系列白酒。在试点市场入市之初,即彰显出王者霸气,大有笑傲徽系白酒江湖的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5.
案例:A品牌的招商困境 南京某经销商买断了茅台镇一个白酒品牌(此处称为“A品牌”),通过和某科研机构的合作,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一种被称之为“AS”的营养物质,从而开发了具有“不上a头,保肝护胃”作用的所谓“营养白酒”。该公司为此还申请了专利。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的中国白酒营销界,有两大营销模式在业内并行——品牌模式和终端模式。品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品牌模式多见于川酒。相比之下,“终端模式”就存在很多争议。有人当“终端模式”是一种法宝,是白酒行业一种突围之道;也有人认为“终端模式”仅仅是一种战术,是权宜之计,将之奉为战略,必将为之付出代价。 ....  相似文献   

7.
黄川 《糖烟酒周刊》2006,(9):117-117
著名策划人叶茂中曾经这样形容品牌个性:”差异化就是把头发都拔光,只留下一根在风中招摇。”在当今品牌林立的白酒界,每一个品牌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能在群雄混战的市场鹤立鸡群。然而.能真正像五粮液系列婚宴酒这样一开始就独树一帜赢得满堂喝彩的品牌可谓凤毛麟角。[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文捷 《中国品牌》2014,(1):67-69
2013年面对白酒“寒冬”期,作为高端白酒的领头羊——贵州茅台通过研发中低端白酒品类,营销推广走出一条亲民路线,开始了一系列品牌的务实突围策略  相似文献   

9.
就在大家关注茅台、剑南春、国窖&;#183;1573等品牌涨价的时候,“白酒大王”五粮液也终于有了动作。2006年“五&;#183;一”刚过,五粮液产品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不过这次涨的不是五粮液,而是五粮液系列的低端产品——尖庄、火爆等,五粮液用意何在。  相似文献   

10.
吴勇毅 《商界名家》2006,(5):101-103
在中国白酒市场,早过了啤酒.红酒所处群雄纷争.诸强鼎立的战国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万家争鸣万家齐放”的“群虫时代”——大大小小4万多家白酒厂,十多万个白酒品牌,“一年喝倒一个品牌”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一个月喝倒品牌”也是屡见不鲜。然而厦金醉一个出道不到两年的白酒初出“牛犊”,以提襟见肘的资金,极其有限的市场网络,毫无知名度的品牌,创造福建白酒业一个奇迹,年销售突破千吨,香飘万里,一下子醉倒海峡两岸,成为福建乃至海峡两地白酒业一只黑马。厦金醉的成功。在业界叹为“厦金现象”。  相似文献   

11.
内部竞争激化的内忧及消费需求转移导致白酒需求总量下降之外患,再加上酿酒工业协会“十五”规划将白酒作为惟一以减产为目标的酒种之宏观政策限制性打压,我国中高档白酒(指售价30元以上的白酒)企业面临空前挑战。“何以解忧,惟有打品牌”。可是,以五粮液、茅台为代表的中高档白酒品牌却因失误而为品牌经营所困。  相似文献   

12.
品牌成长,需崭新应对 市场在变化,品牌也在变化。从2000年到2005年,水井坊凭借着自身的产品优势、差异化的高端品牌塑造和一次次卓有成效的行销活动,奠定下水井坊“中国白酒第一坊”作为中国高端白酒领军品牌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4,(29):36-36
了解河北河南等地市场的人都知道,来自东北的白酒品牌“老村长”和“东北庄园”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销量在短期内实现了很大提升。在东北白酒品牌群生乱起的今天,“老村长”和“东北庄园”的迅速崛起无疑引起了行业的关注,这些品牌成功的奥秘何在呢?为什么看似极为普通的品牌在白酒市场竞争如此惨烈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的生存下来呢?它们的成功给其他东北品牌会带来哪些经验和启示呢?  相似文献   

14.
着白酒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各白酒品牌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2004年的150多个到现在的40多个,泸州老窖系列子品牌一直风云变换.电有不少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然而,有一个品牌却越战越勇.销量连年翻番,成为泸州老窖系列子品牌中的佼佼者。它就是泸州御酒。  相似文献   

15.
海南总人口约800万,其中省会海口人口约117万,与我国其他内陆及沿海省份相比,海口白酒的总体市场容量很小。海南岛偏安我国最南端,但在白酒消费上却不是一个封闭型的市场,除地产白酒海CI大曲之外,安徽的皖酒王、老明光一直以来在中高端市场你争我夺,最近高炉家的成功切入又为安徽白酒品牌之间的争夺添了一把柴。安徽白酒成为海口中高端白酒市场的主角。  相似文献   

16.
朱心明 《糖烟酒周刊》2005,(7):B052-B053
作为中国白酒大王的五粮液集团从最初的发起子品牌到2002年的品牌压缩,逐渐调整各子品牌形成“1 9 8”工程。而今“国壮酒”,原本一个毫不起眼再普通不过的品牌,却由于被五粮液集团赋予了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而变得光彩夺目,将成为白酒界一颗璀璨的明珠,肩负着来自集团公司、来自白酒行业、更是来自全国人民的理想与祝福向军人以及为国壮事业奋斗的人们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17.
求诸子 《糖烟酒周刊》2004,(46):B038-B039
白酒产业一直被冠以“传统”的帽子,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工艺的“传统”,一方面也是因为其营销观念、营销模式的“传统”,传统的代名词就是“落后”。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慨叹:做白酒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这个既是食品又非食品的东西可以给你带来滚滚的利润,也可以给你带来灭顶之灾——摸清它的属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为它的特殊。才给白酒营销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资深职业营销人、本刊营销管理专家团顾问求诸子先生对白酒研究的系列文章《酒业需要什么样的通路模式?》、《酒业需要什么样的定价模式?》、《酒业需要什么样的品牌模式?》等,是把西方的一些营销观念结合国内的营销环境和特点作出的新论述,是对自身十多年白酒营销实战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是对白酒营销规律作出的新探索,我们将在今后几期连续刊出。我们编辑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一方面希望可以给白酒营销同行带来一些借鉴,一方面也希望籍此引发争鸣,找到可以指导白酒营销的科学规律,这也是作为一个专业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8.
刘胜 《商界领袖》2004,(6):83-85
五粮液酒厂是我国白酒行业的翘楚,其主导品牌“五粮液”可谓家喻户晓。正是这样一个大型白酒生产企业,由于在短时间内发展了众多的子品牌,极大的削弱了其主导品牌的影响力,在此情况下五粮液出台了一项名为“1 9 8”的振兴计划,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五粮液打造成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19.
方丽华  车聿土 《糖烟酒周刊》2005,(10):B032-B033
稻花香是中国知名白酒品牌,湖北稻花香集团作为湖北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在湖北白酒行业,乃至在全国白酒行业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稻花香公司曾于1999年成功举办“首届湖北省名酒节”而蜚声行业内外。2004年,该公司成功举办“中国(三峡)白酒经济技术高层研讨会”,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相似文献   

20.
杨征建 《糖烟酒周刊》2005,(10):B038-B038
超高端白酒市场风起云涌,红太阳酒上市之初正值超高端白酒市场格局巨变的前夕,传统的高端白酒品牌塑造策略已经失灵。“红太阳”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品牌,如何塑造具有古典与时尚相结合的高端品牌?红太阳的品牌文化内涵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